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茶饮伤过的“心”消费者还能继续“爱”吗?

被茶饮伤过的“心”消费者还能继续“爱”吗?
2024年06月28日 22:00 新京报

近期,全国各地相继开展针对食品安全的专项检查,北京、杭州、阜阳等地的监管部门则紧盯奶茶门店。

食品安全问题几乎年年有,一直以来都是被“3·15”晚会曝光的重灾区,而近些年不断扩张的茶饮行业,也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

湖北经视在今年的“3·15特别报道”中曝光了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店、古茗武汉大智路店、茶百道武汉和辰广场店,三家知名奶茶品牌,店员在操作时违反规定,存在频繁更改食材效期标签、使用隔夜食材,甚至用嘴尝食材来判断是否“坏了”的现象。

为什么茶饮行业频繁出问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茶饮行业加盟模式盛行,门店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加大了监管难度;另外在供应链和生产经营端也会增加不确定性。茶饮行业的供应链较长,涉及多个参与主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再就是个别追求业绩和利润而忽略了食品安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尽管问题频出,但不断扩张的脚步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随着资本的注入,当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拿到融资,拓展市场的速度反而加快了。它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上市。

我们注意到,前些年勇闯A股的蜜雪冰城迟迟未取得新的进展,而当前已经成功上市的奈雪的茶和茶百道,选择的地点都是香港。也许是香港的市场环境和上市条件为茶饮品牌提供了更易上市的机会。今年年初,蜜雪冰城开始转战香港,与此同时,奶茶品牌古茗、沪上阿姨也先后向联交所递交了申请。

为什么茶饮品牌急于上市呢?部分原因可以在茶百道的招股书中找到。

茶饮行业竞争激烈,仅2023年,茶饮企业成立数量为5.2万家,但注吊销的也有3.2万家。品牌众多,仅有少数能长久生存。

新品牌烧钱争夺市场份额,老品牌也需要充裕的资金留住人才,推出新品,巩固地位。

数据显示,在茶饮热卖的季度周期内,品牌上新频次平均为8次。10次以内的绝大多数都是腰尾部品牌,而头部品牌上新次数会更加频繁。

也许在茶饮品牌看来,不断地推出新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尝新需求,又能很好地预防被后来者追赶。

对于消费者来说,茶饮提供的不仅仅是饮料,它能满足情绪价值和休闲需求,如糖分的摄入、社交及口味尝新。这些随机性强的消费多发生在休闲场合。

巧合的是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正逐步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生活场景融合的多维度竞争。

我们很难说清到底是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了品牌的竞争格局,还是品牌竞争格局的转变给消费者创造了更多需求。总之品牌想要拥有更好的竞争力,甚至是拓展海外市场,资金都是关键。

另外,茶饮品牌若能上市,在并购、重组等方面会更具优势,有利于快速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

华创证券研报提到:相对于自负盈亏的直营模式,加盟的赚钱能力要更强。因为加盟模式的本质是赚供应链和加盟商的钱,毛利率在30%左右,由于模式更轻,刚性、固定成本更少,净利率普遍更高,可以达到15%以上。

就连一向注重直营的喜茶和奈雪的茶,也先后在2022年底和2023年中开放了加盟,打起了“组合拳”。截至2023年底,除了茶颜悦色,似乎很难再找到完全直营的受欢迎茶饮品牌。就消费体量来看,大规模的加盟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

有人可能会问喜茶为何不上市?或许其资金尚充裕。

公开数据显示,喜茶在2021年7月份的D轮融资中,融到了5亿美元(结合当日汇率,折合成港元近40亿);而奈雪的茶在2021年上市的时候募资总额为50.89亿港元;前不久上市的茶百道,募集资金是20.59亿港元。

品牌上市对自身、行业和消费者均有深远影响。

上市能提升品牌自身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筹资更容易,但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监管和压力。

对行业而言,品牌上市首先促进了整体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成长;其次,它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和提升;此外,上市为企业注入了资金和人才,提高了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并推动了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完善。

对消费者来说,茶饮品牌的上市不仅增加了选择范围,还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上市品牌需提供更透明的消费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适合的选择。

某茶饮品牌创始合伙人在拆解自家店发展战术的时候提到,当前的茶饮品牌的竞争即将进入到下半场。过去在营销、装修和产品设计上竞争,今后更多的是在数智化建设和供应链体系上进行比拼。

若未来这些头部品牌均成功上市,充裕的账上现金,加上新增募资,可能会带来新的竞争模式:线上卷供应链,向下卷营销。

当其他茶饮品牌还在上半场竞争的时候,奈雪的茶和喜茶似乎已经在往下半场发力了。

放眼全国,虽然奈雪的茶和喜茶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但是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布局是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产品已精准定位到了超过50%的消费者,也是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一群人。

随着行业壮大,更多大公司也开始盯上茶饮这块蛋糕,例如茶叶企业张一元、乳企君乐宝、零食品牌格力高都开始进军现制饮品市场。在即将开启的行业下半场,会比上半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茶饮品牌来说,不管是产品还是营销,抑或供应链上和未来的布局,充裕的资金都是最重要的。回归到商业本质: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赚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千万别为了赚钱赔上消费者的信任。总之坚守消费者至上的原则,品牌才能走得更远,甚至是长红下去。

参考资料:

1、NCBD《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鲜活茶饮&第一财经《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4》

3、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养生茶饮行业现状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

4、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企业被通报!新茶饮食安问题为何难解?

5、茶百道招股说明书

数据新闻编辑:文利、张依林(实习生)

新媒体设计:许骁

校对:张彦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