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在大熊猫馆主播须备案,直播有专区、不可以带货

北京动物园:在大熊猫馆主播须备案,直播有专区、不可以带货
2024年05月23日 12:27 新京报

记者从北京动物园获悉,园方规定,在大熊猫馆里进行直播的主播必须在公园进行登记备案,并站在划定的直播区域以内,讲述内容须规范,不能带节奏、不可以有带货行为。

5月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名主播身穿园方统一发放的马甲,在直播线后进行直播。

5月23日,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主播们穿着马甲、站在划定的直播区域内直播。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熊猫馆划定直播区,30个主播名额须备案

据园方介绍,去年,大熊猫馆里聚集了一批商业直播人员,在直播过程中存在长时间占位、带节奏、要打赏等行为,影响了公园的正常秩序。

今年年初,北京动物园为维护参观秩序,下大力气进行直播治理,规范主播行为。在大熊猫馆里进行直播的主播必须在公园进行登记备案并领取统一发放的马甲,在直播过程中要身着马甲并站在划定的直播区域以内,确保不影响游客参观。同时,主播不能传达错误的饲养理念、不能带节奏、不可以有带货行为。

记者在大熊猫馆看到,为减少游客拍玻璃、大声喧哗吸引动物等不文明行为,场馆里加设了栏杆。园区工作人员及保安随时提示主播及游客文明游览,为大熊猫健康生活创造条件。

“地面的直播线是今年年初施划的,距离展窗大概3米,游客在直播线前方观赏,播主只能在线后。”北京动物园安全应急科科长柳浩博介绍,园方还定期邀请动物专家对主播进行科普,定期开会纠正和提示他们不合适的行为。大熊猫馆设置了30个主播名额,向通过备案的主播发放背心,如发现主播不当行为,第一次提示,第二次约谈,第三次将要求退出。

大熊猫“萌宝”正在享用新鲜的竹子。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现场,主播“大飞逛北京”正背着萌兰玩偶熊猫包进行直播。他告诉记者,直播是希望让大家更了解大熊猫。“设置直播线后,我将设备升级,把自拍杆的高度提高,规范的管理会提升游客的体验,我们非常理解。”他说,动物园的培训也让他更加了解大熊猫知识,平时也会看纪录片学习。

“我们和大家一样,有时也会感受到压力,闪烁的闪光灯、拍打玻璃、大声喧哗和嘈杂的声音,这些行为都会让我们产生压力。当压力不断增加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食欲不振,减少自然行为,甚至会影响我们繁育下一代呢!”宣传展板以大熊猫的口吻提示游客,不文明行为将给动物造成影响。

饲养员每天摔70公斤竹子,减少熊猫牙齿磨损

“我手里拿着的就是大熊猫日常吃的竹笋,还有饲养员专门为它们制作的窝头。”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大熊猫馆班班长徐海泓是资深的大熊猫饲养员,据他介绍,大熊猫馆一共饲养了11只大熊猫,9只对外展示,大熊猫“古古”“丫丫”因年龄较大在后台静养。

为了照顾好国宝们,动物园配备了经验丰富的饲养、营养、丰容以及医疗护理团队,从不同角度为大熊猫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福利保障。饲养团队负责大熊猫的生活起居,每天为国宝打扫房间、准备食物,还会详细记录当天情况、生活细节等。

饲养员还会开展大熊猫行为训练工作,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动物园的生活。训练不仅可以增强饲养员与大熊猫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使动物和饲养员间的行为协作更加和谐。这样在体检时便可在非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抽血等项目,减少对动物身体的伤害。

营养团队会根据每一只大熊猫的个体情况制定食谱,包括从四川空运来的竹叶、竹竿、应季竹笋,以及果蔬和自制的大熊猫窝头,窝头中含有钙粉。他们将食物每天分5次提供给大熊猫,模拟其野外觅食的节奏。“每只熊猫每天吃8-10公斤竹笋,一名饲养员每天还要摔70-80公斤竹子,这是指将当天从四川运来的竹子摔成条状,减少大熊猫牙齿的磨损。”他说,每逢节假日,工作人员还会将窝头做成饺子、粽子的形状。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饲养员将当天从四川运来的竹子摔成条状,减少大熊猫牙齿的磨损。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丰容团队根据大熊猫的行为特征、场地条件等因素,准备不同的设施、玩具,并定期轮换更新。丰容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调整动物的居住环境、喂食时间和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表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

同时,每天都会有兽医到大熊猫馆进行巡诊,检查每一只大熊猫的身体健康状态,定期开展体检、驱虫等工作。为了让大熊猫在炎热的夏季生活得更加舒适,室内展区及内舍均装有空调,室外展区设有水池、喷淋、喷雾等降温设施,还会给每只大熊猫提供玩耍降温的冰块。

随着暑期临近,游客量不断攀升,北京动物园提示市民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文明游园、文明参观,不大声喧哗、不使用闪光灯、不投喂动物、不拍打兽舍玻璃。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