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新京报社发起的“智造未来”2024第十九届超级汽车论坛举办,围绕“智造未来”这一主题,邀请专家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在主旨演讲《中国汽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中表示,中国汽车产业链需要坚持有序出海,抱团出海,避免“内卷”海外化。期待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链探索行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中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行业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整个中国汽车全产业链应对海外法规壁垒等出海综合能力。
谈优势
中国汽车产业链完整性保障协同效应
赵扬表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保持调整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市场多元化发展,二手车出口增长,全价值链出海趋势显现,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
他提到,中国汽车产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控制。特别是新能源车,中国企业较早布局,实现了产品快速迭代,且供应链企业规模化、系统化和体系化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强大竞争力,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电池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和日本的专业拆车公司均拆过中国生产的新能源车,对成本控制、核心部分组件赞誉有加。
在此背景下,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各国纷纷出台鼓励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东南亚、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汽车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地区对汽车产品的性价比更为关注,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中国品牌在巴西和墨西哥的销量逐年攀升就是例证。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可借助这一趋势,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
如今中国车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正朝着 “质优物美” 的方向大步迈进。不仅如此,中国数量众多的互联网人才纷纷涌入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领域,他们凭借在软件开发、算法优化、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深厚技术积淀和创新思维,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技术突破、产品迭代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格局。
谈挑战
ESG管理架构仍有待完善
赵扬也坦承,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存在核心技术不足、售后服务不完善、出口主体分散、ESG管理架构仍有待完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方面等挑战。
举例而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碳核算体系不完善,数据收集和管理能力也相对薄弱,对产业链的碳排放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法规、标准和认证要求各不相同,增加了中国汽车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难度和成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认证。
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发起反补贴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增加了中国汽车出口的成本和难度,如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和欧盟的反补贴调查等。
谈建议
避免“内卷”海外化
对于上述挑战,赵扬提到,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将促使汽车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如固态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对于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这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摆脱恶性竞争,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等方面,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保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赵扬还建议,从政府层面而言,可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帮助企业应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从企业角度而言,需要加强本地化生产与合作,加快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布局,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合资合作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加强与当地供应商、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商的合作,构建完善的本地化产业链和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中国汽车产业链需要坚持有序出海,抱团出海,避免“内卷”海外化。
另外,“企业需要注重碳排放控制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管理,尤其是在动力电池的制造、回收,车辆及零部件的生产管理环节提升绿色化水平,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能源与资源浪费,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中的绿色竞争力。”赵扬说,中国企业还需建立全面的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妥善应对不同市场的政策法规差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张冰
校对 柳宝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