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网抗洪抗灾能力,门头沟区架设钢杆、新建电力备用线路

提升电网抗洪抗灾能力,门头沟区架设钢杆、新建电力备用线路
2024年06月27日 19:01 新京报

6月27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附近,一根根银色的电力钢杆完成组立。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灾后重建中,门头沟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100根电线杆组立、19台变压器组装及30公里导线架设。

应急抢修力量283人随时响应

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桃园村李淑媛老人家中,门头沟供电公司妙峰山供电所社区经理李德亮和同事张立志前来检查电器用电情况。

6月27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电力工作人员为村民检查电表箱。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我刚才检查了咱家线路,都没问题,外面的电表箱也都正常,您可以放心用电。”张立志是李淑媛老人的老朋友,老人家有啥用电问题,张立志和同事们总能第一时间赶到。

在门头沟区,有不少像张立志这样的客户经理,他们每天在村里巡查线路,保障村民安全用电。与此同时,在门头沟区灾后重建中,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修编完善了防汛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性开展站室水淹倒灌、线路倒杆断线、道路通讯中断等场景下的应急演练,全面提高救援抢险能力。同时,18支283人应急抢修力量在各供电所驻扎,配置小型发电机33台,并配足配齐成套变压器、导线、电线杆,以及水泵、沙袋、防水挡板等应急物资。

新立钢杆更耐水流冲击

上午时分,下苇甸村附近一处滩地上,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格外醒目,电力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远处的起重机缓缓移动,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电线杆,准备将其稳稳地安放在挖好的基坑中。

6月27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附近,电力工人对即将架设的钢杆进行检查。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王思远介绍,这个滩地是在去年大暴雨中冲刷出来的,以前的电线杆多为普通水泥杆,埋深两三米,因此抗击洪水能力较弱,在洪水中损毁严重。

此次新立的电线杆为钢管杆,埋深达到15米,钢杆口径和基座口径都更大,因此钢杆将能抵御住洪水的侵袭。此外,该工程中还将使用加重水泥电线杆,这种杆同样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和抗冲刷能力。

6月27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附近,电力工人正在架设新的钢杆。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新搭建的电线杆还将创新使用微气象、视频监控等装置,可以对线路周边环境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等各类指标进行测量和监控,为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6月27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附近,起重机竖起钢杆。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电网改造将强化线路抗洪能力

王思远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地区电网抗洪抗灾能力,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按照“躲、扛、放、备”四种思路,计划通过三年的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强化线路本体抗洪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的目标。

具体来看,2024年汛期前,公司通过优化迁移配电线路路径、远离河道和洪水冲刷区域及选用强化杆塔、加固设备基础的方式实施改造,完成“躲”和“扛”。

2025年,优化完善网架结构,增加线路跨区、跨山联络,选取合理路径,新建备用线路,提高电网故障隔离和互倒互带能力,完成“放”和“备”。

2026年,全面完成电网抗灾能力、电网架构优化和智能化改造,确保电网抗洪抗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据了解,针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发现的渗漏变电配电站室,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已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防水修复、防水挡板安装、挡水墙建设等工作,提升了站室防水挡水能力,确保汛期不重复发生渗漏。针对山区输配电线路地质灾害风险,公司将在6月底前完成护坡修建、临河配电架空杆基迁移等工作,降低倒塔断线风险。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张彦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