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超9成,民众排队抢购汽油...这个国家怎么了?世界银行担忧或致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最严重三次经济危机之一

货币贬值超9成,民众排队抢购汽油...这个国家怎么了?世界银行担忧或致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最严重三次经济危机之一
2021年07月17日 23:52 21财闻汇

近年来,黎巴嫩陷入经济困境。当地时间15日,黎巴嫩候任总理哈里里宣布放弃组阁并辞职,有分析指出,政治僵局可能进一步加深当地的经济危机。

据悉,黎巴嫩除了出现严重的食物、药物短缺,还面临电荒、燃油荒。当地现在一天能停电停上22个小时。燃油价格伴随通货膨胀已经上涨超过50%。人们在加油站花数小时排长队,甚至为抢购发生打斗。

货币贬值超9成

民众排队抢购汽油

持续的经济萎缩,也使得黎巴嫩大量生活必需品紧缺,这两天,就出现了民众排长队抢购汽油的情况。

7月15日当天,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有大量汽车在路上排起长队等待加油,还有不少人拎着空桶抢购汽油。

同样在15日,黎巴嫩候任总理哈里里宣布,在经过数月的讨论后,由于未能在新政府组成问题上与总统奥恩达成一致,他决定放弃组建新一届内阁。

路透社报道称,受这一消息影响,黎巴嫩镑的黑市汇率从当天上午约1.9万黎巴嫩镑兑换1美元,快速跌至2万黎巴嫩镑兑换1美元。与2019年下半年相比,黎巴嫩镑已贬值超过90%。

伴随着汇率下跌的是物价飙升,尤其是黎巴嫩国内能源和大量生活必需品一直严重依赖进口,汇率下跌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更为明显。由于拖欠货款致使燃料滞留海外,黎巴嫩一家大型发电站近日一度被迫关停。

此外,由于政府补贴长期不到位,外国药品供应商拒绝交货,黎巴嫩许多药店药物严重短缺,黎巴嫩药房行业协会近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长期罢工。有协会成员表示,贝鲁特和其他大城市约八成的药店已关闭,其它地区也有约一半的药店关门歇业。

全球最严重的三次经济危机之一?

世界银行曾在上月初表示,黎巴嫩本轮经济危机很可能是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三次经济危机之一。

该报告还指出,受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和高通胀率等因素影响,黎巴嫩贫困率将上升。报告预计黎巴嫩到2021年将有超过一半人口陷入贫困。

据联合国消息,黎巴嫩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84.9%物价涨幅已经超过70%,77%家庭连最基本的食物供应都无法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黎巴嫩的失业率达到了35%,2018-2020年人均收入从8000美元下滑至2500美元。该国经济随通胀加剧而萎缩,整体陷入衰退状态,濒临崩溃边缘。

据环球时报,看守总理哈桑·迪亚卜此前在与各国大使和外交官的会晤中表示,随着该国经济灾难的恶化,黎巴嫩距离“社会爆炸”只剩几天的时间,黎巴嫩人正独自面对着这种黑暗的命运。

迪亚卜对大使们说:“我呼吁我们友好国家的国王、王子、总统和领导人,我呼吁联合国和所有国际组织……帮助拯救黎巴嫩逃离灭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还面临着可能的外部制裁。

当地时间6月19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与黎巴嫩总统奥恩会面时表示,黎巴嫩领导人要对黎巴嫩的政治与经济危机负责,并发出了制裁警告。

“黎巴嫩面临的是一场国内的危机,不是来自国外或者外部因素,这是一场‘自制的’危机。”博雷利在会面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黎巴嫩正处于金融崩溃的边缘,政治家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了。如果该国领导层继续阻挠建立新政府和实施改革,将面临欧盟方面的制裁。

黎巴嫩货币崩溃凸显国家治理危机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徐爽心

黎巴嫩曾有“中东瑞士”美誉,现在却因货币大幅贬值等原因深陷经济危机漩涡。世界银行6月1日发布的报告认为,黎巴嫩经济和金融危机“很可能排在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最严重危机事件的前十名,可能是前三名”

