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参与的护士也少。”
据央视网报道,2019年,国家卫健委开始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护士”获得官方认可,并正式试水。5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网约护士”的普及情况难言理想,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究其原因,通俗地说,一方面是“买不起”。诚然,不少病患特别是失能人员,需要“网约护士”上门服务。但据央视网报道,病人除了服务费,还需要支付耗材费和里程费,一般总费用是在公立医院的8至10倍,且多数地方也未将其纳入医保,不少人“一听价格就不再继续问了”。
另一方面,则是“没得卖”。“网约护士”数量并不多,尽管服务收费不低,但能“吃这口饭”的护士却有限。根据相关规定,“网约护士”须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单是这一门槛,就将不少护士排除在外。
另外,不少公立医院在“医护比”上,尚未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1:2。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4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8万人,注册护士563万人。专家计算指出,全国护士缺口接近400万人。
人手不足、工作任务重,很多护士光是上班就已竭尽全力,很难再有富余精力从事“网约护士”。
以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数量已达到4500万,且90%的老年人都处于居家照护状态。在此背景下,打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让“网约护士”市场活跃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民生意义。
在需求端,应着力提升相关人群特别是失能人员的支付能力。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就可以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长护险被称作社保“第六险”。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能享受到相应的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2016年,我国已启动试点工作;2020年,则扩大了试点范围。截至目前,长护险试点工作已覆盖49个城市,诸多失能人员得以获得经济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
眼下,长护险试点工作,即将步入第10个年头。推动长护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也当纳入政策考量范围。
在供给端,则不妨立足当下,先做好“减法”,让更多具备资质的护士能参与进来。
所谓“减”,即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负担。结合实际情况,每家医院都不妨自我检视一番,自己在哪些环节、哪些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以便护士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向核心工作,甚至有余力去对外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放眼长远,则要做好“加法”,让更多人愿意报考护理专业、从事护士行业,不断扩大“网约护士”的人才基数。
这就需要从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持续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就在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保障护理人员待遇”。
为此,有专家指出,参考教师法、医师法,我国的《护士条例》也应上升到护士法,更能为护士待遇提供保障,支撑起整支队伍的长期良性发展。这一建议,或许也需得到认真审视。
随着年老体衰多病,“失能”到“哪儿都去不了”,可能是多数人都难以回避的困境。关注上门护理服务的发展,就是关注每个人晚年生活的尊严与质量。
因此,对“网约护士”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不能淡然视之。相关方也应尽早“入座”就位,锚定供需两侧,从制度安排上施策求解,既查漏补缺,也固强补弱,努力推动这一市场蓬勃向好。
撰稿 / 张瑜(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