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替代老师?研讨会上专家这样说

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替代老师?研讨会上专家这样说
2024年05月19日 12:26 新京报

5月18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现场。

新京报讯 (记者柯锐)5月18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研究生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的3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大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知网承办。

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为主题,深入讨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等多方面产生的一系列变革;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在伦理规范上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在致辞中首先点明了探索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必须认识到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研究生教育可能产生的挑战和冲击。

在主题报告环节,有8位专家做了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介绍了数字创意的产业特点、数字创意技术的演进历程、数字对象的创作体系等内容。

AIGC是不是完全可以替代人类今后的创作?丁文华认为,预计今后会进入到PGC、UGC、AGC共生的状态,谁也不会替代谁。“尽管Sora生成了一分钟的视频,但人工智能产生的视频作品效果现在离人类的创作还有十万八千里的区别,我觉得AI还差非常大的距离。”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以AI生成的诗歌为引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生成大量高质量的内容,但也存在幻觉现象,需要“人在回路”,进行鉴别和修正。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会淘汰低端智力劳动者,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具有高鉴赏水平和高改进能力的人才。

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老师,可不可以帮助写论文,可不可以替代传统的教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教授看来,很多老师都可能被替代,但是研究生导师比较难被取代;ChatGPT可以来辅助写论文,但是怎么产生高质量论文,还需要导师的指导。这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是做芯片的,发一个小子刊用ChatGPT来辅助是没有问题的,有人工智能之后我组里基本上每个月一篇,同学们也挺开心的。今年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之后,同学们发期刊的数量大幅度提升,但发大刊还是要导师上手指导。到ChatGPT 6.0的时候还需不需要导师指导现在不好说。这是对我们的激励,还是要努力工作,不能躺平。”

赵巍胜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打造新师生、新教学、新资源、新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产业的应用,指出从内容生成到交互体验,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到,尽管技术的进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技术变革时代中保持好奇心和快速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要坚持提供人文关怀、社会理解、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辨析能力等。

18日下午,研讨会还举行了本次会议的两个分论坛,16位专家作了精彩报告。

新京报记者 柯锐

编辑 郑伟彬

校对 付春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