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求存 七笔公司债完成27份增信措施背后

远洋求存 七笔公司债完成27份增信措施背后
2024年06月17日 22:31 观点地产新媒体

观点网 几经周折,远洋境内债务重组进入尾声。

最新消息显示,远洋七笔公司债券已与受托管理人完成了27份增信协议的签署,并已办理完毕质押登记。

从公告显示,本次增信措施共涉及18项质押物,其中不乏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长沙世纪公园项目、成都来福士T5等项目的相关权益。

增信措施的敲定,是远洋集团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和财务压力下的积极策略,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在这场以时间换空间的赛跑当中卫冕成功。

增信

伴随着增信措施的实施,远洋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

6月16日,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七笔公司债券已完成27份增信协议的签署。

观点新媒体查阅发现,七笔公司债涉及“H18远洋1”、“H15远洋3”、“H15远洋5”、“H19远洋1”、“H19远洋2”、“H21远洋1”和“H21远洋2”,上述债券于2024年1月成功展期,目前债券余额为132.7亿元。

彼时关于的调整债券本息偿付方案,该公司曾向债权人表示,将安排增信措施,而从市场的最新消息来看,目前,上述债券涉及的增信保障措施基本落实完毕。

对远洋集团而言,增信措施的落地,能够保障其境内债务重组的顺利实施,这对远洋缓解短期债务压力有重要意义。

从公告来看,针对七笔债券的增信,远洋亦是拿出了较大的诚意。

其中针对“H18远洋1”,该公司计划以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所属北京远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

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是远洋商业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的重点项目,总体量37万平方米。含一座10万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中心、两栋超甲级写字楼,最高建筑达239米。

乐堤港项目是远洋集团独立运营的商业项目,首个项目杭州远洋乐堤港,于2017年开业,市场反响较高,开业至今出租率均维持在97%以上。

而北京通州远洋乐堤港是该产品线的第二座商业项目,财报显示,该项目商业部分于2023年6月开业,写字楼部分亦于去年12月正式入市,可租赁面积11.1万平方米,去年年末,该项目出租率为84%。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通州副中心10万平方米以上体量的商业综合体屈指可数,乐堤港在该区域内可以说是“独占鳌头”,此外,项目整体的环境、交通优势亦较为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卖掉太古里部分股权以及颐堤港项目之后,远洋旗下的标杆商业项目所剩无几,此次以通州乐堤港作为质押物,也算是分量十足了。

除此之外,“H15远洋3”、“H15远洋5”同样以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所属北京远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6.66%、33.34%的股权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

同时还以北京王府井H2项目、北京运河国际广场项目所属公司的股东及关联方借款、份额收益权等提供质押担保。

至于“H19远洋1”、“H19远洋2”、“H21远洋1”和“H21远洋2”四笔债券,该公司则拿出了15项质押物,涉及商业项目,但更多是旗下住宅项目,如三亚棠棣项目、贵阳远洋万和世家项目、长沙世纪公园项目、远洋琨庭项目、中山远洋繁花里项目、北京门头沟潭柘寺项、福州天赋项目、三亚大茅项目、佛山天成项目、天津鲲栖府项目、茂名远洋山水项目、北京五里春秋项目等。

实际上,此次增信措施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强债权人的信心,展现了远洋对当下市场环境和企业压力的积极应对策略,也表现出企业对债权人的尊重和维护。

从公告来看,七笔债券需签署29份协议,截至目前,远洋控股与受托管理人完成了27份增信协议的签署,并已办理完毕质押登记,剩余2份协议尚在推进过程中。

这也意味着,远洋距离境内债重组的完成,仍需跨过一个小坎。

求存

据了解,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因行业调整以及远洋推盘节奏等多方面影响,企业的销售及回款持续走弱,企业融资亦陷入停滞。

多方因素影响下,远洋集团的债务压力逐渐显现。

同年7月下旬,远洋集团便不断与债券持有人就“H18远洋1”的展期工作进行沟通。

资料显示,该笔债券于2018年8月发行,2023年8月2日到期,债券首次展期前余额为20亿元。

同年8月,在债券到期前夕,相关展期方案正式获得通过,原本应该一次性支付的本金,调整为2023年9月2日、2023年10月2日、2023年11月2日、2023年12月2日、2024年2月2日、2024年5月2日、2024年8月2日分别兑付10%、5%、5%、5%、5%、5%、65%的本金。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顺利支付两笔本金及利息之后,在第三笔款项支付前夕,远洋对该笔债券进行了二次展期。

将原本应于2023年11月2日和2023年12月2日支付的合计约10%本金兑付款项,延期至2024年1月20日支付。

随后,2024年1月,远洋集团对上述债券进行了第三次展期,此次展期时间长达30个月,并计划从第15个月开始按季度分期摊还本金。

查阅DM查债通,目前,“H18远洋1”的债券余额为17亿元,当前票面利率为4.70%,债券的到期日则为2026年6月2日。

不止是“H18远洋1”,“H15远洋5”同样经历了三次展期。

该笔债券全称为“远洋地产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5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发行金额为30亿元,当前余额30亿元,票面利率4.76%,期限10年,原本的兑付日为2025年10月19日,展期之后,兑付日变更为2028年4月19日。

该笔债券于2023年10月首次进行利息展期,彼时展期时间仅为7天;展期临近之时,远洋集团又向债权人申请了21天的宽限期。

其后利息兑付日临近,远洋再因资金压力,再争取了两个月的时间。

几经波折,远洋的几笔债券本金及利息展期均得到了债权人的宽限和谅解。

据了解,在今年1月26日,远洋集团披露境内债整体展期的最新进展,包括“H15远洋5”“H18远洋1”“H21远洋2”等7只公募公司债及3只资产证券化产品展期议案均获表决通过,涉及金额182.66亿元。

而上述境内债券的展期均为30个月,并为投资人提供增信措施。从第15个月开始,远洋将按照本金5%、10%、15%、15%、20%、35%的节奏,每个季度分期摊还本金。

业内人士表示,债务展期之后,远洋集团短期压力能够得到缓解,有助于改善企业债务结构及流动性压力。

更重要的是,多次辗转与腾挪,远洋仍能争取到债权人的谅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远洋承诺的增信措施,其提供抵押物整体资质较高。

实际上,不止是远洋,当前通过提供增信措施等条款以延长债务偿还期限成为出险房企常用的举措。

如此前融创中国的债务重组方案当中,发行的新票据、强制可转债都将享有处置资产的收益权增信机制,其中涉及的资产包括其自持的境内物业、万达商管股权、自如股权以及融创服务股权等。

而中国恒大的境外债重组方案,亦提出以恒大物业、恒大新能源汽车的部分股票作抵押担保。

此外,世茂集团也曾宣布将香港东涌酒店纳入增信资产包当中,富力则将伦敦ONE项目和马来西亚富力公主湾用作增信担保。

优质资产,显然为房企债务重组获得更多“赞成票”奠定了基础,毕竟,债权人能够从这类资产当中,看到出险房企的诚意,同时明确自身后续的保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