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空间

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空间
2025年01月02日 15:39 新京报

“2022年,我国撂荒地超过4亿亩,其中超过80%适宜复耕。同时,我国主粮作物病虫害等仍呈现偏重态势,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损耗依然较为严重……”

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亿斤。在1.4万亿斤的高位上,如何才能再次增加千亿斤产能?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中获悉,我国粮食产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报告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

千亿斤增产,已经进入第四轮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全球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粮食产量事关国计民生,增产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尹昌斌介绍,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万亿斤以上,2010年达到1.1万亿斤以上。2012年超过了1.2万亿斤,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此后在1.3万亿斤的水平保持了9年,2024年达到1.4万亿斤,“可以看到,在粮食产量达到较高水平之后,每增加千亿斤的难度都在增加,需要更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农业投入。”

那么,在达到1.4万亿斤之后,为何还要启动新一轮的产能提升计划,未来的粮食产能提升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尹昌斌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需求仍会增加,目前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超过1.6万亿斤,提升粮食产能,依然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未来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我们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种植结构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发等多方面的挑战。如资源环境方面,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开发新的耕地难度很大,水资源、耕地质量等因素,也在制约着粮食的增产。在种植结构方面,大豆等油料作物及饲料粮的供给,还有很大的缺口,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已经超过了1亿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的粮食600亿斤左右,病虫草害损失的粮食500亿-600亿斤。”

新一轮提升,还有哪些空间?

未来粮食生产中,还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间?报告在耕地高效利用、全产业链减损、产业布局优化等多领域,提出了提升产能的途径。

我国已经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但并不意味着,耕地的问题已经解决。尹昌斌介绍,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利用效率不高的耕地,如冬闲田、中低产田、撂荒地等,“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到2022年,撂荒地面积增加至4.68亿亩,其中撂荒5年以上的,约占五分之一。此外,在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20年撂荒面积就达到了6726万亩。估算数据显示,2020年,撂荒地造成的粮食损失,约为4923万吨。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加大闲置或低效耕地的利用,探索出了许多高效的利用模式,按照估算,到2022年,撂荒地中有超过8成适宜复耕,如果全部复耕,则可能提供1.62亿吨的粮食产能。”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多种粮食种植界限北移,如河北、陕西、山西等地部分地区,将一年一熟转为一年两熟,可使粮食单产平均增加5成到1倍。尹昌斌介绍,“在这一大背景下,推广高产优质的品种,优化粮食作物的结构布局,挖掘作物生产潜能,提高单产水平,目前,我国玉米、大豆单产分别仅相当美国、巴西的60%,推广高产玉米大豆新品种和合理密植技术,如玉米单产增加10%、大豆单产增加20%,理论上就可以显著提升玉米和大豆产能。”

环境变化带来了适宜种植面积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如频发的极端天气、高发的病虫害等。尹昌斌介绍,“我国粮食作物病虫草害仍处在偏重发生的态势,每年由于气候、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达到1千亿斤。事实上,我国农业植保水平在全球都位于前列,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6000多万吨。未来10年,如果损失挽回率再提升10%,则可以挽回超过600万吨的损失。”

减损和节约,仍然是“增产”的有效途径

减少损耗和浪费,同样意味着产量的增加。

粮食成熟以后,并不意味着必然可以进入居民餐桌。尹昌斌介绍,在采收、储运、加工、流通、消费中,都存在损耗或浪费,“举例来说,采收环节,我国水稻机收损失约3.5%,而通过优化采收时间、提升机械性能等方法,可以减少收割损失约2%-5%。采收之后,晾晒烘干也能造成损失,如玉米机械烘干和人工晾晒,损失在2%-5%。一些中小型仓储机构和小农户因仓储不当,造成的损失约为6.5%,大的仓储机构就少很多,如小麦,大型粮仓仓储损失在1%以下。还有加工,过度加工带来的小麦、稻谷损失,约在25%左右。我们根据已有的技术测算,在粮食进行适度加工后,小麦全谷物出粉率提高了23%以上,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增加了2600万吨产量,约为7000万亩地的产出。”

降低餐桌上的浪费,也是增加粮食的有效途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餐桌上的浪费约为1700万至1800万吨,这其中包括粮食、蔬菜、肉类、水果等。“近年来我国厉行节约取得了很多成效,节约粮食的观念,也普及到了很多人,但未来依然要坚持。”尹昌斌说。

此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是未来产能提升的关键,“政策支持方面,通过优化种植结构、保护农民收益、加强灾害管控和应对等,保障粮食产量的提升。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开发和推广耕地保护和提升技术、高产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产量,比如我们这一次发布的报告中,也总结了几种不同区域的增产、高产技术,如适合黄淮海地区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合东北冷凉地区的玉米大豆轮作技术模式等。”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