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被收购,一个时代结束了

吉卜力被收购,一个时代结束了
2023年12月04日 16:52 南风窗

举世闻名的宫崎骏动画,实际上背后有一个名为吉卜力工作室为班底把创意化为影像。随着宫崎骏年事已高,吉卜力的后续发展也被打上问号。

今年下半年,吉卜力工作室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日本电视台拟通过收购股权,将其纳为子公司,接管经营方面的工作。收购完成后,日本电视台将拥有该工作室表决权的42.3%。日本电视台会长杉山美邦强调:“在动画方面我们是外行,会最大限度尊重吉卜力的创作体制。”

对于全世界的日本动画迷来说,即便得知吉卜力因获大公司支持而度过存续难关,也不由得感到唏嘘。正如一位日本网友的评论:“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宫崎骏的后继者对吧?跟手冢治虫那时候一样。”

吉卜力的“老字号”牌子保住了,但味道能保持一样吗?

01

“作家主义”传统

在日本东京近郊的小金井市,坐落着一幢三层高的白色小楼,宁静别致,草木葱郁。小楼窗边的工作桌前,一位老人正凝神盯着画纸,似乎在挑战想象力的极限。他系着米色棉麻围裙、戴黑框眼镜、须发花白,看行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手艺人,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如果是福尔摩斯的话,大概看我一眼,就会说‘你是动画师吧’。”

这里就是众多宫崎骏动画诞生的第一现场——吉卜力工作室。

吉卜力工作室是导演宫崎骏与好友高畑勋、铃木敏夫于1985年成立的动画工作室。起初,这只是一个方便“铁三角”团队展开自由创作的“据点”,转眼38年过去,该工作室已制作发行了20余部长篇动画电影。吉卜力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清新自然的2D手绘与真挚美好的情感著称,不仅多次摘得日本票房年冠,也在国际影展频频斩获大奖,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

一般来说,动画电影是围绕剧本形成项目,而宫崎骏却习惯以原画作为创作起点。他会先画出数十张天马行空的概念图,再在此基础上绘制包含人物动作与对白的分镜脚本,这些手稿就是一部新作品的“种子”。接着,吉卜力上百人的作画团队开始投入创作,他们的任务是让静态的分镜“动”起来。因为坚持手绘,5秒钟的动画通常要制作1周才能完成,不仅如此,所有画稿还要经受宫崎骏本人的审核与修改。

宫崎骏

“这里的创作就像是在他的大脑中垂下一根钓鱼线。”吉卜力工作室社长兼制片人铃木敏夫曾说。“吉卜力”三个字保证了导演创作风格的绝对自由,但也意味着作画执行与人才甄别上的绝对严苛。有评论者甚至指出,吉卜力基本上算是宫崎骏的“个人商店”。

上世纪50年代,弗朗索瓦·特吕弗等法国新浪潮派电影人提出了“电影作者论(auteur theory)”,认为电影背后最重要的“作者”是导演,而不是常被误认为的其他流行元素。到了60年代,这一理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影创作的主流思维,翻译成日语,就是“作家主义”。

“作家主义”影响战后日本动画的一次较为直接的表现,是东映动画于1963年推出的电影《淘气王子大战蛇》。该片导演芹川有吾革新性的剪辑构图尝试,开启了日本动画创作从动画师中心到导演中心的转向,推动行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巧合的是,此片的导演助手正是高畑勋。也是在那一年,大学刚毕业的宫崎骏进入东映,开始在高畑勋手下担任作画师。

1978年,在德间书店做了6年编辑的铃木敏夫被调去参与日本首部动画杂志《Animage》的创刊筹备。彼时对动画不甚了解的铃木因一次磕绊的采访邀约,与高畑勋、宫崎骏“不打不相识”,后发挥其独特的宣传才能,促成了宫崎骏作品《风之谷》的漫画连载与电影制作。1985年,在德间书店的投资下,吉卜力工作室正式成立。

大幕拉开,年逾四十的宫崎骏和高畑勋终于得以独立展开创作,铃木敏夫则为他们担纲制片人,负责工作室的宣传经营。这种“作家主义”模式让两位导演的才能得到了最充分的燃烧,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时间与体力并不是用之不竭的燃料。5年前,高畑勋因肺癌不幸离世。

高畑勋

“一不留神,宫崎骏已经82岁,我也75岁,该对年老的弊害做好觉悟了。”在收购发布会上,铃木敏夫无奈道,“做了许多尝试后我们才发现,要寻找并培养一位有前途的导演追随宫崎骏的脚步是多么困难。”

02

另一种“宫崎骏动画”

其实,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宫崎骏就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过许多创新举措。比如打破日本动画界“计件式”的工作形态,长期雇佣正式员工,以及对新人实行从短片到电影的阶梯式培养等。但是,在堪当后继之任的动画导演培养上,他远非一位优秀的“老师”。

在培养新人时,吉卜力一直采取较为灵活的“企画主义”,即先确定剧本,再组织制作班底的项目中心制。然而,宫崎骏多年来习惯于创作中心的位置,并不是那种项目敲定之后就能静观事态发展的人。当后辈的动画风格与他的想法不一致,这位“天才师匠”总是免不了下场“指导”几番。

