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不被看见的二十年

张颂文,不被看见的二十年
2023年03月19日 14:55 南风窗

“每当有人问我,走进角色和走出角色需要多久?我都会回答:光速。因为人的闪念就是光速。”张颂文对我说。

导演喊预备,他就立马沉浸在角色里;导演喊开拍,他就已经是那个角色了;导演喊停,他就瞬间抽离角色,开始和导演讨论刚刚的镜头是否有问题。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会走路,你肯定回答不了,你只能说走了一辈子了,还需要想吗?那我都演了20年戏了,我还需要酝酿吗?我不需要酝酿,我只要相信角色,就能光速到达。”

今年开年,张颂文凭借在热播剧《狂飙》中的精彩演绎爆红

4年前,张颂文如此对我夸口,那时认识他的人还不多,现在看来,他是自信。彼时他正在广东湛江《隐秘的角落》剧组拍戏。

但他进入演员状态的迅速、熟练和信念感,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演技是令人信服的。

4年前,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将张颂文送入了大众视野。观众们纷纷表示,他把拆迁办主任老唐这个角色演得像得吓人。

2年前,《隐秘的角落》让张颂文顺利出圈。一场女儿身亡后在路边吃馄饨吃到哽咽痛哭的戏,在张颂文“封神”的演技下,让混合了南方夏日空气、馄饨汤和眼泪这三种热气的味道,仿佛可以透过屏幕直抵观众。这是表演的神奇之处。

《隐秘的角落》中张颂文吃馄饨吃到哽咽痛哭的戏

今年开年的9.1分高分剧《狂飙》,更是让张颂文成功爆红、万众瞩目。网友纷纷“玩梗”说:建议相关部门调查他,因为他塑造的黑社会老大一角,逼真得不像演的。

这3个由张颂文饰演的经典角色天差地别,丝毫不带演员本人的痕迹。究其根本,就是像!从各个维度原原本本地呈现出这个角色该有的样子。

看着他从事业落魄后的逐步崛起,到现在的如日中天,再回想起他在采访中表达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对表演的解读,便不难发现,他的故事,没有什么一夜功成,都是过往的努力积累起的大厦;也没有什么怀才不遇,只要熬得住辛苦坚持到最后。

以至于,一个演员,竟会因为一个反派角色被人广泛称许。

01

古人的袜子、裁缝的眯眼

如今的张颂文已无需酝酿便可光速进出角色,观众们称之为演技,可他说这都是有年头的经验只谈,没有人天生就会。

《狂飙》的片场花絮透露,张颂文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经验。在片场,为了演好卖鱼贩的生活,他不停地和片场的群演、群众沟通、揣摩角色,用一锅汤,去展现当地的生活习性,一次鱼缸洗手,刻画卖鱼贩的生活习惯。

张颂文饰演的卖鱼的阿强。/《狂飙》

而对于角色的理解,在他看来,都是对于人性的理解。“只要是人类,不论身处什么时代,只有生活方式有变化,人性和思想不会有太大变化。人的大脑里装满了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任何时代的任何角色都一样。”

张颂文曾演过君主夫差,有一场戏是他在睡觉时伍子胥进来禀报事情。当时剧组人员给他穿上古人睡觉时穿的白色衣服,还有一双棉布做的绑绳袜子。服装老师说古装戏不露脚。

“在夏天穿袜子睡觉的皇帝一定是神经病吧?!其实这都是我们对古人的刻板印象,好像古人就不是普通人了。所以我对自己演的角色的理解都很简单,就是个普通人。”

因为要扮演的角色都是普通人,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张颂文要求自己必须得像普通人一样地去生活。以至于很多新认识他的朋友会感到差异,这个演员怎么这么“普通”。“如果我认为所有的角色都是普通人,但我自己却活的不像个普通人,那我怎么能塑造好那些角色呢?”

2019年底,张颂文参加综艺《演技派》做表演指导。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员们表演“被困在50度高温的仓库里”。在学员们一段段夸张却毫无带入感的表演之后,他的示范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张颂文在综艺《演技派》做表演指导

不停地用手背擦额头,脱掉衣服后用衣服擦拭前胸和肩膀,大口喘气,撕下一片纸壳用来当扇子,甚至解开裤子向里扇风......所有的这些细节都让学员们拍案叫绝。但其实,所有的这些行为都不过是普通人在那个场景里会做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张颂文要求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也要求他的学生去做个真实的普通人。“一个演员如果想当明星,到哪里都一群人护着走特殊通道,平时也不能像老百姓一样到街上逛逛,那还表演什么呢?所有的表演都是给普通人看的,你却做不成一个普通人,那普通人一定会抛弃你的。”

不少圈内人表示,演员一进组就是几个月,很难接触到日常生活和多样的社会风貌。对此,张颂文却完全不以为然。除去走戏和正式拍摄,演员每天都有一大半的出工时间是在做准备工作,甚至只是干等。等待布置机位和灯光,等待各部门的配合。“这么算下来,就算是在剧组拍戏,我每天依然有十来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观察生活、了解生活。”

