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河下村第一书记郑忠义:将农家高粱饭推向都市餐桌

密云河下村第一书记郑忠义:将农家高粱饭推向都市餐桌
2024年06月30日 23:33 新京报

郑忠义,男,汉族,2011年3月入党,现任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河下村第一书记(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选派)。2015年获首发集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获首发集团第七届“十佳青年”荣誉称号。

密云河下村第一书记郑忠义。受访者供图

距北京市区车程近百公里的密云大城子镇河下村,有京承高速经过,来往市民、游客开车下了高速,就能进村里饭店、民宿歇息。饭桌上有传统美食“高粱黏饭”,窗外有清澈蜿蜒的红门川河。

尽管村里有地理和人文条件优势,但本村人看得稀松平常,不觉得有经济价值。直到2021年底,郑忠义由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派驻到河下村担任第一书记,河下村的“高粱黏饭”,才被加工包装成礼盒,推向都市市民的餐桌。

农村“高粱黏饭”成为城里俏年货

人口700多人的河下村,多是黄土地,村里人祖祖辈辈种耐旱的高粱。每逢节日,村里人就做碗高粱黏饭,讨个喜庆。记者了解到,高粱黏饭做起来耗时耗力,需要做饭的人用上好的高粱米浸泡一晚,再蒸上三四个小时。制作过程更是讲究细节,水和米的比例、泡发时间、火候等,全凭人细心琢磨。

“90后”村干部王梦宇,从小在村里长大,没觉得这家乡的高粱黏饭有多稀奇。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他才意识到这是个特色美食。2021年,王梦宇选择回到家乡,改造自家院子开办民宿,将黏饭作为餐食主打特色产品。绵软的高粱配上白砂糖,甜甜糯糯,香飘四溢,引得很多客人要求打包带走。

曾学过市场营销的郑忠义,一接触高粱黏饭就来了兴趣。河下村位于深山之中,缺乏产业支撑,曾被定为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村集体几乎没有任何收入。郑忠义认为,村里要富起来,需要强大的村集体产业,而“高粱黏饭”就是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郑忠义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返乡创业的青年们聚了起来,一块商量如何把村里的高粱黏饭卖出去。他们有时候白天需要做别的工作,就约在晚上开会,有时候几个人,一聊一通宵。最终,他们规划出了用市场打造乡村品牌的路子。

郑忠义展示经过加工的“高粱黏饭”。受访者供图

他们请村里老人传授黏饭制作诀窍,又请北京农业科研单位的专家团队反复试验水、米与红枣、红豆等配料的最佳比例,最终形成固定“配方”。带着“配方”,他们找工厂委托加工。2024年春节期间,河下村的黏饭礼盒全部售出,一时成为紧俏年货。

跑了津冀50多家企业找加工厂

高粱黏饭的成功试水,让郑忠义看到了河下村的更多机会。今年端午节前后,他和村民们又成功向市场推出了粽子产品,卖出去八千多个。

但为了找高粱黏饭和粽子的加工厂,郑忠义费了不少功夫。北京的食品精加工企业比较少,他就把眼光瞄向河北、天津。郑忠义在网上浏览加工厂信息,感觉合适就打电话。一旦得到对方回复,就连忙约现场考察。

几乎所有工厂都觉得河下村的订单额太少,没有合作兴趣。有个天津的老板告诉他,他们企业接的活儿,起码都是总价值在几十万元的产品,而河下村总共几万元的产品,都不够工厂成本的。2022年,郑忠义和村干部们跑了河北、天津的50多家企业,几乎都遭到拒绝。

郑忠义今年40岁出头,小时候在大兴安岭乡下和父母种大豆,长大后在大城市读书、工作,但始终对农业有情怀。在跑企业过程中,他见到一个天津的老板,听说老板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郑忠义就向那位老板郑重地介绍了河下村的地理情况,以及河下村村民们想要村庄变得更好的愿望。老板被郑忠义打动了,决定接受他们的加工订单。

“在找粗加工工厂时,我也打出了‘情怀牌’。我们找了一家密云本地的企业。那家企业知道我们的订单太少,但考虑到是帮扶密云本地的村庄,就愿意帮我们做粗加工了。”郑忠义说。

为提升产业 主动申请延长驻村任期

按照相关规定,驻村第一书记的任期是两年。但郑忠义看到村里产业框架还没有搭建起来,就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了驻村任期。驻村期间,他差不多半个月才回一趟家。

郑忠义和村干部们的计划是,建设一个“红运村”的三产融合品牌。他说,河下村有红高粱、红薯、红小豆,还有红门川河,以及红色文化遗迹,那么多“红”的元素,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打造出一个乡村品牌。

据村里老人们讲,1942年的农历二月,一支八路军队伍在河下村借宿,这些战士们热情地帮老乡担水、砍柴、扫院子。但第二天部队转移时遭到日军进攻。最终,8名战士中弹牺牲,后来村民们收殓了8位烈士的遗体,将他们合葬在牺牲的地方。

从此,河下村的村民就成了8位烈士的守陵人。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自发为烈士祭扫。这个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并被当作中小学生红色教育的典型案例,一直传到了新一代。

“这是个了不起的村庄,对它了解越多,越喜欢这里。”郑忠义说,这里的人们善良朴实,他有时候中午走在村里小道上,总有上年纪的大爷大娘拉着他的手说:“一块去家里吃饭啊。”他希望村里的旅游产业能兴旺起来,让更多城市人体验到这里的淳朴人情。

郑忠义发现,近些年,村里在外地工作的一些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有的夫妻两人都返乡,建设现代民宿。有的年轻人加入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一起建设美丽家乡。去年,一位年轻村干部在郑忠义的启发下,带领村民们将村里数吨废木柴,制作成了469米长的沿河护栏。

尽管任期得以延长,但郑忠义仍感到时间紧迫。他每天六点多就起床,走访村户、对接企业和其他助农组织,每想到一些对村里有帮助的点子,就和村里人交流,有时候会和人聊到深夜。在他看来,未来河下村的“红运村”品牌,应当既有生态景观价值,又能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而他正带领村民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着。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许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