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标准化步入深水区,可持续发展、与AI融合等是未来关键

6G标准化步入深水区,可持续发展、与AI融合等是未来关键
2024年09月24日 19:15 新京报

“相信6G应该和5G一样精彩。”

9月24日,在未来启航·6G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提出这样的愿景。本次论坛于今日在京举行,多位政府部门、行业机构、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等嘉宾出席,共话6G应用前景等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91.7万个。作为在5G之后提出来的融合性通信技术畅想,6G与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关系密切。它的智能特点被与会专家解读为“对智能的传递”,而非表面的“换代智能”,即使用智能方法设计通信系统。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6G已进入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窗口期,“未来3到5年将是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的关键时期”。可持续性、经济性、与AI融合发展等关键点在论坛上被多次强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宽带通信研究部主任、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平。主办方供图

未来3到5年是6G关键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宽带通信研究部主任、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平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未来3到5年将是6G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的关键时期。

多位与会专家认为,6G是一个融合通信、感知、计算的能力底座。张平表示,相对5G来说,6G将大幅提升通信效率、时延和连接数等传统通信性能,实现通信、感知、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多要素深度融合,强调业务和能力按需供给,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

拓展现实、智能交互、全息通信、数字孪生等都可能成为未来6G的应用方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表示,为满足这些应用,6G相对5G在关键指标上需要实现量级提升,“不是一点点,不是10%、20%,而是要实现‘倍’的提升。”例如,在峰值速率上,5G是20Gbit/s,而6G是100Gbit/s。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主办方供图

6G技术首先面向行业。张平提出,在现有阶段,可持续发展要求、与AI的融合、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与刚性系统设计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6G技术进展。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持有相似观点。她认为,6G发展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关系,即有效性、经济性和包容性之间的系统性问题。其中,有效性是指高性能、多能力的要求;经济性是低成本、绿色化的要求;包容性是全场景、高灵活的要求。

打造6G开放基座,AI让6G能力编排更合理高效

如何突破上述“不可能三角”?

黄宇红提出要将6G打造成开放的基座。在她的设想中,6G通感算智融合基座分为底座、内核、中枢三个部分。其中,底座部分由异构硬件组成,包括CPU、GPU,甚至还包括FPGA、ASIC等;内核是指各类模块化、服务化设计的能力,将通过API接口实现灵活连接和调度;中枢则负责将6G的遥感算智能力按需、按场景进行编排、调度。

她还认为,如何将6G能力拆解成模块、如何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耦合、如何组合才是场景最优解等问题是6G基座实现按需服务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如果拆解得不合适、过于零碎可能会导致6G技术性能下降、复杂度急剧增加。”

在如何组合的问题上,她提出“动态按需编排”的解法。同时她表示,引入AI技术能使得功能编排更加合理高效。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主办方供图

当前,6G标准化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据高同庆透露,3GPP首个标准化项目已正式启动,中国移动是该项目主报告方。

黄宇红曾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表示,3GPP计划在2025年开始面向6G标准的预研,2029年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制定。“产业界共识是,2030年左右会有面向6G的商用产品出来。”

“标准是技术得以商用的基石。”张平说。高同庆认为,随着3GPP首个标准化项目正式启动,6G从技术预研阶段进入实质性标准化阶段,“6G已进入至关重要的蓝图绘制期”。他强调,要推动6G从蓝图绘制期走向产业化时期。

在未来启航·6G创新发展论坛上,《6G通感算智融合技术体系》等未来产业6G领域系列白皮书发布,另外,“鹏城鸿雁”南北节点也正式宣布贯通。

据现场演示视频,该节点是一个从深圳到北京的、全球首个面向6G的Sub-7G Hz频段概念原型系统,带宽400MHz,基带单载波吞吐率可达16.5Gbps。

本次论坛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协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