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短评、拟定标题,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部分试题与新闻相关

撰写短评、拟定标题,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部分试题与新闻相关
2024年06月26日 13:30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6月25日,北京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进入第二天。针对今年的道德与法治试卷,多位基教研专家和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试题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彰显学科育人功能;立足素养导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家表示,道德与法治试题凸显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感受国家发展。比如,第20题第(2)问图文结合,呈现“东北行·抗美援朝纪念馆、海南行·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参观感悟,引导学生感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信心,坚持党的领导、认同制度优势、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扬爱国情怀。第18题以“人民”为主题,引导学生认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动参与民主生活。

专家分析,今年的试题任务设计体现了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比如,第8题以“千年运河,万里长城”为背景,融入了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内容,意在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引导学生体味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树立文化自信。

第16题以“初中三年的珍贵记忆”为话题,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意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生活中用、生活中思、生活中考,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感悟集体生活的美好、同伴友谊与师生情谊的温暖,在解题中将价值观培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知识学习与学科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融为一体,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促进知行合一。

记者注意到,道德与法治试卷中还有与新闻有关的试题,比如第19题围绕两则“新闻摘要”,考生要完成“撰写短评”“拟定标题”的任务。专家表示,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在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