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采摘果园地图发布 将动态更新

观光采摘果园地图发布 将动态更新
2024年06月28日 00:00 新京报
观光采摘果园地图发布 将动态更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观光采摘果园地图。首批“上图”的包括樱桃、杏、李、桃、葡萄等本地特色品种,还包括蓝莓、火龙果等引进“网红”品种。扫描图中二维码可查看地图。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京果飘香·全民采摘季”启动仪式上,果农和企业向市民推介水果。何建勇 摄

  随着全市特色果品陆续成熟,6月27日,2024“京果飘香·全民采摘季”正式启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了“北京观光采摘果园地图”“北京品蜜地图”等。即日起至10月底,市民游客可走进全市近3000个观光果园,品尝百余种时令鲜果。

  亮点 1

  地图将根据不同果品成熟时间动态更新

  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的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了“北京观光采摘果园地图”“北京品蜜地图”和“京·花果蜜”品牌logo。

  市园林绿化局梳理了一批景观效果好、产业示范引领作用强的观光采摘果园,市民可在首都园林绿化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方网站查询地图,通过点击果品图标了解果园位置、果品种类、采摘时间等实用信息。

  为方便市民品尝最应季的新鲜果品,地图将根据不同果品成熟的物候期动态更新。首批“上图”的包括樱桃、杏、李、桃、葡萄等本地特色品种,还包括蓝莓、火龙果等引进“网红”品种。果园覆盖海淀、丰台、延庆、密云、大兴、门头沟等全市13个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张俊民介绍,采摘季期间,全市还将打造系列文化活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果园,感受花园城市的“花果飘香”。7、8月正是桃李芬芳的时节,市民可以品尝平谷大桃和密云御皇李子。到了9月,延怀河谷的葡萄、大兴金把黄鸭梨、门头沟京白梨、平谷佛见喜梨也将邀请市民尝鲜。10月,沉甸甸的昌平苹果、延庆国光苹果将挂满树枝,静候市民进园采摘。

  亮点 2

  部分优质果园将提供果树认养等活动

  随着产业的持续兴旺,全市果树种植面积175.6万亩,年果品产量近4亿公斤,销售收入32.1亿元,20.98万从业果农人均收入1.53万元。全市开放观光采摘果园2966个,2023年接待游客534万人次,采摘果品3561万公斤,采摘收入达4.5亿元。

  今年,市园林绿化局将组织果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主动对接单位、社区和校园,让优质优价的特色果品来到市民身边。部分优质果园还将开辟“一分地果园”,面向市民提供果树认养、蜜蜂领养、花卉种植、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活动。

  为服务果农,全市将依托专家团队,围绕果园节水、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灾后重建、智慧化智能化现代装备推介等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

  传承老口味、研发新口味、留住鲜口味

  “为了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产业,用高质量的林果产品满足市民的需要,我们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张俊民说,在传承老口味方面,发掘保护利用北京古老果树资源,注重发展传统优良品种,形成“京味”浓郁的有北京特色的果树产业。

  北京果树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门头沟京白梨、大兴金把黄鸭梨、朝阳郎家园枣等上百个特色果品。近年来,市园林绿化局对45种“京字号”果品种质资源开展调研,以新科技助力建设了40个综合性示范基地,提升果品品质,同时把产品从田间请到“直播间”,拓展线上销售,让老北京水果焕发新光彩。其中,北京怀柔板栗、门头沟京白梨栽培系统还成功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在创新新口味方面,全市培育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同步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丰富了果盘子。以桃为例,作为北京市鲜果种植规模最大、区域品牌效应最突出的树种,为了实现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双提升,由政府“出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力“解题”,在种质创新、绿色生产、采后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示范引领。目前,作为国家地标产品的平谷大桃,新品种数量已经占主栽品种的70%。

  此外,留住鲜口味。北京倡导果品绿色生产方式,实施“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化肥、减农药”等技术措施,大幅提高了果品品质,为生产经营主体、供应商和消费者搭建了全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同时不断为京字号果品赋予文化价值,策划推出了“京·花果蜜”发现之旅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北京消费者走进田园,品尝新鲜的果品。

  新京报记者 张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