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还在急

河南人还在急
2023年06月04日 12:01 南风窗

十年一遇的“烂场雨”后,河南南阳四处都可以看见麦子,一些还长在田里,一些晾在门前、路旁、废弃或者未开张的加油站里。

6月2日,晾在废弃加油站的麦堆

不管是长在田里的麦子还是晾在地上的麦子,都得“抢”,抢收,抢晒。因为晴天很短,5月30日天气转好后,后面只有三四天的时间晾晒、收割。6月2日傍晚,雨又落了下来。

6月3日下午,原本能收割的条件被一阵急促的阵雨改变,麦穗头又湿了。我们去了社旗县唐庄乡漫流寨、焦庄,赵庄,方城县券桥镇夏河村、小高庄村,看到仍有大片麦田没有收割。一问,村民都说因为找不到收割机,只能干等。

6月3日,社旗县唐庄乡焦庄村,大片麦田仍未收割,不少麦子都已经倒伏

短暂天晴的时候,人们赶紧干活。6月1日早上,南阳市贾洼村75岁的宋志华把自己家昨天收回来的4亩麦子,摊开晒在自家门口的路上。这条道两边都是农户,家家都晒麦,马路成了“麦路”。人就踩在麦子上走,车也碾过去。但麦子不怕碾不怕踩,就怕不干燥。不干就要受潮,受潮就得长芽。

6月1日,南阳市贾洼村,农户赶在天黑前把晾在村道的麦子收回家

但宋志华的麦子早在地里就长了芽,这都是那场“烂场雨”害的。宋志华用一只粗糙的手捧起麦子,再用另一只手拿起一粒麦子,让人看长在麦粒尖上的麦芽,有的绿着,有的发干发黑。为了再形象点,他还拿出发黑发芽的麦穗,证明麦子在地里就发了芽。这是罕见的,在宋志华的记忆里,上次看到这种景象,还是在1991年。

6月1日,宋志华跟对门老者拿起发黑发芽的麦穗、麦粒

宋志华说,今年不发芽的麦子是少数,眼睛看到的大都是发芽的。麦子一发芽,质量就差,用它磨的面,做起馍来黏牙、难吃。价格也卖不上去,宋志华听村里去卖了粮食的人说,这种长了芽晒干的麦子,一斤7-8毛,湿的4-5毛钱。而往年,晒干的麦子都能卖到一块钱往上。

麦子收到家里才是自己的,还长在地里的就不好说。宋志华还有三四亩地麦子没收,不是没空也不是不想,而是没收割机。村里有人相信,他们找不到收割机是因为一些地方高速上不让下。但本地收割机车主何萍知道,找不到收割机是因为外地收割机都往北去了。

收割机不好收割倒伏的麦子,农民只能自己下地用镰刀收割,再用三轮车运回家

家里开了十几年收割机,何萍很清楚收割机的情况。往年,河南南部的麦子最先熟,山东、河北的收割机手们就跨区到河南南部收割。今年他们也按时来了,但一来就碰上下雨,待了三四天没法下地,一些人就走了。雨过天晴,北部大片区域的麦子全熟了,这里找收割机,那里也找收割机。需求集中出现,收割机不够用。

6月1日,南阳市马庄,农妇用镰刀割下收割机难以收割的倒伏麦

按照往年,何萍他们此时已经在河南北部,然后再一路割到山东、河北。今年他们走不了,雨耽搁了进程,计划全乱了。村子附近的麦子都没割,乡亲们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自己家40亩地也还没收。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收割机将麦子倒进拖拉机中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农民望着收割机,等待运麦子

他们从5月30日,雨停了,地里能下车后开始抢收。这几天,何萍他们都是从早上7点收割到凌晨两三点。老公开收割机,何萍拿着对讲机坐在地头,上传下达。因为收割机作业起来噪音很大,所以对讲机是跟司机联系的绝佳方式。

收割机是大家伙,高、宽各有三米多,开过来时轰鸣声大。开进麦田里,它就像是吃麦子的巨兽,前面的滚轮把麦子往收割机“嘴”里塞,接着后面圆柱形带飞刃的“牙齿”就迅速咀嚼。

6月1日,南阳市马庄,何萍家的收割机在作业

它一头“吃进”麦子,一头“吐出”碎秸秆和灰尘,把麦子留在“肚子”。等里面装满了,就吐进田边停着的农用三轮车里。之后再去“吃”,吃饱再“吐”,直到吃完一亩地,再接着下一亩。

收割机也有“噎”住的时候,碰上倒伏的麦子或干度不足,秸秆就绞缠在收割机“牙齿”和“嗓子”里,让收割机动弹不得,只能让人把头探进收割机的“嘴”里伸手去掏。把塞牙的麦杆掏干净了,车又开始动,轰隆隆的。

