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光伏周期,永臻股份于上交所主板鸣锣上市,展现成长韧性

穿越光伏周期,永臻股份于上交所主板鸣锣上市,展现成长韧性
2024年06月26日 10:28 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郑少娜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时刻已至,破茧成蝶在即。此次绿色能源转型并不是简单迭代,而是产业大变革来临的前奏。

拉长时间维度看,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保持增长态势,光伏应用市场发展超出预期。在产能快速扩张、产业技术升级迭代的同时,光伏产业也带来了供需格局的改变,正在穿越新周期。

在这次光伏产业周期中,那些坐拥资本市场平台、抗风险能力强、费用成本管控能力出色的企业无疑将是幸存者。

6月19日,永臻股份(603381.SH)发布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绿色能源结构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边框、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和光伏支架结构件。

乘着光伏产业的东风,2020—2022年,永臻股份的业绩快速增长,其营业收入由14.33亿元猛增至51.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0%。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下指2020—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要偿债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体优于可比公司均值,资产流动性较好,突出的经营收益和盈利能力也使得该公司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随着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永臻股份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期间费用管控能力强,各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指标表现均优于同行可比公司。

受益于光伏组件市场的持续增长,光伏边框持续放量,未来光伏边框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凭借技术实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及产品,永臻股份在光伏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获得了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头部光伏组件厂商的认可,市场竞争地位稳固。

中国光伏一骑绝尘,十年连居全球首位

从硅材料、光伏电池片、组件、光伏辅材、光伏设备及系统集成到光伏产品应用,中国拥有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近年来,尽管遭受国际贸易壁垒、海运物流价格上涨、能耗双控政策导致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等负面因素影响下,中国光伏企业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光伏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自2013年我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之首,而新增总装机容量更是连续8年稳居全球榜首。

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中国新增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分别占据了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32.28%和38.00%,成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市场之一。而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光伏新增装机更是达到了78.42GW,同比增长了154%。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尽管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更好地推广。此外,太阳能发电还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太阳能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光伏产业“降本”、“增效”两大发展目标下,铝合金材料凭借其本身密度低、易强化、导电性高、利于接地、塑性好、表面处理后抗腐蚀及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寿命长、金属外观优秀装饰性佳、造型美观、易回收等诸多优点,成为实际应用最为普遍的光伏边框材料,在光伏边框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经过多年在光伏领域的耕耘,永臻股份在光伏边框的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与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会员单位。

据2023年3月中国光伏行业会调研统计,2020—2022年,永臻股份生产的光伏边框产品技术工艺及质量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测算,2022年该公司在光伏边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3.04%,在行业内排名前列。

危中寻机,优质产能仍是紧俏货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初步测算,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基地的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约为52万吨、240GW、173GW和138GW,同比增长分别为92.6%、108.7%、64.3%和48.9%。同时,光伏应用市场稳步扩大,新增装机为60.11GW,同比增长24.4%。

在世界经济复苏较缓且多重下行风险叠加的大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势头强劲,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前,中国输出的是合乎市场之需的先进产能,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非但不过剩,还是紧俏货。

同时,政策层面也迎来利好。今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节能降碳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路径,涉及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能源行业。该方案提出,我国将继续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

新能源利用率的标准由95%下调至90%,这意味着消纳红线“松绑”,一些因利用率指标而受到制约的光伏项目可顺利开展,新能源装机将打开增量空间。

基于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趋势,下游各大组件厂商拟推出扩产计划。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预测,全球2023—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在乐观估计下将达到330—516GW,海内外新增基地陆续投产,按照每GW光伏边框需求量为0.52万吨计算,乐观情况下2030年光伏边框年均需求量可达到320万吨,市场需求旺盛,增长趋势明显。

永臻股份始终专注于光伏边框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该公司产能规模在行业内已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拥有江苏常州、辽宁营口、安徽滁州、安徽芜湖四大生产基地,总占地规模近1,250亩。截至2023年,公司可年产24万吨光伏边框。公司芜湖年产27万吨光伏边框生产基地处于试生产投产调试阶段,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产能优势。

为保持竞争优势并抢占市场份额,永臻股份进行了产能扩张计划,并实现了基地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和协同效应。据永臻股份预计,此次IPO募投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49万吨,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在行业内的产能规模优势。尽管该公司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3.04%,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充分利用公司的规模化优势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永臻股份将有望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