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河强戒所副所长:吸毒者动机多元化,新型毒品增加染毒风险

天堂河强戒所副所长:吸毒者动机多元化,新型毒品增加染毒风险
2024年06月26日 11:08 新京报

染毒很容易,戒毒很难。

作为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天堂河强戒所”)副所长,董浩已在戒毒战线上工作了22年。他发现,吸毒背后的因素复杂多样,家庭关系不好、工作压力太大、生活突然不顺,或者单纯是好奇心使然,都有可能让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人沾染上毒品。

一旦被毒品缠上,便会深陷戒毒困境,甚至经历戒毒和复吸的循环。为了让戒毒者们摆脱心瘾,董浩和同事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帮他们提升意志力。“这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方式,让他们内心变得更为强大,即使不依赖药物,也能面对人生。”董浩说。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董浩。北京市戒毒管理局供图

网络成为毒品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新渠道

新京报:人们吸毒的动机有哪些?

董浩:人们吸毒的动机复杂多样,通常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比如有的人是好奇心驱使,有的人认为吸毒是一种潮流或高级享受,有的人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还有人受到周围人,特别是毒友的影响,为了融入圈子或保持社交关系而吸毒。

新京报:近些年有哪些新的变化?

董浩:近年来,网络成为毒品信息传播和毒品交易的新渠道。一些人可能受到网络上的诱惑,而去接触毒品。另外,新型毒品也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去尝试吸毒。人们所说的新型毒品,通常更隐蔽、更易于获取,这增加了年轻人接触和尝试毒品的风险。

总的来说,人们吸毒的动机是多元化的,既有个人的心理需求,也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网络因素和新型毒品的出现又为这些动机增添了新的复杂性。因此,预防和解决吸毒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网络监管等。

新京报:吸毒者主要是哪些群体?

董浩:吸毒者涉及的群体比较广泛,可以根据一些常见的特征和趋势归纳。主要群体包括,包含青少年在内的年轻人群体,他们好奇心强、追求新鲜刺激,对毒品危害认识不足,往往更容易尝试毒品。在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预防。

富裕人群中,有些人可能因为追求更强烈的刺激和快感,或者因寻求新的娱乐方式而涉足毒品。这类人群也可能有更多的资源和途径来获取毒品。

再者就是生活压力大或家庭不幸的人群,他们中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家庭矛盾或不幸遭遇,可能选择吸毒来逃避现实或寻求安慰。这类人群通常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和社会支持,因此更容易陷入毒品的泥潭。

当然,吸毒问题并不局限于这些群体,任何人在任何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都有可能成为吸毒者。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在帮戒毒人员做康复训练。北京市戒毒管理局供图

戒毒最关键是要能应对诱惑

新京报:吸毒者的人生经历有没有相似之处?

董浩:吸毒者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往往存在相似之处。一些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家庭暴力或缺乏关爱等,都可能增加个体沾染毒品的风险。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充足的关爱,从而更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

此外,毒品的成瘾性极强,很多吸毒者在戒毒后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再次复吸,陷入恶性循环。

新京报:一个人要戒毒成功,要经过哪些阶段?

董浩:首先要正确认识毒品,在此阶段,吸毒者能初步意识到吸毒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产生戒毒的意愿,需要戒毒人员学习相关毒品知识,了解戒毒的难度和方法,为接下来的戒毒过程做准备。

接下来,就是要下决心戒毒了。吸毒者应制定戒毒目标、戒毒计划,并准备采取行动。

在戒毒阶段,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多种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诱惑,以保持长期的戒毒状态,这是戒毒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完成戒毒和康复之后,戒毒者需要重新融入社会,包括找工作、重建家庭关系、恢复社交活动等。在这个阶段,需要戒毒所、社区、家庭等社会力量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防止再次陷入毒品的泥潭。

此外,专业的医疗和心理辅导以及社会的支持也是戒毒成功的重要因素。

用心理学方法打开吸毒者内心症结

新京报:如何找到吸毒者的心理症结?

董浩:我们首先得深入了解对方的个人背景,包括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关系等,这些往往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通过量表、访谈等方式,对强戒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

观察强戒人员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否有逃避交流、自卑感、依赖心理等表现,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外在反映,再分析对方在戒毒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内心斗争、悔过心理、逃避行为等,这些都是寻找心理问题症结的重要线索。

新京报: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案例?

董浩:曾有一个戒毒人员,家庭中父母矛盾多,因为害怕引起家庭争吵,他从小就什么事都不敢和家人说。上初中后,他开始和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因此染上毒品,把吸毒作为一种解压手段。

我们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通过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找出靶点问题,做出针对他的治疗方案。

我们教他运用正念疗法应对压力大、情绪焦虑的高危情境,开展动机式晤谈的团体活动,引导他认识毒品危害,强化戒毒动机,促使他加快制定戒毒计划。同时,我们通过心理学方法帮助他处理童年经历导致的不良行为模式,解决吸毒成瘾的深层次问题,让他学会不依赖药物振作精神的方法。

他离开强戒所后寄来了感谢信,至今也和我们有联系。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承诺,做一个远离毒品而保持身心健康的人。

在陪伴吸毒者戒毒的过程中,我本人也有很多感触。我看到了他们内心脆弱的一面,我们不仅是在帮助他们戒毒,也是通过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从而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人生。

新京报:你认为戒毒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董浩:想要戒毒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戒毒者自身的决心和意愿。戒毒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去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这种决心不仅源于对毒品危害的深刻认识,更在于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同时,还需要戒毒者积极配合专业的戒治计划,配合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按时参加康复活动和心理咨询等。专业的治疗可以帮助戒毒者逐步减少对毒品的依赖,恢复身体健康,同时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另外,戒毒成功也需要社会支持和家庭的理解与鼓励。戒毒者在戒毒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尤为重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戒毒者保持信心,将戒毒坚持下去,不再走回头路。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