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严重下滑,研发能力遭质疑,威高骨科摆脱集采影响还要多久?

业绩严重下滑,研发能力遭质疑,威高骨科摆脱集采影响还要多久?
2024年06月24日 19:29 新京报

6月23日晚间,威高骨科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修订版),2023年,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全面落地实施,受集采降价影响,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37.63%、81.3%,低于业内预期。其中,脊柱板块、创伤板块、关节板块营收下滑主要系带量采购影响所致。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0.74%、62.92%。针对上述年报,上交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下发问询函,重点关注集采影响、公司业绩修复和后续业务发展规划、后续研发项目计划等内容。

业绩持续下滑

威高骨科产品覆盖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骨科手术器械等全骨科领域。2023年,威高骨科脊柱板块、创伤板块、关节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下降48.49%、53.89%、35.29%,下滑主要原因为带量采购执行引起产品出厂价格下降,以及渠道存货补差给予进货价格折让影响。2024年一季报披露,威高骨科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0.7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2.92%。

近几年来,随着关节、脊柱等全国带量采购及地方集采联盟的推行,威高骨科业绩出现较大波动。其持续攀升的业绩,止于2021年下半年相关产品进入集采。

2018年-2021年,威高骨科归母净利润持续以每年两位数的比例攀升,其中,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不过,从归母净利润增幅来看,逐年放缓,从2018年的59.99%下滑至2021年的23.63%。

2021年下半年,关节全国带量采购和河南等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联盟采购推行,2022年“3+N”联盟创伤带量采购和脊柱全国带量采购推行。尽管威高骨科主要产品成功中标入围,但为了保证产品顺利中标以及获得更多的协议采购量,威高骨科主要产品的带量采购中标价格较入院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部分降幅超过80%。

由此,威高骨科业绩修复和后续业务发展引起关注。问询函要求威高骨科补充披露集采对公司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产品条线的具体影响等。

威高骨科回复问询函披露的数据显示,在集采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2023年,威高骨科各产品营业收入出现下降。今年一季度,在进行产品销售结构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其创伤类及关节类产品销售收入已出现回升。威高骨科认为,集采后对销量的提升作用已经逐步彰显。

脊柱产品国家集采结果自2023年开始陆续实施,2023年及今年一季度,威高骨科脊柱产品集采后的销量同比分别增长0.33%、64.77%,但销售价格分别下降48.66%、67.16%,最终上述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下滑48.49%、45.9%,集采影响犹在。

创伤产品集采由各省区市组织开展,主要包括京津冀“3+N”联盟、河南省牵头的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等,威高骨科的相关产品也已中标,至2023年,创伤产品集采已基本覆盖全国。2023年威高骨科相关产品的销量、销售价格均出现下滑,导致营收同比下滑53.89%。但今年一季度,创伤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4.94%,在售价下滑14.02%的基础上,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42%。

关节类产品参加的是全国集采,威高骨科中标全国集采的全部区域。2023年在相关产品销量、售价下滑的基础上,营收同比下滑35.29%。但今年一季度,该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54%,售价同比增长12.88%,营收同比增长82.34%。

目前骨科医疗器械主要核心产品领域均已实施集采,整体骨科医疗器械市场正处于从集采影响中逐步恢复的阶段。集采对于威高骨科关节类产品、创伤类产品和脊柱产品的影响将在何时得以消化?去年11月底,国家组织的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耗材集采开标,威高骨科运动医学产品全线中标,对其今年业绩影响几何?

6月24日,威高骨科回复新京报记者称,今年一季度,在销量增长的带动下,公司创伤类产品营业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创伤类产品集采对于公司的影响已基本在2023年得到消化。随着单髁等新产品的上市以及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公司关节类产品收入及销量增长快速,价格有所回暖,关节集采对于公司的影响也已基本在2023年得到消化。脊柱产品集采影响,根据目前的情况,预计今年得以消化。威高骨科也在回复问询函时提及,脊柱产品带量采购对价格的影响仍在持续,但集采后对销量的提升作用已经逐步彰显。

针对运动医学产线集采影响,威高骨科表示,公司运动医学产线集采全线中标,报量手术台数占比超过3%,大幅提高了公司运动医学产品的客户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运动医学产品毛利水平较脊柱、创伤、关节高,该产品全线中标,可对公司收入及毛利水平带来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后续业务发展规划,威高骨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布局的可降解材料及其产品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组织修复领产品2024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明显。脊柱微创领域今年一季度摄像系统和椎间孔镜的客户覆盖数量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其在回复问询函时也提及,未来,公司将围绕“新兴技术、新材料、再生修复、智能辅助、3D打印”等领域进行拓展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与周转率。

提高存货水平遭问询

2023年年报披露,威高骨科2023年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7.54亿元,较期初增长13.07%。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648.81万元,较期初增长73.46%。对此,威高骨科表示,主要为库存商品计提跌价准备。

问询函要求威高骨科说明公司提高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水平的原因,以及主要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是否存在产能闲置、产能过剩风险等。

威高骨科表示,2023年,骨科产品集采报量后市场需求增加,供应商产能有限导致进口原材料采购周期较长,为满足集采后市场供货需求,适度增加了原材料库存。2023,国家骨科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全面落地实施,集采背景下,市场扩展迅速、市场需求增加,基于市场销售预测,考虑原材料采购周期和产品加工周期,为满足市场供货需求,公司适度增加库存商品和在产品库存。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品销量增长较快,脊柱、关节等产品销量增速高于2023年末的库存增速。

在骨科产能方面,威高骨科的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四条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5%、75.1%、78%、86.5%,威高骨科认为,产能利用率相对合理,不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科创属性”受关注

2023年年报显示,威高骨科研发人员同比2022年增长13.31%,但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减少7.57%,平均薪酬从17.05万元减少至13.92万元,问询函要求其说明原因。

对此,威高骨科表示,研发人员薪酬主要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绩效工资实行严格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业绩考核制度,即以公司整体业绩完成情况为依据,决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比例。根据2023年公司整体业绩考核结果,2023年研发人员绩效工资少于2022年,才导致上述结果,具有合理的业务原因。

此外,问询函还要求威高骨科说明未有新增在研项目的原因。从威高骨科的回复来看,并非如此。威高骨科称,2023年公司新增4个研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有源设备、再生康复等领域。随着集采等骨科行业政策的变化,其未来将围绕运动医学、3D打印、颅骨颌面修补等骨科及神外耗材、内镜及能量平台等骨科有源设备、组织修复与骨科康复应用的拓展、进口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新材料及新疗法等领域进行布局研发项目。

拟投入研发金额方面,威高骨科认为,公司自有及募投资金充足,能够保障新领域探索、新项目实施。根据未来新拓展布局的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研发中心将会不断地补充相应专业和匹配学识的研发人员,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