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助力银发经济发展,42项已发布实施

团体标准助力银发经济发展,42项已发布实施
2024年05月27日 00:11 新京报
团体标准助力银发经济发展,42项已发布实施

  5月24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在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了《银发经济领域团体标准发展情况的报告》。本次报告详尽介绍了银发经济领域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42项银发经济相关团体标准已实施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与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金蓓表示,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的标准化建设。

  据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4月,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已发布实施的银发经济相关团体标准达42项。这些标准覆盖了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两个主要领域。其中,养老服务标准涉及服务管理、智慧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适老化居家环境改造服务等方面,而老年用品标准则涵盖日用辅助产品、健康促进产品、适老化家居产品等。

  在团体标准工作成效方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的努力成果显著。该协会发布的《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系列标准,对我国持续型养老社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规范性引导,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健康成长。这一系列标准由复星集团上海星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出,体现了企业在养老地产项目建设运营中的经验和成果,展示了中国特色持续性照料养老社区的建设成效。

  另一重要成果是老年宜居智慧社区建设标准。由重庆中铁任之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提出的《老年宜居社区急救保障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和《老年宜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智慧化系统功能要求》两项标准,已在其示范建设项目“中铁任之健康城”实施,推动了老年宜居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的医养结合系列标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系列标准是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规范的应用示范项目成果转化而来。该项目已在全国中、东、西部地区建立了12个智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应用基地和3个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需加强对团体标准的采信支持

  尽管取得了诸多成就,银发经济领域的标准化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报告指出,当前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匮乏,标准同质化现象严重,团体标准供给不足。

  此外,标准领域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标准相较老年用品类标准供给较充分,但服务基础类和管理类标准较多,服务供应链、流程和技术类标准缺乏。标准化过程不协调,对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价缺乏,宣传贯彻推广力度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团体标准的研产用脱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领域团体标准的发展,报告提出了几项建议。首先,要加强团体标准发展的统筹引领,注重团体标准发布机构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团体标准的应用效能。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团体标准的发展环境,完善团体标准转化机制,提升团体标准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报告还强调了政府在推动银发经济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团体标准的采信支持,推动标准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标准化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金蓓表示,未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银发经济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