6月1日晚,收割机被倒伏的麦秸秆噎住,司机和助手把秸秆掏出

6月1日,何萍家的收割机在南阳马庄收麦,一直割,从早上割到太阳下山,再到夜幕降临。天黑了,收割机的灯就亮了。它原装的灯小,暖黄色的,为了晚上好割麦,何萍他们加装了大而亮的LED灯,照得远又亮。

6月1日晚,南阳市马庄,夜幕降临,何萍家的收割机仍在作业。为了晚上好割麦,何萍他们给收割机加装了大而亮的LED灯,照得远又亮

麦子不收,人就睡不着。收割机在哪,人就聚在哪。收割机在田里割,村民们就在地头、路边等。车来了,人也不躲,任收割机吐出的碎秸秆和麦壳打在身上,眯一下眼。

6月1日晚,收割机在哪,人就聚在哪

来等车的多是些老年人,聊着天看着收割机不停地吞麦子。现场气氛也好,大家说说笑笑,那种着急和麦子发芽的无奈,几乎看不出来。要是一问今年麦子怎么样?苦水就会倒出来,人群输出“杂乱”的诉苦声,每人一句,方言浓重,不仔细听听不出说什么。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村民捡拾未被收割机收集到的麦穗

但多的是算算经济账,“麦种一亩40,化肥180,耕地60,收麦60,还有除草”,再加上八九个月的照料,“怎么算都是个亏”。

6月2日,唐河县源潭镇良于庄村,申阿姨聊起今年麦子受灾情况,不禁落泪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一位农妇站在倒伏的麦田前。雨前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

村民在路边聊天,何萍坐在地头,穿着拖鞋,脚已经在麦地里踩得脏脏的,但这种事顾不上。她把自己的小本本放在石墩上,算谁家收了多少亩地,是多少钱。收一亩地,50元,再帮忙找个运麦子到家的车,10元。

6月1日晚,何萍把自己的小本本放在石墩上,算谁家收了多少亩地

这晚,何萍他们还是收到凌晨两三点。但这不是尽头,往北数百米,还有大片的麦子长在地里。

晒在路边的麦子吸引麻雀来食

没收的麦子让人不安,收了的也让人糟心。唐河县城郊镇的王强收了几万斤的麦子,晾了两天没干,堆在地上已经有了一股酒糟味。别的麦堆上围着的都是麻雀,他这一堆上围着苍蝇。王强母亲说,这堆麦子要遭灾,然后拿出测量麦子含水量的仪器。仪器探针插进麦堆里,稍等几秒就传出声音:“小麦含水率37.0”。“这个湿度,顶多卖个四五毛。”王强母亲说。

6月2日,王强的仓库内,“烂场雨”前收的小麦

6月2日,王强用装载机散开堆起来的小麦,尽量减缓其发酵的速度

6月2日下午,王强家再往北,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村民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拦下一辆想要回家的收割机。天已经阴了,他们通过天气预报知道6月3日凌晨雨就要落下。但村东边地里,麦子还长着,麦秆麦穗都黑了,要是再遭了雨,就完了。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村民们望着修好的收割机继续作业

收割机拦下来,村民们都往地里赶。收割机作业的时候,每家地头都得站个人,确认是自己的田及大小。村民们着急,不管轮不轮到自己,一股脑都过去。收完一家的,就有人追着收割机车主说:下一个先割我们的。但收割机主不愿跳地,只想挨茬割过去,这样省事。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村民们聚在田边,等待收割机开进自己的田里

6月2日,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村民站在地界,以防收割旁边田里的麦子时割到他们家的

割到傍晚,天越来越阴。6点多,雨提前落下了。起初小,后来变大。收割机车主建议村民们停止收割,他说再割下去,被雨打湿的麦穗进了收割机后,麦粒很难跟麦糠分离,容易被抛到外面。而且,收割机也容易噎住。村民们着急,等不得,坚持要割。

6月2日晚,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夜幕降临,天降小雨,村民们仍然坚持收割。图为收割机在雨中作业

说完没多久,车就噎住了,不得不停止作业。车主和司机使劲从收割机嘴里往外掏麦秸秆,掏了近半小时,车又重新发动,割完了那亩地剩下的一长块。村民们没有散,还想割。车主不停地提醒:再收的话,很多麦子就要丢了。但没人愿意等到明天,再下几天雨麦子就得烂。

6月2日晚,南阳市社旗县王厂村,夜幕降临,天降小雨,村民们撑伞等候收割机进自家地里

于是,车主说:“我把丑话说前头,麦子湿了容易丢,丢了不能怪我。”

旁边一位大爷掐了一个麦穗头,拿在手里揉了揉,低头看着揉出的麦子。车主问:“弄不弄?”。大爷抬头笑了笑说:“弄啊。”

文中配图来源于南风窗

作者|何国胜 郭嘉亮

编辑 | 向由

排版 | 泽伟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