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原料供应商维琪科技新三板获受理,主营业务毛利率承压

丸美原料供应商维琪科技新三板获受理,主营业务毛利率承压
2024年12月27日 16:30 新京报

又一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准备踏足资本市场。12月2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获悉,深圳市维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琪科技”)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公司新三板挂牌材料被受理。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维琪科技此次挂牌股份总量为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股票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转让,拟于新三板基础层挂牌,主办券商为国信证券。

毛利率不断下滑,丸美生物为第二大客户

据维琪科技官网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以皮肤活性多肽为核心、以中国特色植物原料等为补充、以关键性一般添加剂原料为拓展的化妆品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多肽是维琪科技的核心产品。截至公开转让说明书签署日,维琪科技已累计取得10个获批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其中7个为多肽新原料、1个为拟肽类新原料、2个为非肽类原料。

作为化妆品原料供应商,维琪科技表示,“公司已进入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国际品牌商及科丝美诗、莹特丽、韩国科玛等国际化妆品制造商的供应商体系,并与丸美、凌博士、迪仕艾普、丝域养发、植物医生、樊文花、欧诗漫、宝洁、野兽代码、溪木源、联合利华、HBN、珀莱雅等国内知名品牌或新锐品牌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

图/公开转让说明书截图

从客户结构来看,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维琪科技前五名销售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6.14%、29.48%以及31.66%。其中,2022年-2023年,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丸美生物”),销售金额分别为1616.15万元、1579.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93%和9.58%。

到了今年上半年,丸美生物成为维琪科技第二大客户——销售内容为ODM成品(眼膜等)、多肽活性原料、非肽原料,但销售金额降至690.2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2%。第一大客户变更为芜湖一威欧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金额为85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8.68%, 而在2023年,该公司是维琪科技的第四大客户。

在业绩表现方面,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亿元、1.65亿元和9825.81万元,其中,主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99.91%、99.94%和99.85%。与此同时,报告期各期,维琪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8.65%、65.42%、64.12%,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8.65%、65.4%和64.11%,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主要系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成品业务毛利率低于化妆品原料业务,报告期内ODM成品业务占比分别为35.39%、38.65%、43.36%,持续增长,收入结构变化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维琪科技解释道。

经销渠道存在持续性风险,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增至34.2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维琪科技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贸易商和经销商三种模式,以直销模式为主。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7.55%、81.97%和79.85%,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08%、11.03%和11.47%。作为销售体系的补充,经销收入占比有所增长,其中,经销商“速派来”的销售收入金额和占比快速提升。而这也让维琪科技面临着销售渠道稳定性及持续性的挑战。

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维琪科技通过“速派来”销售产品实现的收入分别为0万元、183.52万元和445.82万元,占当期经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10.09%和39.54%,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1.11%和 4.54%。维琪科技坦言,“目前公司部分经销业务对‘速派来’存在依赖。如果未来未能成功拓展除‘速派来’以外的其他销售渠道,该等业务可能面临销售渠道不稳定、收入规模下降等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比不断增加。截至报告期各期末,维琪科技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715.63万元、3582.19万元以及3365.4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05%、21.73%和34.25%。虽然维琪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但若其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便会增大,从而影响资金周转和正常经营。

与此同时,作为快速发展的活性原料,维琪科技的核心产品“多肽”同样面临着市场的考验。

维琪科技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指出,多肽未来的使用场景拓展和市场规模,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具备市场影响力的化妆品品牌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推广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其他具有与多肽相同或相似功效的原料,也会对多肽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发展形成竞争压力,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韦英姿

校对 陈荻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