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源过剩程度超过2023年,奶牛养殖业开始去产能

奶源过剩程度超过2023年,奶牛养殖业开始去产能
2024年07月03日 18:35 新京报

奶源过剩问题仍待解。7月3日,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在第十五届中国奶业大会专场活动——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2024年生鲜乳过剩情况显著高于2023年,公斤奶利润空间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行业亏损面超过80%。

面对行业困境,奶牛养殖业应借鉴生猪产业案例,在调整期适当压缩产能。2024年以来,生鲜乳产能去化初见成效,3月份至今,全国每天消减近4500吨原奶,合计15万头泌乳牛,主产区散奶价格已有所上涨。

奶源过剩困局待解

7月3日,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本次研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奶业面临原料奶过剩、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效益下滑等困难。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在会上分享的调研数据,证实了当前奶源过剩带来的行业周期困境。2024年4月—5月,龙头乳企平均每天喷粉的生鲜乳达到2万吨,约占收奶量的25%。截至6月底,龙头乳企奶粉库存量不低于30万吨,生鲜乳过剩情况显著高于2023年。

李胜利认为,造成我国奶业进入下行周期的原因之一,在于供给增长但消费增速下滑。2019年—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7%。而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增速逐年下降,分别为7.9%、-6.5%、-2.4%。另据第三方数据,2023年,国内液奶消费量同比下降2.15%,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同比下降13.9%;2024年一季度,乳品消费仍有待提振。

行情变动在奶牛养殖上市、挂牌企业财报中也有所体现。2023年,6家上市、挂牌奶牛养殖企业普遍增收不增利,仅现代牧业、中国圣牧保持盈利。现代牧业执行董事及总裁孙玉刚在2024年4月举行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生鲜乳市场现阶段面临供需矛盾,核心在于需求端增速放缓。

澳亚集团也在财报中直言,2023年是奶牛养殖业十几年来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国内原料奶连续第4年增长超过6%,总产量已实现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提出的“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100万吨左右”的目标。受消费环境影响,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乳制品制造商之间价格竞争激烈。

需求不振加之奶源过剩,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奶价持续下降,奶价和成本首次倒挂。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2024年5月,奶价平均为3.34元/公斤,同比下降0.55元,但全成本仅下降0.31元,公斤奶利润空间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这意味着本轮调整周期严峻程度超过2016年—2017年,行业亏损面超过80%。

去产能初见成效

面对行业困境,李胜利认为,奶牛养殖业应借鉴生猪产业案例,在调整期适当压缩产能。

我国奶牛养殖业自2018年触底反弹,奶价上行周期一直持续到2021年。澳亚集团认为,当时的奶价上行给奶牛养殖企业带来了乐观的长期前景,导致2020年至2022年大型牧场集中建设浪潮出现。据奶业专业杂志《荷斯坦》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新扩建牧场项目166个,涉及存栏98万头;2022年约148个,涉及存栏超100万头。202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牧场投产,奶源供给过剩情况愈发严重。

李胜利估算,按每公斤奶亏损0.4元、每头牛日产奶量35千克计算,一个1000头牛场每年对现金流的消耗达到240万元。预计在调整期,小牛场将出现30%以上的退出,部分大型牧场发生重组和并购。适当出清和压缩产能有利于缓解生鲜乳供给过剩。出售部分中低产牛甚至后备牛,保障现金流安全,是牧场第一要务。

2024年上半年,下游乳企协同上游养殖企业都在推行去产能计划。据李胜利了解,宁夏奶牛存栏量从2023年底的91万头下降到2024年5月的81万头,部分牧场已经不养后备牛。河北牛场由2024年初的833家下降到745家。此外,大型牧业集团到6月份已淘汰成年母牛近5万头,全群10万头。3月份去产能至今,全国每天消减近4500吨原奶,合计15万头泌乳牛。

“去产能已经初见成效,主产区散奶价格已经从不到1元/公斤上涨到2.4元/公斤,部分牛场有抄底者开始考察后备牛。”李胜利说。

澳亚集团首席运营官兼执行董事杨库在大会上介绍,澳亚集团应对当前周期的主要措施是适当控制牛群规模,去除过剩产能。2024年1月—6月,澳亚集团泌乳牛淘汰数比此前计划多出3800头,每天生鲜乳产量减少150吨至160吨,喷粉数量也较此前减少了同一规模。此外,澳亚集团还在运营管理上降低公斤奶生产成本,保障牧场现金流,减少牧场原料库存,后备牛饲养量控制在40%以内,同时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入。

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宝梁透露,面对饲料成本上涨、奶价下行,公司进行深度降本增效,同时在甘肃、内蒙古逆周期布局牧场,并推进老旧牧场清退。

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则建议,在养殖端,奶牛单产仍有进步空间。当前奶价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果牧场单产达到11吨、12吨,当前奶价可以支撑成本及运营,这需要淘汰落后单产奶牛,通过育种技术提升养殖水平。在消费端,当前国内奶酪等干乳产品消费水平仍然偏低,婴幼儿奶粉中使用的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高附加值原料仍依赖进口,牛奶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可令奶业大有发展。政策层面,魏立华建议建立大包粉收储制度。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穆祥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