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12月13日,长江商学院亚洲和大洋洲市场副院长、经济学教授李伟在“融通RCEP出海新机遇”的出海论坛上,发布了长江商学院《2024年度RCEP商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在未来5-10年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将持续让合作伙伴更充分分享中国开放机遇和发展红利,而中国亦可从中收获发展助力。
李伟表示,“2022年1月开始生效的RCEP协定是全球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涉及东盟十国、中日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涵盖了全球近30%的人口、GDP和出口额。从RCEP实施一年半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在体量、影响力上的潜力看,它将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为中国推动‘再全球化’提供极佳的机遇。”
“全球正处于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之后的低潮期,其背后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失衡和再平衡引发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面对‘逆全球化’的攻势,中国可积极通过‘再全球化’来减少负面影响、提振经济,同时主动扛起‘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大旗。”李伟称,从RCEP生效两年来的成效看,中国在RCEP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RCEP也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均做出了显著贡献。
报告还称,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出海”经验,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新一轮的“出海”战略,应对“逆全球化”的危害并拓展更多的潜在机会。RCEP协定的生效为中国企业新一轮的“出海”创造了一系列机遇,比如降低贸易壁垒、获得进入成员国市场更便利的渠道、优化配置产业链资源等。中国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并利用好RCEP协定带来的机遇。
李伟团队的中期预测模型显示,在未来5-10年里,RCEP的生效将持续让合作伙伴更充分分享中国开放机遇和发展红利,而中国亦可从中收获发展助力。李伟指出,RCEP协定为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创造了一系列机遇,比如降低贸易壁垒、获得进入成员国市场更便利的渠道、优化配置产业链资源等等;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比如新进入国家的政治和政策的连续性、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完备性、营商环境的友好性、美国高关税政策可能波及的影响等。
他建议,中国企业在利用RCEP协定制定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时,可以考虑用“出海”代替简单“出口”、充分利用“时光机理论”复制中国经验、搭建自己的“近岸”和“友岸”、推进更多元化更灵活的全球布局规避潜在风险等策略。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吴兴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