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珠海,集体抢跑!谁是“低空经济”第一城?

广州、深圳、珠海,集体抢跑!谁是“低空经济”第一城?
2024年06月25日 12:57 21财闻汇

作者:吴佳楠

编辑:孙静芳

图源:AI

1903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尔迪尔山上,由莱特兄弟试验的一架形似蜻蜓的飞行器腾空而起,人类历史由此诞生第一架飞机。

一百多年后,在远隔重洋的粤港澳大湾区同样上演科技引领人类飞行的一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跃珠江上空,无人机在深圳写字楼间穿梭配送,农场上的无人机变身新农人的“种田神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在大湾区催生万亿规模“新蓝海”,逐渐融入大家的生活。

日前印发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广东正抢抓“机”遇,率先“飞”出天际线。今年,广东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伴随着大湾区低空产业布局的全面加速,低空经济发展前景愈发明晰。

“低空经济作为全新的产业课题,大湾区各城市无论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场景应用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周顺波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大湾区扎实的产业集群“底子”,以及率先探索空中航路系统建设为其开拓更多场景应用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大湾区可以持续发挥港澳资源集聚优势,从立法规范、树立标准上先行先试,率先铺行低空领域的“湾区一张网”。 

1

预估万亿产业规模!湾区低空进入next level

年初,一架“盛世龙”5座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仅用20分钟即从珠海九洲港码头飞至深圳蛇口;近期,小鹏汇天旅航者X2连续在空中打卡了广州CBD、深圳人才公园广场等都市地标……今年以来,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低空空域迎来密集试飞,以eVTOL为代表的飞行汽车让出行打“飞的”指日可待。

根据日前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蓝天与大地之间,飞行汽车只是这万亿级赛道未来酷炫场景的冰山一角,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应急救援、农业无人机等应用,早已率先出现在广东的日常生活。 

农业无人机与安装农机自驾仪的插秧机竞争“上岗”,可飞播水稻种子或育秧插秧;遥感无人机搭配农业物联网设备,可防止病虫侵袭和实时掌握田间信息……在广州黄埔九佛街莲塘村极飞科技的超级农场,放眼约300亩的农场,只见稻穗摇曳却不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影,是无人机代替人在劳作。

在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看来,无人机是低空领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工具,极飞农业无人机能帮助农户节省 20%以上的稻种,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播种质量,这一“种田神器”目前已走俏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 

越来越多人习惯在深圳公园点外卖,“从天而降”的无人机最快只需10分钟就可将外卖送到手边:日前,深圳市属公园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深圳中心公园正式启用,这条新航线以深业上城为起点,可以迅速将肯德基、奈雪的茶等商家商品空投到2公里外的深圳中心公园。 

此外,无人机逐渐成为应急救援的“标配”。依托广州本土企业成至智能组建的广州市无人机救援中心,已配备有各型号无人机及配套救援设备近200套,今年就参加了韶关江湾镇抗洪、梅州暴雨抢险等多个灾害救援现场。

受访专家认为,大湾区低空产业拥有众多可验证场景,这得益于其既有的扎实产业基础。“在无人机的应用制造方面,大湾区集聚了诸如大疆、极飞科技、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低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为低空飞行提供了众多优势。”周顺波表示。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其中,低空经济上游主要为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与电池、电机、飞控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主要为各种应用场景与运营。

在低空产业链布局方面,广东早已发挥制造大省的工业优势率先布局。《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就已提出,广东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凭借低空产业结构的工业实力和创新动力,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城市在低空产业抢先开跑。《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

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203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121个,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了900亿元;广州开发区聚集低空产业链企业达45家,年营收规模约125亿元;珠海则拥有低空飞行器及配套企业40多家,并通过“双航展”进行市场培育和产业支持……

2

低空领域蕴藏大产业

“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来一定会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要加强应用牵引,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聚焦应用场景构建产业生态链。

可以看见的是,以链融合,纵深拓展,大湾区在低空应用的探索已经进入实践层面,初步构建起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农业播种到环境监测,从巡检巡查到应急救援的“低空经济圈”。

不过,在以工业优势驱动应用场景,率先带动产业发展后,如何更深层次构筑大湾区的 “低空经济生态圈”?

“协同港澳是大湾区的优势。”元航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张志勇认为,香港核心区域的道路交通和人口密度都比较高,无人机外卖、无人机快递在香港普及的发展空间有很多。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许多香港人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原因很简单,这里拥有更好的产业链优势和产业生态,能让企业更容易发展起来,而香港具备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优势,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香港的人才和金融优势与内地城市整体的制造生态优势协同起来,形成产业互补,这对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非常具有价值。”张志勇表示。

周顺波同样表示,尽管大湾区尤其是深圳在消费级无人机制造领域已是全国领先,但在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上,与世界领先的公司相比,在续航、可靠性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但香港凭借研发高度密集的优势,已引进了不少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企业,若能从低空开始试行,发挥港澳的研发优势以及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制造优势,全球低空资源将越来越多集聚于此。

事实上,从目前大湾区低空产业的辐射半径来看,不难发现,大湾区已逐步发展形成两条“低空经济交织带”,一条是以香港、深圳和澳门为核心的研发性金融服务带,另一条则是以广州、珠海和东莞为核心的生产性制造服务带。

在协同港澳,打造大湾区“空中交通网”方面,周顺波表示,港澳本身是高密度、高发达的城市,无人机在当中拥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可以从立法规范、树立标准先行先试,在低空领域的航路基建设施、航线资源以及监管规范方面做到统一,率先铺行“湾区一张网”。

“比如通过无人机将珠海快递配送至澳门,在这当中可能会涉及跨境监管和物流清关等手续难题,但若能够融合大湾区各城市的低空航线资源,利用无人机配送以显著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不仅能提高港澳和湾区内地城市居民的消费实惠体验,这对大湾区经济发展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周顺波表示。

不过,构筑大湾区“空中交通网”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除了发挥各地的产业优势,也需要直面产业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运营基础设施等的挑战。 

3

低空经济第一城,会是谁?

广东各城市已先行一步。

作为“无人机之都”,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高飞”。

广州通过资金扶持深入挖掘低空飞行优质项目,成立广州第一只以低空经济为主题的基金,该低空产业创投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

珠海则通过《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形成了珠海市低空空域商业运营通道规划初步方案,为低空空域创新管理提供政策空间。 

周顺波表示,围绕低空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难题,需要不断给予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大湾区各城市先行一步,正结合城市产业基础制定包括资金引导、技术支持等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