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顺义区光明街道裕龙六区金钥匙调解工作站义务为居民服务的10名志愿者所在的单位、子女工作的单位和小孙子就读的学校,都收到了区里发出的表扬信。此举不仅让他们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为更多人知晓,带动激励更多人做好事,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像这样的表扬信,顺义区已经发出900多封。
一封封表扬信,重似一枚枚勋章,让平凡好人备受鼓舞。善待凡人善举的温暖创新,以充满温情的互动交流传递关爱之情,有助于让礼遇好人成为全民推崇的时代风尚。
好人是社会文明的标杆,凡人善举叠加城市文明的高度。他们品德高尚,是道德的楷模,是学习的榜样,但他们首先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其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肯定认同乃至回馈。好人有好报,是一种朴素的美好愿望。好人多多益善,社会蒸蒸日上,便是这种社会心理的逻辑基础。对好人个体来说,善加守护“凡人微光”是对他们优秀品质的充分肯定;对社会来说,更好呵护聚光成炬的温情,是塑造崇德向善良好风尚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或许有人认为,好人之所以高尚,就在于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强大的向上向善力量。对这些社会的“道德高线”,谈回报太过庸俗。这种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有失偏颇。统观我们身边那些被称为“好人”的优秀者,固然是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社区的好居民、家庭的好成员,但从来也不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但我们的社会需要为他们计。只有不断夯实“好人有好报”的社会共识,不断强化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才能激发更多人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引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好人”从来不是生活于云端,在心理上、工作上、生活上也有各自具体的需求,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正能量的时候,也需要辅以心理关怀、物质关心以及其他方面的待遇提高。看到好人的所需所盼,结合实际帮一把手,用心用情给予礼遇,哪怕只是一封表扬信。这不仅不会有损好人好事的高尚性,还将提升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号召力。
一方面,要让更多“凡人英雄”的事迹家喻户晓,大力褒扬身边好人的暖心故事;另一方面,要坚持激励与保障并举,以更饱满的礼遇热情、更细致的礼遇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北京各区从在社区楼门、宣传栏设置凡人善举榜,到打造公园“好人风采”长廊,再到各区相继推出使好人切实得到崇高礼遇和真情帮扶的务实举措,随着平凡好人的事迹传播得更广泛,礼遇好人的措施也更加丰富,更加接地气。
“通过我的专业知识,为老年人的夕阳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是我的荣幸。这封表扬信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和认可,未来,我会走进更多村庄,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义务教授顺义北石槽镇老年人绘画的画家刘军这样评价北京给予好人的礼遇。不错,这个城市真正回馈给平凡好人的绝不仅仅是一封封表扬信,更有首都给予的伴随一生的温情、继续前行的力量。而对于社会来讲,这无疑是更加鲜明的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文/晨云
图源/视觉中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