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乘绿而上

湖州,乘绿而上
2022年08月12日 19:02 南风窗

很久之前,诗人王安石说,绿色是被春风嫁到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美,最美在太湖。南岸有城、因湖得名,一抹绿意遂经澹澹渌水融入地方血脉。

在湖州,可以看见美丽中国。从江南风景清丽地,到两山理念发源地,时光荏苒千年,而此城未改青绿底色。

生而隽秀,又地处浙江,市场经济的精灵曾在这片土地创造一个个“鸡毛飞上天”的传奇。如何挖掘好风景下的好经济,便自然成为时代交予湖州回答的命题。

8月15日,以“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为主题、凸显“全球视野、中国方案、浙江实践”,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即将在湖州召开。

湖州双塔

大会将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和高端智库、龙头企业、金融业界2000多位代表参会,其中两院院士及海外院士58位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英国剑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彼得·诺兰等国际专家则将以视频形式出席大会。

会上还将成立“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发布《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宣言》。西安交大中子科学实验室、浙大智能科学计算与数字服务联合实验室、国科绿氢研究院等一批项目,也将签订落地。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生态环境环境规划院等单位承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题研讨会格外引人瞩目。而作为承办方之一的东道主湖州,也将借大会之东风更上层楼,向中国和世界贡献建设绿色低碳创新实践的“湖州范式”。

当绿色低碳技术结出硕果,“创谷”经济将带来巨大的蝶变效应。开幕式前,湖州在青山绿水间布局创谷经济的“首位谷”、定位为“绿色低碳创新策源地”的西塞科学谷将正式开园。

西塞科学谷风貌样板区规划图(图源:爱上吴兴)

紧邻湖州高铁站,作为撬动湖州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宁湖杭生态科技创新廊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环太湖科技创新圈的支点,西塞科学谷将瞄准全国短缺的光电领域新技术,重点打造中国智造“光电之芯”。

开园仪式上,首批“科创中国”基地揭授牌、科学谷实验室项目集中签约也将同步举行。在此之外,本次大会的一系列科创赋能地方活动和“科创中国”技术路演湖州专场,亦将充分展示这座城市发展和应用低碳技术的实践及成就。

无独有偶,与此次大会相呼应,一个月前湖州还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长三角26个中心城市中唯一有此殊荣者。一时间,“国字头”议程频频造访、好消息纷至沓来,太湖南岸煞是热闹。

从生态立市到生态强市,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并举之路,这里的故事值得关注。

试点:制度开路,创建碳汇大市场

绿浪翻涌,各着一袭白衣的玉娇龙和李慕白持剑对峙于林梢。影片《卧虎藏龙》中,这如画中仙的一幕取景自安吉的大竹海。

导演李安或许可以想见,电影的热映能为当地的生态旅游业和竹产品销售市场增添人气。但他穷极想象力恐怕也无法洞见,若干年后这里的空气也将拥有经济价值。

“碳汇”,是个人和组织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活动。将二氧化碳排放权出售给需要碳排放额度的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拥有碳汇的卖方就可经由绿色行动从空气里“无中生财”。

《卧虎藏龙》曾在安吉大竹海取景(《卧虎藏龙》剧照)

作为重大制度创新,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早在2011年,我国便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自2017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备案与签发暂停。

是何缘由,导致碳市场建设进程滞后?

根据香港排放权交易所董事局主席邱彪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颖的分析,问题之一在于面对CCER开发的核证和方法学,各参与主体的观点莫衷一是。

对此症结,安吉碳汇交易试点开出了制度建设作为良方。

从《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规定,林业碳汇已发展出一套初具雏形的市场运作规则。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安吉选择以竹林为切入点先行先试。

安吉大竹海

自去年12月,安吉以87万亩竹海探索碳汇收储交易,建立起碳汇生产、交易和购买的“3个平台、1个闭环”,制定了条款明晰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便是抓住了“牛鼻子”。

纲举则目张,今年5月,安吉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签署《林业碳汇交易合同》。2000吨碳汇以每吨73.41元的单价,达成安吉自开展竹林碳汇交易以来的首笔县外交易。

