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枢纽发展大会在平谷举办 专家支招首都物流高地建设

中国物流枢纽发展大会在平谷举办 专家支招首都物流高地建设
2024年06月26日 17:29 新京报

首都物流高地如何规划建设?6月26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物流枢纽发展大会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全国动员大会在平谷区召开,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正式揭牌,首都物流高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马坊镇党委书记、马坊物流基地管委会主任秦海滨介绍了首都物流高地如何规划建设情况。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和嘉宾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揭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平谷正在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平谷区位于北京的最东部,是首都“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北京城市总规赋予平谷的功能定位是“三区一口岸”,其中,“一口岸”指的就是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就是实现口岸功能的集中承载。

秦海滨介绍,锚定4000万吨公铁运力目标,平谷区编制了《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7年)》,规划用地总计8.7平方公里,包括平谷区马坊镇、马昌营镇、东高村镇、夏各庄镇和河北省三河片区。明确以马坊镇为核心,形成“一枢纽、五通道、一网络”分布式大物流发展空间。“围绕物流交通体系,我们规划布局了5000亩产业用地,目前,已出让地块18个,面积约2800亩。今年以来,我们加快2185亩土地整理,完成923亩土地供应。在物流用地方面,我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地块’整合、建筑规模单倍计容、规划指标全域统筹等问题,首都物流高地的创新力、承载力、吸引力极大增强,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拓展了发展空间。”秦海滨称,在物流产业领域的三个国家级称号中,平谷已获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两块金字招牌,目前正在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活动现场,专家接受聘书。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平谷将成为北京市最大物流仓储设施集聚地

近年来,平谷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制定现代物流产业招商导则“明码标价”,普洛斯、京东、东久新宜、菜鸟等中国排名前十的物流头部企业相继在平谷拿地建设。

秦海滨透露,平谷区科学绘制了现代物流产业链“微笑曲线图”,提出构建农副产品、都市新零售、汽车后市场、绿色矿建品、医药健康品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截至目前,菜鸟、正创等6个项目已建成,今年新投用仓储面积25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东久新宜、贝莱特等8个项目约250万平方米,2023年我们物流用地成交面积、建筑规模均居全市第一。“2024年1月至5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98亿元。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560万平方米的高标库,将成为北京市最大物流仓储设施集聚地,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仓储资源及完善的供应链服务。基于大体量的物流仓储设施,我们也在积极建设具有‘常态保稳、应急保供’功能的城郊大仓基地。”秦海滨表示。

首都物流高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7月起中欧班列每周一列常态开放

秦海滨介绍,平谷区立足“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聚焦陆港海港联动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与北京铁路局、天津港的合作运营机制,推动天津港-平谷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今年计划开行40列,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项目。”

此前,北京地区首趟中欧班列顺利开行,秦海滨介绍,自今年7月起将按照每周1列的频次,实现常态化运行,打造中欧班列的“北京样板”。围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结合铁路干线运输优势,重点联系青岛、宁波等国内港口、陆港和主货源地城市,共同探索开行国内城际班列测试班列,2024年6月1日,京平综合物流枢纽首趟城际测试班列从青岛港驶出直达北京,实现北京青岛双城经济圈间互联互通。未来,将加强与山东青岛港、浙江宁波港、福州马尾港、重庆沙坪坝无水港等国内港口、陆港和主货源地城市的对接合作,共同探索开行更多的国内城际班列。

“营商环境方面,平谷做优物流大生态,‘做大家都想做的事’,‘做一家企业做不了的事’,不断强化‘围墙外’的功能供给,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生态。”秦海滨介绍,在土地整理方面,平谷实行“串联+并联”审批机制,土地整理周期从600天压缩至270天,极大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在项目建设方面,平谷深化“缴清即发证”“拿地即开工”预审批机制以及服务管家帮办督导机制,推动意向企业拿地后“无缝衔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有效优化审批流程,为项目落地创造积极条件。

在课题研究方面,建实首都物流高地专家委员会,聚集推动首都物流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在产业融合方面,以物流产业为先导,不断完善配套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促进枢纽生活便利化、管理智能化,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当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揭牌,首都物流高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秦海滨称,该产业联盟将在行业标准、价格调节、产业协同、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据悉,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综合物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物流快递、直播电商等行业的100余家企业以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参会。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同步举行“全国物流枢纽园区新质运营峰会、全国物流枢纽园区新智运力峰会、交通物流供应链数智创新峰会”专场,举行全国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投融资项目签约仪式,发布全国交通物流供应链数实融合创新的优秀案例并现场授牌。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