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热浪 | 产城发展报告

REITs热浪 | 产城发展报告
2023年03月30日 11:02 观点新媒体

观点指数新的一年,经济强复苏预期中,深受影响的各行各业对未来都有更多憧憬,期盼涅槃重生,成为增长的一环。从地产、商业、物业,到产城、物流、租赁,再到文旅、康养、金融资管等领域,一时间尽显“春风吹拂,万物生长”的美好希望。

我们知道,具体到行业、企业与个人则仍然会面对许许多多的不同问题和挑战。没有人能预测疫情是否彻底远离,经济增长的各驾马车又会在重启过程中遭遇多少波折,但坚定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们相信,无论是科技产业、房地产行业还是消费领域,都将在新起点上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出更多新的模式。

不舍昼夜,只为万物生长的春天。

观点指数长期监测行业数据,关注重点企业,每年定期推出《卓越指数 • 2023房地产年度卓越表现报告》,盘点这一年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势,从全面的视角解析行业未来。

以下为其中的《2023产城发展企业运营卓越表现》及研究成果,更多请点击2023观点房地产卓越指数 - 观点网 (guandian.cn)

受全国多点散发疫情和地区防控政策差异影响,过去一年,北上广深乃至其他各线主要城市都先后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停摆,产业园运营商也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据观点指数监测,由于疫情影响,2022年相当数量的产业运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困,租金、招商等收入承压。新客户招租滞后,园区部分客户续租情况亦不及预期,且录得部分客户因业务收缩提前退租的状况。

黎明前的黑暗漫长,但总会过去。在防疫政策逐步优化的情况下,目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恢复,对于致力于稳租约的产业园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土地出让方面,全年工业用地供应和成交的增长量大部分由下半年贡献,且于11月出现全年供应最高峰,成交最高峰则出现在12月。表明工业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在近月回升,扩产需求逐渐恢复。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2022年全年都处于公募REITs推行的加速期,然而疫情对基础设施运营的影响仍显著体现在下半年REITs市场的表现上。

不过,自2022年年底起,国内公募REITs市场也进入密集申报期,扶持政策频出,Pre-REITs基金更成为了投资者的新宠。

减租与投资亏损并存,力保现金流成关键

在观点指数重点监测的产业运营企业中,剔除出现经营异常和不公布三季度业绩的港股上市企业,过半企业出现毛利率梯级下降的情况,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都为负值。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营业收入表现上,13家样本上市企业仅4家同比下跌,空港股份跌幅最大(-31.51%),主要原因是建筑施工板块收入同比降低所致;华夏幸福紧随其后(-22.67%),但因债务重组在2022年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2年度将扭亏为盈。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由于相当部分产业运营企业在2022年度将园区载体销售收入在本年度集中体现,以此抵消疫情下园区租金收入大幅下降的影响,这也使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难以体现园区企业本年度经营实际情况。

从毛利率来看,13家样本企业里有6家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归结原因,主要有开发商融资端的收紧、新冠疫情导致的园区空置率上升,以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加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企业现金流更能反映园区企业这一年的经营情况,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都为负值。

尽管部分企业在2022年度财报体现了物业销售收入,但仅停留于预收款项,客户支付能力转弱,导致结转收入依然下降,压低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除了租赁收入因客户退租和免租政策影响而大幅下降外,企业的投资收益也在2022年度大受影响。上海临港、张江高科、中新集团都反映投资业务转弱,引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影响了企业营收和现金流表现。

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基金评估增值同比下降、金融资产(已上市股票)本期公允价值下降、基金合伙企业分红金额等。

园区经营企业在2022年度一直处于相当困难的局面,继二季度上海封控后,四季度北京和广州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园区需配合两市整体防疫工作进行封楼管控及居家办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招商、运营及客户带访。部分客户经营情况出现压力,办公扩张意愿不足,在办公租赁上维持降本增效的策略。

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北京,创造最多增量需求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整体进入业务收缩期,客户承租能力下降,办公需求快速萎缩,续租情况不及预期。

目前,在防疫政策逐步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恢复,对于致力于稳租约的产业园无疑是重大利好。

土地成交年末回温,用地新政频出优化准入门槛

全年来看,2022年供应工业用地数量44190宗,同比增长9.41%;供应土地面积200483.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69%;供应土地规划建筑面积264660.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25%;供应土地起始楼面价229.9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数据来源:Wind,观点指数整理

从工业用地成交情况看,2022年成交土地34949宗,同比增长11.93%;成交土地面积154670.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08%;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209867.4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4.26%;成交总价5022.67亿元,同比增长21.83%;成交楼面均价234.82元/平方米,同比减少2.1%。

全年工业用地供应和成交的增长大部分由下半年贡献,且于11月出现供应最高峰,成交最高峰则出现在12月。表明全国工业扩张在上半年受到显著阻碍,下半年起逐步恢复,工业企业在年尾开始恢复扩产,对未来经济前景信心在近月回升。

观点指数重点关注园区投资企业的拿地,万洋众创城、联东集团是2022年拿地大户。其中,前者仅在12月就连续拿下19宗地,合共土地面积76.93万平方米,成交总价5.17亿元。