为了饰演《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角色,张颂文专门找了个单位去上了半个月班

剧组里的两三百人都是他观察的对象,因为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就是来自于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人,和他们聊家常,张颂文会收获生活中最普通的琐事,和最微妙的细节。如果拍摄的地点是在户外,张颂文就会在大块的等待时间里,揣上一部对讲机,在剧组周围满大街地转,捕捉那些最朴素、最真实的社会风貌。

所以,通过和司机师傅的聊天,他捕捉到了一个和老婆吵架闹离婚的中年男人会下意识地做出哪些神态、说出哪些言语;通过和化妆师的聊天,他了解到如果要扮演一个裁缝,演出视力不好这个细节会更生动形象,因为每天看针线的人的眼睛一定很疲劳。

在拍戏和采访的间隙,我曾和他一起在湛江的街头闲逛。一路上走走停停,五分钟一杯青草冻,十分钟一块广式月饼,在当地拍戏不过两个星期,他已经摸到了数家本地人会去吃的街边小店。“这个月饼可不得了,虽然那家店不起眼,但厨师是从五星级饭店出来的。”他的语气得意洋洋,仿佛那是他的一位老朋友。

而作为一名演员,若想在街上自由地闲逛而不被认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他一样,“扮演”一名普通人。“我和周围人有相似的着装,相似的行为反应,他们就不会特别注意到我。”

在湛江的海边,他大摇大摆地走着,随心所欲地和坐在岸边等待收网的渔民聊天,跟着其他观众一起向卖唱的歌手欢呼、起哄,甚至会接过歌手的话筒也唱上两句。没人觉得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包括他自己。

“当演员的,在现场绞尽脑汁地想问题,也都是瞎想。真实的表演,一定是取材于真实的生活。”

02

熬走青春,但拥有了艺术

虽然张颂文对表演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也曾在生活非常窘迫的那些年里,身不由己地出演了一些低分作品。他坦言,如果真的有得选,他一定是宁愿只拍5部作品,但全部流芳百世。可很多时候,命运的安排让他不得不经历那些挫折和不完美。

《狂飙》剧照

当时自己的处境也没得选,人家安排我演戏,就会给我一笔生活费,我已经很感谢人家了。即便现在看来那些作品一般,但在当时的节点上,那就是我全年的房租啊!”

时间倒回到2000年,25岁的张颂文在中旅集团做导游,月薪过万。但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其实他心底一直藏着一个电影梦。因为出身于祖祖辈辈都在种地的农民家庭,文化水平是中专,对口专业是做服务员,说自己想当导演,大概率会被人笑话。

直到有一天上午,一位刚入职的年轻姑娘对他说,有梦想就要去努力实现。他觉得自己瞬间被点燃了,当天下午人就已经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门口。

《狂飙》剧照

原本以为想拍电影就要当导演,但因当年的北电导演系不招生,便机缘巧合地去考了表演。

考试时,声台形表他没有一项考得好。唯一能记住歌词的一首歌被他唱跑了调,普通话根本讲不标准,不会跳舞,甚至做不好广播体操,表演也只是凭直觉在演。

这样子都能考上了电影学院,张颂文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毕业后无戏可拍的挫折,又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演员。“当时我和周一围一起跑组,真的太受打击了。一年跑300多个剧组,没一个选上的。但正是因为有那样一段经历,我才非常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张颂文讲述自己被剧组拒绝的经历

作为演员,没有戏拍就没有收入。

有一次,张颂文接到一位导演的电话,对方问他10分钟能否赶到,可是当时的他没有打车钱,只能说尽快。用了45分钟坐公交车赶到那里时,人家已经走了。“我当时就特别恨,为什么我连50块的打车钱都没有,但事实就是没有。这种生活我经历了不是一年两年,而是10年。”

很多年里,他1天的伙食费不能超过5块钱。

“周一围更厉害,他每天只花两块五,有五毛是买豆浆的,有时候豆浆不喝也行。他比我还能熬,一张两块钱的饼就是一天的饭,他熬了整整2年!”吐口烟,张颂文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就是这么熬过来的,除了熬还有什么办法呢?”

这种穷困,在演员群体中,是普遍的。1月29日,张颂文的一段采访又上了热搜。在《演技派》上,张颂文曾透露:“只有0.5%的演员衣食无忧,剩下99.5%的演员,就是我,工作18个小时左右,收入极低。”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影视行业“特别不健康”的现象。他说:“我们这99.5%的人,就拼命逮住那0.5%的人,不停地说他们代表了整个行业。”

如今,张颂文能从99.5%里脱颖而出,变成金字塔顶上的0.5%,靠的是自己的埋头苦干。他很相信埋头苦干之后会有好的回报,就算是一时之间没有达到期待的成果,但也从没想过放弃。

张颂文认为自己身上刻着几个字:埋头苦干。他很相信埋头苦干之后会有好的回报,就算是一时之间没有达到期待的成果,但也从没想过放弃。

为了揣摩李大钊的性格,张颂文反复研究李大钊唯一的一段十几秒的影像片段/《革命者》

“尽人意听天命,一定是先尽人意,再听天命,否则就太过于宿命论了。没走到最后,就很难定输赢。当初我选择这条路时没人逼我,那我就一定要走到最后。”