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若积极接受并乐在其中,就可能沦为对宫崎骏的拙劣模仿;但若拿出作者精神对抗到底,难免在高压下身心俱疲,甚至分道扬镳。这就是吉卜力在经营和人才培养上的矛盾之处。也因此,即使这里涌现过一批由年轻导演挂帅的作品,且大多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但铃木敏夫还是坦言,培养后继者的尝试“最终是失败的”。

1993年,首次由吉卜力年轻团队主导制作的电视电影《听见涛声》登上日本电视台。这部萦绕着酸甜之味的青春物语,让90年代的日本年轻人感到眼前一亮,“是宫崎骏、高畑勋这样的老爷爷做不出来的”。

然而,该片在播出后却被宫崎骏批评“太现实了”“难得做动画,却没有加入想象力”。不知是否因为作者意气,宫崎骏的下一部作品也选择了青春题材,由他亲自负责编剧及原画,并提拔自己的“爱徒”近藤喜文挑战导演一职。这部电影,就是1995年的日本本土电影票房冠军《侧耳倾听》。

近藤喜文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动画师,早年就是与宫崎骏相邻而坐的后辈,在吉卜力的作品中,他一直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称,当年在听说近藤被派去《萤火虫之墓》的作画团队时,宫崎骏还抱怨:“我就说自己得了腱鞘炎,明天就住院去。我可不想被别人指指点点的,说我因为阿近被人抢了,心里不痛快。”

《萤火虫之墓》海报

就是这样一位被如此信任偏爱的动画师,真正与宫崎骏并肩创作时,也难逃与他一“战”。在制作现场,宫崎骏与近藤接二连三发生冲突,导致两人关系急转直下。电影完成3年后,近藤因病早逝,成为了所有人的遗憾。

尽管如此,吉卜力并没有停止对另一种“宫崎骏动画”的探索。后来,工作室实行了更加彻底的“企画主义”路线,从策划到剧本都由制片方完成,然后交给年轻导演进行原画制作。宫崎骏也开始避免与导演过多交谈,甚至不去现场、不检查分镜,只是参加试映。

其中,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2010)以及宫崎骏长子宫崎吾朗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2011)是较为成功的代表,它们都是当年的日本本土电影票房冠军,也得到了宫崎骏的认可。然而,米林宏昌在201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宫崎吾朗也多次表示无意作为“二代”继承父亲的公司。至此,吉卜力不得不开始寻求大公司的支持以延续经营。

“说真的,宫先生和我都很任性,只凭自己的喜好来做事。因此,在人才培养等许多事务上都‘偷懒’去了。”铃木敏夫在收购发布会上说。

03

工匠精神的终结

兼具高品质与高辨识度的“吉卜力风格”,也意味着产出效率低、资金投入大,以及导演权力的高度集中。近年来,随着核心主创逐渐走向年迈,该工作室后继发展乏力的问题愈加突出。

可以说,这则收购新闻就像乐曲临近尾声的一段渐强音,道出了一直以来信奉导演中心制的日本商业动画难以持续的问题。

宫崎骏与高畑勋式的“作家主义”,最大程度保留了影片的个人印记与手工质感,与之相对,迪士尼式的“企画主义”瞄准更长久的发展与更多的商业化可能,颇受当下的年轻创作者推崇。在CG和AI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不管是对于吉卜力还是整个日本动画创作体制而言,动画人才的培养与转型是一条布满挑战之路。

回过头看,吉卜力与日本电视台达成收购既是有迹可循,也是一个容易被粉丝接纳的选择。自1985年首次在电视上播放《风之谷》以来,日本电视台一直在其电影节目《金曜Road Show》上独播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以《魔女宅急便》为契机,还作为出资方与宣传伙伴与吉卜力长期保持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宫崎骏名作《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千寻的原型,正是日本电视台电影部奥田诚治的女儿,他曾多年负责吉卜力相关业务,与工作室主创们相处融洽。

《千与千寻》剧照

谈到吉卜力的未来运营方向,铃木敏夫认为,“工作室需要真正的经营者”。一方面,吉卜力向来只制作长篇商业动画,但更适合的做法是“通过制作动画连续剧给年轻人机会,因为宫崎骏和高畑勋导演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吉卜力角色周边、展览、美术馆和主题乐园等IP衍生产业逐渐走入正轨,也需要不断开发维护。

“如果经营者具备健全的野心,不轻易言弃,吉卜力有成为世界性动画公司的机会。”他补充说。

过去38年,吉卜力的作品一直回应着时代,用一座爱与狂想的王国接纳人们的迷茫、对立与失落,由此,也将日本动画市场从儿童、御宅族等群体真正推向了全年龄、全世界的观众。宫崎骏曾言:“你得有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决心,哪怕什么都没有改变。这才是电影制作者的意义。”在收购完成后,无论这个为他量身设计的工作室会走向何处,这样的理想,已经成为他留给动画界最宝贵的财富。

这几年,后吉卜力、后宫崎骏时代的说法倒是听了不少,主要是指新海诚、细田守、庵野秀明等导演新秀。他们的作品各有突破与特色,其中不乏将CG等新技术运用纯熟的团队。如今,他们要面临的是线上视频平台流行、动画粉丝需求细化、AI生产内容等新的挑战。新时代有新时代的做法,明天的风向自然与今天的不同。

下一个抓住风向的人,会是谁呢?

-END-

作者|蒋文月

编辑 | 何任远

新媒体编辑 | 阿树

排版 | 茜雯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