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团长”赵久然:让北京玉米飘香全国

“玉米团长”赵久然:让北京玉米飘香全国
2024年06月30日 23:37 新京报

赵久然,男,汉族,1989年4月入党,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23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受访者供图

今年62岁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最近很忙。除了完成日常科研任务,他还要抽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种植户解答技术问题,比如最近黄淮海地区播种遭遇干旱等问题。一些农民问他怎么抗旱,他说如果不具备灌溉条件,就要等下雨时播种中早熟品种。

在近四十年时间里,赵久然在玉米种质创新、品种培育、成果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和团队育成推广国审玉米新品种200多个,累计种植5亿亩以上,让“京字头”玉米飘香全国粮食产区。

赵久然已是党龄35年的老党员。他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我更要牢记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用工作成绩回报社会。”赵久然的网名是“玉米团长”,他说,能为人民育出既好种植又好吃还能强化营养的玉米,是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研人员的追求。

农家少年成长为育种专家

赵久然1962年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那里深山多旱,农作物主要是易生长的玉米。他小时候常在玉米田里干农活,但当时粮食产量比较低,一家人想饱饱地吃上一顿玉米饼子都是奢望。

1986年,赵久然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玉米科研工作。当时有“留学出国热”,但成绩优秀的赵久然,却选择去距北京市区100多里的延庆农村蹲点搞科研。

赵久然白天和农民一起下地,晚上住在乡科技站办公室。6年时间,他走遍了延庆所有乡镇,在中低产田开发、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是在此期间,他深深认识到,农业研究一定得立足生产需要,从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再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其实简单一句话,科学就要服务生产、服务人民”。

1997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赵久然被任命为主任。当时的玉米中心,只有4名技术人员和3名后勤人员,启动资金也只有8万元,再加上4亩试验田和几间临时办公室。

面对经费拮据的现实状况,赵久然说,要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自我造血。2000年,玉米中心选育的“京科2号”“京早13号”两个品种通过北京市审定,开始在京郊大面积示范推广,玉米中心第一次实现了自我造血。十年后,“京科968”问世,很快享誉全国,截至目前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成为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主导品种之一。

高产好吃 北京玉米种遍全国

在国内玉米行业,没有人不知道“京科968”。这个品种,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国内玉米品种第7次更新换代的引领者。

每到秋天,从北京京郊到内蒙古通辽,种植户们忙着收获玉米。果穗金黄,到处充满着丰收的喜悦。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街基村种植大户刘青春,近些年每年种植上百亩“京科968”,在当地这是个颇好卖的品种。在整个通辽市,“京科968”每年播种面积达到千万亩。

为了选育出“京科968”,赵久然的团队用了十年时间。“有时候就像在大海里捞针,需要万里挑一,用不同育种材料做实验,整个过程耗费精力甚巨。”他说。

为提高育种效率,自2005年起,赵久然逐步建立了工程化育种体系,除了培养高效的团队外,还运用现代育种装备和信息化手段。目前他的团队将育种周期从十年压缩到五年,每年能有30多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鲜食玉米的口感风味要求越来越高,赵久然和团队培育出系列甜加糯高叶酸新型鲜食玉米。他们培育出来的“农科糯336”,在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以及云贵川等地区种植,得到企业和农户的大面积种植检验和考验,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被广东消费者赞誉为“最好吃的玉米”。

育种接力 将青年人才推向科研前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地处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一座安静的科研大院内,时而有年轻的学生在门厅里专注讨论问题。

赵久然说,他现在除了多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外,更大的希望是从青年一代中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在科研中,赵久然善于发现每个年轻人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成长。

赵久然已是党龄35年的老党员。受访者供图

青年科学家王凤格,已是玉米DNA鉴定首席专家。2001年硕士毕业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让她承担玉米DNA指纹库组建工作。“那时真是从零开始,虽然难,但赵老师给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标,让我们放手去做。”王凤格说。

如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团队构建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已储存10万多个玉米品种的分子信息,并开发兼容多作物、多标记、多平台的DNA指纹库管理系统,实现玉米品种分子身份证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相当于在分子水平上给每一个玉米品种建立了“身份证”。

研究所单位楼前曾有一个保安,老家在山西,比较热爱农业,每次见到赵久然,总和他探讨农业问题。后来赵久然对他做了一番了解考核后,将他纳入育种团队,担任科研辅助工作。十多年过去,昔日保安小伙已成长为技术熟练的科研辅助人员。赵久然评价说,“我们主要看中的是他认真负责、勤劳实干的工作精神。”

赵久然表示,希望年轻人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做有组织的科研,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国家需求和产业需求,“一个品种的培育,需要十年时间,但一个好的育种者,需要一辈子学习。”在他看来,源源不断的接力者,是育种事业中至为珍贵的力量。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