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候,张颂文对良好物质生活的渴望是真切的,但他也从不会“出卖”艺术,换取报酬。

当表演指导的时薪不算低,但张颂文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每年只能教一两个学生,每个学生也只教十次课。这样一来,全年做表演指导的收入也支付不了多少日常开销。

后来,接的剧本逐渐多起来,片酬已经足够支撑张颂文和家人的生活,且忙于拍戏,没有太多的时间做表演指导,张颂文便参加了综艺《演技派》的录制,把自己的表演经验免费分享给更多渴望学习的青年演员。

“我这样大方地公开分享表演经验,其实还是有私心的。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青年演员提升演技,这样的话,整个行业就会变得更加良性,而我,就能保住自己的饭碗了。不然,行业都不健康了,我还怎么当演员呢?”

张颂文为《扫黑·决战》里的角色做了一段无剧本即兴表演

张颂文直言,最落魄的时候也曾想过,是不是可以变得精明些,多赚一点。

“可是太精明的艺术家会失去灵感,而且,在我的心目中,表演是艺术,艺术绝不是肤浅的商品。我这一生都很尊重艺术、热爱艺术,我愿意为它付出我大部分的⻘春。到现在,我的⻘春不是都没了吗?但是我拥有了艺术。”

03

春天早到20年

兔年春节前到今天,最出风头的演员无疑就是张颂文,但他并不是天生的好运气。

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张颂文的运势并不好,拿到的剧本都是一些小角色。但无论这个角色有多小,他都会尽人意,把角色演好,并以此来打动导演。在每次机会面前,他都会全力以赴。

此外,他也是真的热爱他接到的每一个角色。“我对生活的理解很简单,每个聚会中都会有主角,也会有坐在角落里不起眼的人,但是那个人也一定有他的故事、他的爱恨情仇。就算剧本里没有写出来,但只要演员肯下功夫做功课,这个角色就一定可以立体起来。”

张颂文深信,任何一个演员都离不开他的皮囊,一定是以本人的样子去扮演角色。但是为了让观众更信服这个角色,就需要下一些功夫。他会用一些看似有些“笨”的方法,比如改变走路姿势、改变说话的语气语调、改变身形和发型,把这些和角色所做的事情结合起来,观众就会找不出演员本人和角色之间的关联了。

当然,有些演员没有兴趣去塑造千百种角色,一辈子就只想把一个类型的角色演好,这也是很伟大的。坚持在一个领域里走下去,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可怕的是第三种,演谁都不像谁,甚至都不像他自己,就是所谓的“四不像”,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他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最美妙的地方就是没有退休年龄。

刚入行的张颂文二十五岁,也算是“小鲜肉”,只可惜那个时候的影视圈都是陈道明、刘佩琦、斯琴高娃等中生代演员在挑大梁,青年演员基本上只能演配角。等到张颂文终于到了四十岁,步入中生代演员之列,市场上却又开始流行“小鲜肉”了。衰到这个份上,张颂文便悲观地认为,等到六十岁可以演爷爷了,或许事业才能有些起色吧。

年轻时的张颂文

“所以我非常珍惜现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既有年轻人挑大梁的戏,也有我们中生代挑大梁的戏。”张颂文的春天,比他预期的早来了二十年。“我特别希望这个行业可以健康,不要倒下去,不然我怎么办呢?我四十多岁了,没有闲工夫改行了,我希望可以在演员这个行业干到底。”

张颂文也坦言,全世界没有一个演员希望一辈子都只演小角色,包括他自己。每个演员都希望能够被观众看到,希望可以演到更重要、更全面的角色。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会,有的人就是成了黄金配角,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发光发热,大家觉得你就适合演小配角,你也只能接受。其实演员的脸跟京剧里的行当很像,要分生旦净末丑。如果你是一个丑角,现在很少有故事会让丑角挑大梁,那你就只能演配角。”

《狂飙》片段

可万事都有例外,比如黄渤和倪大红老师。他们以前在很多影视剧里就是做配角的,而且是丑角那一类。但他们就有这个本事,让他们的小角色绽放魅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之后便开始有人愿意让他们挑大梁,他们就变成了主演。

“黄渤是最成功的例子,而他的成功于我而言是非常欣慰的。这个行业开始包罗万象了,黄渤都能当主演了,我张颂文还怕什么呢?他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他们做到了,我希望我也可以做到,而且如果我做到了,也会给很多人一支强心针,就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一直相信好好做、好好演,总有一天大家会认可你。”

毫无疑问,现在的张颂文也已经做到了。他说自己进入角色的速度是光速,回望短短数年,他从一个不知名演员到达一个又一个巅峰,被公认为中国演员实力派的代表之一,也是光速。但这后面,他一路走得太艰难。

《狂飙》今天结局,但张颂文会继续狂飙。

作者|魏含聿

编辑 | 吴擎

排版 | 文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