从出让土地条件看,现时产业用地出让大部分设置了一定的投资强度要求,对宗地中建设项目也有严格规范。广州、东莞、合肥等地都陆续出台了新型用地的新规。

如广东就在三季度印发了《广东省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工作指引(试行)》,文件明确了工业用地"标准地"的概念界定、实施计划、供地流程等。

郑州则在年末印发了《郑州市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中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强调新型产业用地实行"带方案出让",并同样在主体准入、产业准入和投入产出指标准入三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以上表明了政府希望主导工业地的出让,强化工业地、产业园区的服务属性,土地最终需要服务到真正发展的产业上,摆脱"房地产化",从全生命周期管理向存量产业用地覆盖。

"标准地"、"新型产业用地"规范的出台客观上可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加强国企园区平台的能动性,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试错空间也更小,新参与者更难进入产业园区行业。

产园REITs预期改善,政策支持引触底反弹

2022年全年都处于公募REITs推行的加速期,无论是在整体公募REITs市场,还是产园REITs这一单一分类,年内都迎来了数个重要节点:多支保障性租赁租房REITs实现上市、临港东久REIT拆分完成、中部首单产园REIT合肥高雄REIT上市、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华夏和达高科REIT上市等等。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国内公募REITs的加快推行给予存量资产更加多元的退出渠道,为国内优秀产业载体资产的盘活提供了新路径,更好地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022年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

公募REITs的出现则给园区持有者一个良好的退出渠道,为园区开发商提供了长效的资金来源。随着越来越多产园REIT的成功申报并发行上市,园区REITs对于产业园运营的助益将愈发凸现,鼓励更多园区业主考虑参与REITs的发行。

政策支持未停,年内多支租赁住房REITs的分批上市在市场引起了数次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不过公募REITs市场在下半年还是总体处于疫情的阴影之中,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REITs底层资产的经营。

数据来源:Wind,观点指数整理

单就产业园REITs来说,出租率大部分呈现环比下降的态势,且出现相当部分客户提前退租的情况,如中关村软件园重要租户快手的子公司北京达佳于2022年7月31日提前退租。

除了续租情况不及预期外,园区REITs的底层资产相当部分属于国有园区,需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执行免租政策,大幅影响了园区REITs的收入情况。

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放开,国内公募REITs市场也进入密集申报期。首单民企仓储物流REIT获批,两单新能源REITs报至上交所,另有一单产业园REIT呈报。

REITs市场也迎来触底反弹,摆脱疫情下租户退租和免租政策的阴影,园区REITs迎来了久违的反弹,1月末产园REITs整体回升。

政策上,2月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了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中强调了2023年将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发改委则表示要优化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环境,研究税收政策。

作为民营仓储物流REIT,嘉实京东仓储REIT自2022年12月7日起递交文件到最终挂牌上市仅用时一个月,一路"绿灯"快速通过审批,体现证交所对于REITs发行的现时支持力度较大。

上交所、深交所已披露多支正在走流程的REITs,从新递交申报的产品来看,未来市场将迎来更多样化的底层资产和发行人,为机构投资者分散配置提供更多的机会。

Pre-REITs基金成下一投资热点

公募REITs因现金流稳定在资产配置上有诸多优势,但随着抢购资金的增加,公募REITs的投资难度提升,产品的网下获配比例已低于1%。

因此,在公募REITs配售比例低、战配获取难的情况下,进入二级市场难以保证稳定收益,此时转投Pre-REITs,底层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的初期参与培育,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2022年9月,南山控股参与投资设立南联壹号并购基金,由中联基金和南山控股联合发起设立,是国内首支以生产制造类工业园区为收购标的,以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为退出渠道的并购基金,首期目标资产规模25亿元。

而国寿投资旗下国寿资本早在2021年12月31日就已与首钢基金发起设立国内首只绿色Pre-REITs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绿色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首期规模45亿元。

随后在2022年10月,国寿投资又与东久新宜合作发起Pre-REIT基金,投资标的为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总投资规模近30亿元,拟投总建筑面积为78.34万平方米。

除了南山控股、东久新宜和国寿投资外,近期再有多支Pre-REITs基金成立,包括专注于医疗器械产业园的武汉高科申万宏源产业园区Pre-REITs基金和亚盛医药Pre-REITs基金、就"凤翔科创走廊"项目进行合作的复星产业园Pre-REITs基金、山东首单的济高兴业创新Pre-REITs基金等。

政策面上亦开始更多关注到Pre-REITs领域。2022年8月,南京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其中率先提出探索设立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领域REITs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引入多方资金投资尚在运营初期但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资产,组建Pre-REITs基金,孵化成熟后发行REITs,实现各类资本的有序退出。

2023年2月,中基协发布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指引(试行)》,通过放宽借贷限制、杠杆比例、扩募限制等方式,推动发展公募REITs的前融端Pre-REITs,以打造一体化投融资闭环。

随着利好政策陆续出台,逐渐规范,加上经济环境逐步转好,让产业园REITs发展进入新的高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