由此,一个进入实际运转、对外开放市场的碳汇交易试点,为重启CCER并建立全国碳市场,照进了破云的曙光。而从司法层面建立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更为保护创新的星星之火。

以林降碳,必先护林。

7月15日,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审判了浙江省内首例“碳汇损失赔偿”案——以被告人施工致39.57亩林地遭毁,判其进行生态修复和碳汇补偿;而3.72万元罚金,则将公开透明地流向生态公益普惠项目。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难以落实的堵点,湖州以“赔偿-修复-验收”的“碳汇+生态司法”闭环,为其打通了经络。

全域:绿色生活观的浸润

蒹葭苍苍,白鸟于飞。在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德清下渚湖,碳汇监测和标准制定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湿地碳汇,兴于治水。而下渚湖地区的先民首领防风氏,据传则曾为大禹治水之师。

治水之下,其实大相径庭——古在防水患,今在清污染。

治水之下,却又殊途同归——以水域安宁,保家园丰饶。

不过,究竟谁才是治水的功臣?

湖州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辩证昭示,在防风王领导之下,整个部落的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才能成就传奇美谈。

以古喻今,2013年湖州首创的“河长制”,将河湖管理和保护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就是明确了若干“现代防风”。

而德清创新推出“生态绿币”机制,就是培育了“全民河长”。通过建立134.4万元的基金(10绿币=1元),以APP每日发布有奖巡河活动的形式鼓励村民“抢单”,如此便拥有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长效化治水生力军。其效果在于,通过改变“政府干、百姓看”单一主体结构,有效解决了社会责任意识淡漠、运动治理“隔靴搔痒”等痛点问题。

不光在德清,主城区吴兴也致力于培养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绿色生活观——将垃圾分类、步行骑车等个体和家庭低碳行为量化为生态产品,构建起个人碳汇交易平台。

湖州吴兴区爱山街道“低碳生活 绿建未来”主题活动

孔子曾与弟子子贡论鲁国的“有偿赎人”政策,即认为公德教化与社会共识的形成,在于通过责任与奖赏并举的方式,缔造官民同体的政治合意。其整体效果,与湖州绿色低碳实践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回溯文明一词在拉丁文中的字根civilis,首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再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此二层涵义也都共同指向一个语境,即为创造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着力培育良好的公民品质和习惯。

曾于全国率先、浙江省首个获得市县两级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湖州为发展绿色经济赋予人文魅力,便意在发挥其如春雨润物的潜移默化之功,滋养低碳市场茁壮成长的幼芽。

进阶2.0:工业储能,含绿又含金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观察到,国内对于“绿色”存在着三大迷思,错误地认为“绿色就是保持不开发的原生态”“绿色就要制约工业生产”“绿色就会导致制造成本高企”。

随着发力工业能耗双降,湖州的绿色低碳创新实践正式迈入2.0阶段。

其探索可以力证,绿色经济并非因噎废食、削足适履,而是能够实现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并举的生产力新生与升级。

湖州长兴绿色制造产业园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园区(图源:浙江经信)

从湖州市区前往长兴的高速路上,一片连绵的山包像披着绒绒的绿毯,时可见大片反射着耀眼光芒的太阳能光伏板点缀其上。2021年,长兴入围国家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

清洁能源虽好,然惜欠稳定。阴晴风雨、白昼黑夜,都对发电量有极大影响,难以大规模并网。而恒定供应的传统“火电”,却又面临夜间用电“谷段”的巨大浪费,失于无法灵活调整。

如何破局?

