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气质这块必须拿捏啊

秦昊,气质这块必须拿捏啊
2023年05月30日 14:23 南风窗

《漫长的季节》在互联网上“封神”,让观众记住了30年前的东北,一同被记住的还有那个腆着大肚子的话痨,把“老舅”演得毫无破绽的角色龚彪。

为了这个角色,秦昊增肥了20斤,拍完后因为新戏的需要,还得快速把这些斤两给减下去。

伊能静在网络上公布了丈夫的减肥食谱,秦昊自己在直播里也提到,快速减肥靠的是“第一天只喝一杯豆浆”,“第二天每顿只吃一根玉米”……

伊能静公开丈夫秦昊的减肥食谱

凭借着活生生饿肚子的狠劲,秦昊再一次用他的演技和演技之外的特质打动了观众。他再一次被看见了。

在塑造了多个角色之后,观众越来越确信,“秦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是好作品。

这是秦昊用了接近20年时间努力做到的事情。

虽然说不上是大器晚成,毕竟秦昊很早就获得了业内的认可,但是在普通观众都认识到这位实力派之前,秦昊经历过属于自己“漫长季节”,历经人生的沉闷和迷茫。

他曾经坚持一年只拍一部电影,很疑惑要不要拥抱流量,焦虑理想和经济压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放大来说,他经历着所有人几乎都会经历的焦虑。

就像《隐秘的角落》里那句经典的台词——“我还有机会吗?”

回答这个问题,秦昊用了20年。

《隐秘的角落》经典台词

01

东北人秦昊

饰演王响的范伟说,当他看到《漫长的季节》里龚彪的形象,吓了一跳。那脸上橘子皮似的纹路还有油腻的形象,和本人反差太大。

观众也被吓了一跳。

仿佛就是老舅本人,“简直就是照着我身边的大人写的”。

秦昊在《漫长的季节》中饰演龚彪

第一集,龚彪开着亮堂的绿色出租车出场,他贫嘴还爱唠,明明花15万买的出租车出了问题,被老道的王响看出了猫腻,但是拉不下面子的龚飚倒是不太服气,“我主要是看上这车标了知道不?你今年不买明年还得涨,你信不?反正亏不了。”

就是这么要面子,又神神叨叨的。

秦昊说,“为什么接龚彪,因为他是我见过最东北、离我生活最近、最有激情把他呈现出来的角色。”

秦昊出生在东北,从小生活在沈阳的铁西区。典型的老工业区里,曾经的重工业痕迹刻在城市的DNA里。1952年,铁西区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五个建筑群盖起了72幢三层的砖混楼房,在全国率先引领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潮流。

秦昊

这个角色和秦昊以前演的角色都不一样,角色既不多情善感,也不压抑,鲜活得像个身边的老百姓。一开始,秦昊没想着接下《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劝说了他好几遍,他终于感受到剧组的诚意。

《漫长的季节》是一出时代的挽歌,它用冗长的节奏论述命运交错压在人身上的沉重枷锁,演绎出了既生动又沉闷的时代感。

几乎不需要太刻意的演绎,秦昊要做的就是还原,还原他读书时候的生活,想起他从小怎么看着身边的亲戚长辈说话、过日子。

《漫长的季节》剧照

但是他又不只是一个臃肿的中年男性。在故事的最后,关于龚彪的人生选择渐渐解开。原来,他是在得知了黄丽茹和厂长有苟且之事后,仍然选择和前者进入婚姻;当他得知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妻子决定离婚,并且有了新的感情,选择了接受。

他贫嘴,但是心软,他好面子又多情,他成为渐渐被生活吞噬的样子,但是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无能和故作坚强。

《漫长的季节》里最经典的一幕,是三个历经沧桑的男人坐在KTV里,龚彪自问自答地说道,“你说咱这辈子咋过来的,有时候总想回忆点啥,寻思半天,啥也记不起来了。”

时至中年,彪子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不再去执着和记忆具体的事情,像一只被生活捶打过的老牛,背景很愉快,是五光十色的KTV包厢,但生活的包袱很重。

《漫长的季节》剧照

龚彪的结局,被秦昊演活了。塑造角色的时候,秦昊说想把身上的“秦昊”特质拿掉,留下岁月给“彪子”的真实印记,直到他妆造出来,拿着自己的手机,发现解不开锁了,就觉得“可以了”。

在秦昊的世界观里,他不认可“演技”甚至是“演技炸裂”这样的评价,在他的认知里,表演最宝贵的是真诚,是看不出“技”的东西,“最打动我的是新闻、纪录片里的人物,他们没有表演,就那么活生生的在那儿,我这么多年一直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坚持这样的认知并不容易,秦昊今年45岁了,他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演绎角色而且被大家认可,属于他的漫长的季节已经过去。而这一路其实并不容易。

02

“我还有机会吗?”

