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结束

第八届“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结束
2024年06月24日 00:41 新京报
第八届“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结束
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王晓丽在现场分享自己的经历。

6月23日,北京高校第八届“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在演讲。本组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璐 叶红梅)6月23日,北京高校第八届“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圆满结束,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吴怡萱和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赵晨阳获得一等奖。

  本次演讲比赛共有70名高校选手报名参赛,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其中37名选手是退伍大学生。5月26日经过初赛,12名选手进入决赛。6月23日的决赛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记者了解到,北京高校“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是中宣部部署开展的一项国防教育活动,2006年至今北京市已举办7届比赛,成为北京市高校系统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防教育品牌活动。本次比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戍区政治工作部主办,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和新京报社承办,中华女子学院和《大学生》杂志协办。

  ■ 现场

  “用我的经历感染更多人 让他们也加入国防中”

  决赛现场,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吴怡萱和来自中华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赵晨阳,获得比赛一等奖。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提到家国,绕不开的一定是‘731’这组数字……”吴怡萱曾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担任志愿讲解员,决赛中,她以“勿忘国殇 强我国防”为主题,揭示了七三一部队的罪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并重视国防、参与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的安全屏障,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吴怡萱对新京报记者道出了她对国防的理解,“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和平安稳的中国,因为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国防体系,这也是中国国防意义之所在。”

  赵晨阳曾入伍经历了两年的部队生活,今年3月才从军营返回校园。她的演讲以“铿锵玫瑰 巾帼力量”为主题,讲述国防事业中的女性力量。“部队的锻炼让我坚韧,也让我有更强的责任意识。我很想用我的经历,或者用我了解的这些小小的故事去感染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加入国防中。”赵晨阳认为,“国防”并不遥远,大学生要为国防事业做贡献也并不一定要参军入伍,“像今天的选手也讲到,他们在航空航天事业、在高能燃料、钢铁和外交等各方面都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国防事业。”

  “听了这12个人的故事,我心中的激动到现在也没有平息。”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冉迪第一次担任“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评委,她说,这次比赛对她、对现场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这些选手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大学生群体,选手们感人的讲述、阳光而铿锵的气度,让我相信当代大学生是有担当的年轻人,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学生。”冉迪希望这类比赛能辐射到更广大的中小学群体中,“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选手们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加深对国防的理解和认识。”

  决赛还邀请了“战斗英雄”张茂忠、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王晓丽等进行主题演讲。他们献身国防的经历感动了观众,获得了热烈掌声。“张茂忠爷爷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护国之勇,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我也会努力学习,接过保家卫国的接力棒,做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四年级学生廖若伊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