在供给侧,消纳新能源发电、助力电网柔性运行;在用户侧,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削峰填谷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储能技术,则为秉轴持钧之所在。

2021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位居第14名的天能集团和第31名的超威集团作为电池产业巨头中的“长兴选手”,亦双双跻身中国储能企业20强榜单的前列。

天能集团

追忆往昔,发端自长兴煤矿开采产业链,铅蓄电池曾是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壤的“定时炸弹”。天能作为当地60多家同类企业中的“幸存者”,能够推动行业“枯木逢春”,靠的是接近100%的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率。

现在造访长兴的国家级绿色制造产业园,在天能的污水处理池中,可见锦鲤相嬉。不仅如此,天能提取再生铅比生产原生铅,成本降低了38%、能耗降低至25.1%。且每吨再生铅较同量原生铅,可节约1360公斤标煤、208吨水,减排固体废物98.7吨、二氧化硫0.66吨。

电池企业以技术进步实现凤凰涅槃的同时,新型铅碳电池也在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建设中发挥着寸辖制轮的作用。

以天能和超威为产业链核心企业,依托长兴作为世界最大胶体蓄电池制造基地的底蕴,太湖能谷承建的长兴中节能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储能项目,从科研层面验证了,在供给侧储能系统解决光伏发电不稳定问题的实际能效。

用户侧的制造企业也已证明,储能技术可从低碳中掘金。

获得过地板行业“全国质量奖”的世友木业,是南浔现代家居和建材木业这一支柱产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屋顶光伏发电-储能项目,目前该企业清洁电力已占总用电量的20%(700万度),节省电费超100万元。而正在推进的削峰填谷储能项目,预计还将为企业节省100万/年的能耗成本。

在当下浙江省深化数字化改革的大潮中,以数字赋能智能制造,引领着工业发展的航向。通过把控生产流程,实现低耗高效、绿色清洁,亦是题中之义。

根据世友木业的试点数据,其筹建中的数字工厂预期可以减少企业10%的能源支出。

以小可见大。

作为浙江省首批11个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之一,数字控碳更是吴兴的利器。该区推出的工业控碳数智平台逐步接入了来自纺织、化纤、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的160多家规上企业,其精准碳排放量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检索。

碳效码

相似的思路,更大的手笔。于吴兴率先应用的“碳效码”机制,是湖州在全国首创、省内首发,掀起的工业碳效智能对标改革的浪潮。到今年4月,全市共有3800家规上企业、5000余家规下企业完成评价赋码。

目前,湖州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8家、国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6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78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1家,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而经济发展势头也与产业绿色浓度并行不悖——2021年湖州GDP增长9.5%,增幅列浙江省第2位。

走出去:“零存整取”进西部

浙渝两地相差近3毛/度的电价,意味着什么?

作为湖州-广安结对帮扶的成果之一,2020年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落成,实现年产值25亿元,带动1000余人就业。作为进驻该园区的湖州企业,世友木业瞄准的一大利好则是廉价清洁的水电——每年可节约成本50万元。

但在发电丰水期,四川省每年的“弃水”量多达惊人的80亿度。

随着长兴的储能技术向外走,太湖能谷在陕西定边光伏电站、桐乡“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承建的储能项目,都为当地注入了绿色动能。

以对口帮扶为契机、以大规模储能技术为抓手,湖州或可为四川柔性调节丰枯水期、打开对外售电市场扩展想象力的空间。

引入新型技术整合冗余资源,丰富了绿色实践的内涵,也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这种“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星光模式”,其效能在湖州南浔当地已得到充分验证。

湖州南浔农田

南浔在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中,通过流转散碎的闲置农田,引入国内农机整机领域唯一的A股上市企业星光农机,建立起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已实现产业增值580万元。

星光农业更带动了农户1200余户、种粮大户18余户,实现了多方主体共赢——公司亩均收益超500元、村集体土地租金亩均增收250元、种粮大户亩均收益上升300元。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家对湖州身先垂范,为全国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寄寓了殷切希望。

湖州通过制度创新、社会绿色观念培育,建设了碳汇交易市场;通过发展和应用储能技术,为工业场景实现“双碳”目标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桑基鱼塘和星光农业等模式,培育循环农业、加强资源利用。

围绕生态资源增值、绿色生活推广、绿色产业升级、资源要素集约四方面,一种独特的“湖州范式”正在形成。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1] 推进林业碳汇市场先行先试迫在眉睫.绿色中国

- End -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 谷青竹

编辑 | 陈   莹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静   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