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插上电,电钢琴上架好了乐谱,这是一支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乐队——隆福寺社区小乐队。钢琴手宋玉良今年70岁,“玩音乐”是他退休生活里最主要的事。这支乐队的排练场所是东城区的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这里是东城区景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市民提供多元公共文化服务和一站式特色文化体验。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区—街—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工作体系,目前已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市民文化中心累计举办活动近5000场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坐落在美术馆后街,是老城区最大规模的基层公共文化综合体。朱漆大门内,四合院古色古香,中式建筑由回廊相连,雕梁画栋京味儿十足。
中心运营经理李雅晨介绍,这里打造了美剧场、美作馆、美书馆、美画馆等15处活动空间,开展阅读、歌舞、戏剧、国学、琴茶、非遗等特色活动,“市民走进四合院,就能看一场经典话剧,或者学习非遗技艺,这里是集生活美学、文化体验、文化交流传播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
自2020年9月开馆以来,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推出“肆时韵味”“肆时风味”“肆时趣味”“肆时美味”4大板块活动,举办了四合院单身青年节、四合院萌娃节、四合院音乐会、四合院艺术节、四合院戏剧节等20多项活动,活动累计4900余场,惠及市民50余万人次。
“市民文化中心开设的绝大多数活动都是公益性的,市民可以免费参加和体验。我们会尽可能提供更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一站式特色文化体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生活。”李雅晨说。
听音乐会、看展览、学茶道,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不仅有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还提供文化空间供市民使用。比如,在地下二层的美体馆,有大面镜子可以用于舞蹈排练,附近社区的居民舞蹈队伍经常预约来到这里排练。
何老师所在的舞蹈队,成员都是景山社区的居民,平均年龄70岁以上。近期,他们正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排练藏族舞。“跳舞让我身心愉快,这里正好给了我们练习的空间,环境特别好,音乐声也不会吵到别人。”何老师说。
彩绘、花箱点缀胡同,微景观扮靓生活圈
老城区少不了胡同故事。深秋漫步于东城的胡同,秋叶点缀在古朴的砖墙上,老城生活优雅且舒适。走进育群胡同,昔日光秃秃的墙面上画满彩绘,小卖部、二八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引得市民驻足,低声讲述过去的故事。
近年来,景山街道持续提升社区环境,开展“微景家园”建设,通过挖掘胡同文化内涵,引领地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共享,激发居民共同建设文明美好家园的热情。墙面、树干、井盖、电线杆等都被利用起来,画上了特别的彩绘,让胡同生动了不少。
文明城市建设,居民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魏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不同胡同的特点,社区打造不一样的微景观,比如针对电线杆比较多的胡同,就会在电线杆上作画。“在胡同微景观的打造和建设中,我们会让居民参与进来,比如让小学生制作花箱,点缀胡同墙面。”胡同韵味,就这样在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展、复刻美好记忆的墙体彩绘、凝聚着居民劳动成果的美丽花箱……胡同里的风景更好看了,也更有文化气息。
胡雅丽是东城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服务东城20余年,在她看来,文明是需要大家共同担起的责任,它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看得见,摸得着。近年来,东城区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创新的艺术形式扮靓社区空间,让胡同生活更有烟火气,在市民家门口打造生活圈,提升了幸福指数。
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阵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东城区始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聚焦群众需求。据介绍,东城区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提质升级,目前已经构建了覆盖“区—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工作体系,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不论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还是景山街道各具特色的“微景家园”,都是东城区服务市民文化需要,促进城市文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东城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挖掘辖区文化资源,相继打造了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颜料会馆、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等文化特色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并组织开展“文化东城”会客厅、“会馆有戏”等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
“我们希望以文化育文明,让更多文化元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东城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将把东城区打造成一个“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文明实践阵地。例如,开展“文明实践进万家”系列活动,在丰富活动载体、精准服务群众上拓展新途径,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增强文明创建工作实效,动员各方力量投身文明城区建设,将“文明指数”转化为“幸福指数”,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