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剧烈贬值,导致严重依赖进口的黎巴嫩正面临基本商品缺乏的严峻危机。药品、燃料和婴儿奶粉等严重缺乏,电力供应几乎中断,经济困顿已严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去年年底进行的一项电话民意调查结果就显示,该国超过40%的家庭在食品等基本生活需求方面都面临困难。现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愈加严重。世界银行警告称,若黎巴嫩危机持续下去,可能导致该国一半人口被推至贫困线以下的“灾难性局面”。这可能引发黎巴嫩全国的系统性问题,甚至对整个地区形势造成重大影响。

黎巴嫩曾以其发达的银行业、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为全世界所青睐。黎巴嫩人被认为是中东地区最具商业头脑的国民之一,“精英人才”遍布全球。过去30年间,黎巴嫩经济主要依赖旅游业、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输出也是该国外汇的重要来源。

然而,自2019年以来,黎巴嫩陷入经济困境,政府债台高筑,无力偿还各项贷款。2019年黎巴嫩主权债务超过900亿欧元,相当于每个黎巴嫩人背负1.3万欧元的公共债务。2020年暴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压垮黎巴嫩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祸不单行的是,2020年8月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又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局势更趋混乱,黎镑(黎巴嫩货币)也一再暴跌。

黎镑官方汇率曾经连续30多年稳定在1500黎镑兑1美元的水平,但近期黑市汇率已暴跌至18000黎镑兑1美元,跌幅惊悚,人民手中的钱剧烈贬值。

一些经济专家将黎巴嫩经济制度描绘为“庞氏骗局”——依靠借新债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直到借不到新债务来弥补空洞。黎政府沉迷于借贷,长期以来将黎巴嫩镑与美元绑定,保持着比较高的汇率;一旦外部资金来源不稳定或者汇率下降,就导致政府外汇储备不足。黎巴嫩过去的主要外汇来源是侨汇,即便是在经济最困难的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黎巴嫩侨民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国内汇款。但从2011年起,周边地区局势动荡,国内教派纷争加剧,还被迫卷入邻国叙利亚战乱,黎巴嫩侨汇逐年减少。

2016年,黎巴嫩各银行纷纷提高美元储蓄利率,期望鼓励民众将本币兑换成美元存入银行,以增加外汇储备。然而,这一举措适得其反,黎巴嫩央行蒙受了巨大损失。黎镑贬值达90%,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少商铺拒绝用黎镑交易,租客被要求用美元支付房租,领取黎镑薪水的普通民众月收入瞬间不足50美元,而且即使有黎镑在手也买不到任何东西。更可怕的是停电,因为政府部门已经无力支付公共服务所需的巨额支出。

笔者从黎巴嫩知情人士处获悉,自去年11月以来,一些政府官员及精英阶层已陆续开始向境外转移个人财富。民众为此举行抗议活动并呼吁对这些人追责,却徒劳无益,因为司法和行政系统已经陷入瘫痪。政治家为逃避责任而拖延组阁,将巨额债务和无尽的绝望留给普通民众。

除了沉迷于借贷,黎巴嫩政府似乎还热衷于辞职。去年8月,迪亚卜政府因贝鲁特港口爆炸事件集体辞职,萨阿德·哈里里获得授权组建新政府,但由于在新政府部长人数、人选等问题上与总统奥恩存在分歧,哈里里直到今天也没有完成组阁。事实上,“引咎辞职”已成为黎巴嫩政坛的惯常操作,只要行政遭遇困难,政府就会通过辞职来撂挑子、推卸责任,导致国家陷入瘫痪。

黎巴嫩人民对“碎片化”的政府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精英阶层的腐败和不作为、错误的经济政策、教派及政党纷争、外部势力的干预,把曾经繁荣的黎巴嫩打入了深渊。

在经济尤其是货币濒于崩溃的情况下,黎巴嫩人民亟需“良政”摆脱困境。尤其是,在复杂的民族、教派、政党纷争背景下,如何达成新的社会契约,需要用智慧摆脱当前的各方利益纠缠,以及单一的“西方民主话语体系”下政治想象力的不足。

本文来源:央视财经、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本期编辑:梁金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