秦昊是一个很“轴”的演员,这个性格让他成功,也让他一度成为一只困兽。

他是中央戏剧学院96班的成员,这个班里有袁泉、章子怡、刘烨等等后来很有名气的演员。但是他们班主任常莉很严格,她对学生说,“这四年我希望你们在学校好好读书,除非有特别好的机会,比如张艺谋、陈凯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找你们去拍戏,你们才去。”

中戏96级明星班

那段话说完后,班里的男生为了表自己的决心,集体去剃了光头,这样就不会再有剧组找他们拍戏,“能安心在学校里演话剧”。

秦昊是真的把这话听进去了。有一个小的插曲,入学第二天,一个副导演到班里给每个同学拍照片,就是为了给剧组递资料,让他们获得演戏的机会。但到秦昊的时候他连连摆手,说自己不拍不拍,“不希望自己的照片到处飞”。

结果,毕业时,秦昊变成了那个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的人。那时候,章子怡已经有了和张艺谋合作的机会,刘烨也出演了《那山、那人、那狗》,原来想着“人生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拍戏,不急这四年的时间”的秦昊不得不佛系了,因为没有戏再找他了。

毕业后的秦昊也有两三年没戏拍的时候

最初,对秦昊来说最大的困难是,遇到了“没法被看见”的困境。毕业的头三年,偶尔年中有一个电话打来,问的是“秦昊,你还拍戏吗?”

演员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职业。高叶就分享过,演员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尤其是没戏拍的时候尤为困顿,但是能从中走出来的演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将那段时间用来和自己相处,直到有合适的角色出现。

进入中戏前,秦昊是一张白纸,但是他的“轴”用在表演上却是有刚好的专注力,在外人看来是有股傻劲儿,在他的身上却是一个演员慢慢雕塑成型。

转折点的到来是他饰演了王小川导演的《青红》,这是一部在贵阳拍摄的文艺片,机会的来临让秦昊渐渐成了“文艺片一哥”,并走向了世界,七次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

秦昊在《青红》中饰演李军

尽管和王小川、娄烨等导演的合作很顺利,但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角色后,秦昊又陷入了迷茫阶段:他拍了一部部优秀的文艺片,爱惜羽毛,不乱接戏,但是路却越走越窄。身边的同行纷纷拥抱流量,心气高的他不愿低头,也不愿为了钱饰演不适合的题材和作品。

于是,人在顺境时不会想自己的机会问题,但在逆境时不得不一遍又一遍拷问自己:“我还有机会吗?”

那段时间,旁人都看出来秦昊的拧巴、困顿,他把对角色的琢磨和考虑也用在了自己身上。

伊能静碰到他的那会,觉得他整个人紧绷着,充满了和他名气不相符的埋怨和迷茫。

秦昊与伊能静

幸运的是,秦昊有着很好的家庭关系,从小父母亲和睦,母亲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角色。在他毕业初想过转行的时候,母亲就曾开导过他,机会不是某个大导演的一次青睐或者某个男一号的角色,机会是积累的过程。

也许连秦昊自己也没想到,他的拧巴慢慢得到了舒展,并且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03

舒展开来

拧巴解开的契机之一,是在2020年他参演了《隐秘的角落》。秦昊在解析张东升这个角色的时候,给他加入了不少“好人”的元素。比如,他面对普普的时候,散发出父性的一面,“人都是这样的,恶里面有点善,但那个善就是一点火花而已。”

阴暗多变的张东升,凭借变态的性格出圈,彻底带火了秦昊本人。而这其实是他完全意料以外的。

秦昊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张东升

曾经在文艺片里散发天性的秦昊没想到,小心翼翼接拍了《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网剧后,他来到了观众的世界,他变成段子里的一员,成为了表情包的主人公。

契机之二,是他有了除演员以外的另一个身份——伊能静的老公。两个在此前几乎没办法联系在一起的名字,某天登上了娱乐版的头条,并且最后结婚生下了女儿。

伊能静是一个文艺敏感的人,秦昊也是,但是他们互相治愈,两个人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

秦昊与伊能静

现在,秦昊变得舒展多了。他终于可以大谈特谈自己的演员方法论,也终于明白了命运的馈赠要多久才能到来。

他上吐槽大会,对象是妻子,他可以轻松地说起两人间的争吵,伊能静在一边笑得不行;开始倍加珍惜家庭生活的秦昊说,在外面工作赚钱是最简单的事,相比起来,在家里处理细碎的事情更难。

面对《漫长的季节》好不好看的疑问,秦昊会转发微博,开玩笑说,如果觉得被骗他给退会员费。或者,把他从山上推下去。否则,他就一辈子当龚彪。后面,他还专门发了一条微博,是团队成员恶搞的龚彪图片,胖胖的,很憨厚。

他还在综艺《婆婆和妈妈》里出现。伊能静说起女儿米粒在学校里被一个男生欺负,秦昊听到后忍不住挡起了眼睛,“别说这个了,说得我心那儿疼”,一个演多了文艺片的男演员,在生活里也拥有柔软的共情。

当父亲是秦昊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变化,也随着责任的增加,他开始为了养家做更多选择,但是这些尝试——拍网剧、拍商业片、接综艺没有改变他对演戏的感觉,反而就像一只曾经迷失方向的困兽进入了新的世界。

秦昊的走红是这个时代对好演员的奖赏,他自己也感慨,“我一条路走到黑,该走的弯路也走了,结果到40岁的时候还有戏拍,还能当演员,我还有选择,我十分的满足与感恩。”当年的秦昊一定没想到,自己最好的时候是毕业那么多年以后。

作品的成功让秦昊彻底理顺了自己,他找到了与自己和观众相处最舒适的尺度,不再拧巴和纠结,他变得舒展,曾经的困惑也随风而去。

秦昊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时候,对观众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莫奈

编辑 | 吴擎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