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科学家”王振常:不懈探测最微小的人骨

“医生科学家”王振常:不懈探测最微小的人骨
2024年06月30日 23:21 新京报

王振常,男,汉族,1994 年6 月入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2015 年当选“北京学者”,2021 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3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受访者供图

几毫米大小的骨头,一旦病变,足以令人失去听力。在耳朵内,如此精密的结构还有许多,由于极其微小,传统CT 无法采集到清晰影像,医生只能靠经验治疗。

经过十年的努力,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主持研制出了全球首台分辨尺度达50 微米的专用骨质CT 仪器,突破了以往的“视力极限”。

从业近40 年,党龄30 年,王振常步履不停。他不断产出科研成果,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 余项,牵头制定了众多行业规范指南;也曾前往青藏高原、西非几内亚,将医疗资源带去偏远的地区。

十年研制出“视力最好”CT

成年人有206块骨头,最小的一块叫做镫骨,只有两三毫米。没有它,音波无法转化为人类可听的声音。

耳朵内如镫骨一般微小精密的结构还有许多。即便将它们捧在手心,人眼也难以看清,传统毫米级的CT扫描同样只能得出模糊的成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影像科专业出身的王振常就不时为此感到难受——患者明明有症状,片子却看不出病变,这样的检查报告对于临床缺少助益,医生只能靠经验治疗。

在影像学的世界,一毫米以上就算宏观,人耳内却拥有众多微米级的结构,传统CT力有未逮。后来,王振常决定自己研发一台“视力”更好的CT,让探测的触角下沉到微米。

有想法之后,王振常开始组建学科交叉融合队伍,与清华大学一起进行设计。医学设备既要满足新的临床功能,又不能损害人体健康,团队不断面临具体的问题。譬如耳朵的一部分结构隐藏在内部,用常规方法无法准确定位,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打破原有的设计,采取双探测器的模式,以此实现精准定位。

经过10年时间,王振常主持研制出了全球首台分辨尺度达50微米的专用骨质CT仪器,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对于许多之前找不出病变的耳科患者,新仪器提高了疾病检出率,也令临床介入的手段得以增加,时机得以前移。

在临床以外,王振常更像一名“医生科学家”。受访者供图

成为“医生科学家

对科研有着强烈的热情,在临床以外,王振常更像一名“医生科学家”。

研究生毕业之后,王振常来到北京同仁医院参加工作。想要在科研上有所产出的王振常,每天晚上下班之后,会留在医院的资料室翻看多年以前的片子,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这些工作之余的投入并不令王振常觉得辛苦,如今回忆起来依旧津津乐道:“多有意思,都是一张脸上五个器官,但没有一个人的内部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器官左右两侧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两年时间,他看了五六万份片子,第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就是从中得来。

“影像学找不着病变”的问题在这些历史资料中同样存在,和临床检查时被卡住的经历一样,反复引起王振常思考。水平、技术、设备,原因无非在这三者之中,他一边研发新设备,一边优化CT参数,尝试将现有设备用到最佳。

由于五官各部位的结构形态和构成不一样,通用的参数不能得出最佳的成片效果,病变部位的显示可能模糊不清。影像科医生像一名厨师,通过调节管电压、曝光时间、螺旋扫描速度等参数,找到针对各位点的最佳“配方”。

每一个理想参数都需要大量的病例支撑,这也是以年为单位的漫长工作,王振常通过牵头多中心合作,发布了20余部标准,建立我国整个头颈部的检查规范。

加入党组织 促进业务更精进

王振常的从业契机十分朴素。

12岁时,王振常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农村医疗条件有限,村医给出的治疗方案南辕北辙,最后是懂医术的舅舅救了他,王振常便立志当一名医生,考大学时5个志愿都填报了医学。

学医是个人选择,学影像学则是专业选择。当时影像学属于有害工种,不是大部分医学生首选,王振常干一行爱一行,与设备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通过影像学手段,肉眼不可见的人体内部病变能够被发现,这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入党更加促进了王振常的职业热情。在北京工作后,王振常很快当上了医院影像科的科主任。党政协同对于促进学科发展十分重要,但只有各方面表现优异才有入党机会,为了争取入党,王振常在工作中习惯多想一层: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儿。

入党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前往偏远地区进行医疗帮扶。1996年,王振常作为北京医疗队队长,在高原城市那曲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十多年后,王振常又作为中国第24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在埃博拉肆虐的非洲度过了18个月,帮助当地建立起基本公共卫生体系。

作为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振常时常告诉年轻党员,不要怕苦,有机会就去不同的地方和岗位锻炼,多走多看,了解不同社会的真实民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社会体制的比较和体悟。在岗位上要精益求精,不要局限于大夫身份,尝试去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真实的临床问题给医生的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敢于否定现有的设备与技术,寻找改进的办法,推动医学发展。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