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选时间敲定,民意落后的保守党能否力挽狂澜?

英国大选时间敲定,民意落后的保守党能否力挽狂澜?
2024年05月23日 18:45 新京报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5月22日宣布,英国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苏纳克说,他当天早些时候与国王查尔斯三世进行交谈,请求解散议会。国王已批准这一请求。

英国上一次大选是在2019年,根据规定新一届大选需要在2025年1月前举行。此前,外界普遍预测,英国可能会在秋冬季举行大选。但苏纳克最终将大选时间定在盛夏——这将是英国自1945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大选。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保守党过去一段时间的民意支持率远远落后于主要反对党工党,苏纳克也许希望通过提前举行大选来打乱反对党的竞选策略,从而挽回民意上的颓势。

自2022年10月苏纳克接任首相之位以来,工党对保守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支持率领先优势。英国民调机构“舆观调查公司”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截至本月16日,保守党支持率仅为20%,而工党的支持率达到47%。

本月初,保守党在地方选举中也遭遇重创。据央视新闻报道,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方选举中,保守党丢掉了470多个地方议会席位以及10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有英媒称,保守党遭遇了40年来最惨淡的地方选举结果。

崔洪建指出,保守党已经连续执政14年,任内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再加上“脱欧”问题引发的分裂以及近两年经济下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不断下滑。而受益于民众对保守党的不满,再加上党内团结一致对外,工党的支持率远高于保守党。

基于当前的局势,崔洪建认为,工党在7月4日的大选中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甚至不排除其大获全胜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崔洪建表示,此次大选值得观察的一点是,欧洲大陆政党碎片化、政治极化的状况是否会反映到英国政治中来。

5月22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宣布英国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新华社发

  • 对话

新京报:外界此前预测英国可能会在秋冬季举行大选,为何苏纳克提前了大选时间,定在了7月4日?

崔洪建:此前,很多人可能认为,保守党把大选时间越往后拖对其越有利。但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不管是民意支持率,还是英国国内面临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保守党短期内都看不到太大的改变这一局面的希望。由此,将大选日期提前,或许不失为一种破局的策略。

苏纳克突然将大选日期提前,也许可以打乱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工党的竞选策略,同时通过在短期内紧急出台一些政策举措来挽回支持率。这种策略其他国家也用过,譬如西班牙政府之前由于支持率较低,选择提前大选打乱主要竞争对手的安排,由此实现了翻盘。我认为苏纳克政府可能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策略上的变化,来挽回民意上的颓势。

新京报:从民意上来看,保守党的支持率长期比工党低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什么?

崔洪建:保守党过去一年多以来支持率都处于低位,原因有很多。从大的背景来看,保守党已经在英国连续执政14年,执政时间长了,其任内积累的矛盾必然越来越多。

尤其是,作为从举行公投到最终带领英国离开欧盟的政党,保守党有一个摆脱不了的历史包袱——“脱欧党”。保守党尤其是约翰逊政府一直想把这个历史包袱变成历史财富,但现实是,虽然目前英国国内关于走还是留的争论已经不那么明显,“脱欧”仍然进一步撕裂了英国社会。

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去两年,一方面受到“脱欧”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俄乌冲突等冲突和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遭遇了一系列问题,累积了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比较直接的表现是,英国近几年来国内罢工不断,这显然和保守党政府治理经济不利有关。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英国伦敦,英国火车司机罢工第一天,维多利亚车站部分区域对公众关闭。图/IC photo

虽然苏纳克组建了一个有着强技术官僚背景的政府,目前英国的通胀率有所下降,但危机远没有解决,英国经济也还没有转向积极增长的轨道。总的来说,保守党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却拿不出让英国民众满意的成绩单,这是导致其民意支持率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

新京报:那从工党的角度而言,它在2019年的大选中惨败,但过去两年支持率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这又是为何?

崔洪建:实际上,工党本身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也没有非常亮眼的政策规划,但它的支持率要大幅高于保守党,一个原因就是,英国民众把对保守党的不满转化为了对工党的支持。

另一个原因在于,工党前领袖科尔宾辞职(注:由于在2019年12月的大选中惨败,科尔宾宣布辞去工党主席一职。),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工党长期以来的内部分裂情况。目前的工党领袖斯塔默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至少确保了工党内部团结一致对抗保守党,这或许也是工党近两年民意表现较好的一个原因。

新京报:外界一直预测工党在此次大选中可能会大获全胜,你怎么看?此次大选最值得关注的点是什么?

崔洪建从目前的民意支持率,以及近期的英国地方选举结果来看,工党的赢面显然比较大,甚至不能排除工党会大获全胜。

实际上,英国过去10年的政治变化和整个欧洲的政治变化并不一致。欧洲过去这几年的政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的政治都有右倾趋势,政治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但英国相对来说保持了比较长期的政治稳定,保守党连续14年执政。

由此,不排除这次选举会对过去一段时间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产生颠覆性的改变,譬如工党大胜,其他小党派的席位也上升等等。换言之,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就是,欧洲大陆政党碎片化、政治极化的状况是否会反映到英国政治中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选举结果也许并不会像现在所预期的差距那么悬殊。虽然时间已经不多,但苏纳克政府仍然可以采取一些紧急行动来缩小和工党之间的民意差距。譬如在内政上,提出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让民众看到更多的利好政策;在对外问题上,推动所谓“卢旺达计划”(注:将非法入境者遣送至非洲国家卢旺达的计划),从而争取一些右翼民众的支持。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