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人工智能与生育拐点

碳中和、人工智能与生育拐点
2023年01月19日 11:53 铁血_青衫老祖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在这份几乎所有方面都是正增长(比如GDP同比增长3%,总量突破121万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中,有一个指标却出现负增长,这就是人口总量有所减少。主要是人口总量有所减少,总量依然超过14.1亿,但同比减少85万人,出生人口几十年来首次降至1000万人以下,人口总量61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由此,有专家做出判断,中国人口规模有正增长转向负增长的拐点提前到来。

这在一些专家看来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却是中国由贫困国家转变为富裕国家的重要标志。根据历史的经验,生育量与富裕程度呈反比,越是贫困的国家和家庭越能生育。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越是贫困的夫妻,娱乐方式越单一,越能够集中精力关灯干那事,加之缺乏控制手段,怀孕的几率就越高、次数也越多;相反,越是富裕的家庭,娱乐方式越多,越追求生活质量,自由奔放,干那事的精力和次数就明显减少,怀孕几率就越低、次数也就越少。有更多的会倾向于丁克乃至不婚。202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27万美元,排除汇率因素,已经超过高收入门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有不少城市突破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的入门水平。

随着中国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大踏步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实行优生优育优教优业,将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贫困的时候,孩子不金贵,大多采取粗放式野养方式,养育成本极低;现在,孩子太金贵,恨不得一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家人挣的钱可着一人花,导致养育成本成倍成几倍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收入极其富余,生两胎或者三胎不会降低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大多家庭会选择“宁要一棵苗、不要一堆草”。

所以,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生育率呈负增长具有必然性。这有可能降低中国的劳动力储备;但是,这绝不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相反,更均衡的人口规模、更优质的人口结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舞蹈复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人口规模稳定在14亿左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这是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而提出的重大战略。这要求人口不宜过快增长。而应当是适度增长,与自然禀赋实现均衡协调。实际上,以中国的耕地、山林、矿山、淡水等自然禀赋,中国的极限人口承载量只有16亿。现在,生活水准日益提高,一个家庭不仅要有房、有车,还要吃得好、玩得嗨,对资源的消耗因此不断提高。这无疑将加大空气、水、石油、煤炭、天然气、粮食、肉禽蛋、林草山川、蓝天白云的供给压力。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美好生活、人民福祉,就必须统筹人口战略与自然禀赋,防止突破“人口极限”的一天过早到来。

二是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运用,将大幅度降低“人类劳动力再生产”的压力。现在,智能计算、数字人、虚拟人、智能机器人等已经开始大踏步进入人类生产生活。人类现在所从事的任何职业,几乎都可以由“人工智能”来替代。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将有机会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全部解放出来,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进行“劳动力再生产”的压力和需求都将显著下降。排除了劳动力再生产因素,人口规模就绝不是越大越好。适度就好。

根据美国《供应链管理评论》杂志2022年12月7日文章,2021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每万名员工141台,是6年前的两倍多。其中,韩国最多,每万名1000台,中国排名全球第五位,每万名322台,不仅韩国的1/3,发展潜力巨大。我坚信,只要工业机器人达到1000万台,就可以替代几千万甚至上亿劳动力。只要每家配备一台家政机器人,就可以有效替代保姆职业并解决老人陪护问题。由此,我们还用得着担心一百年后的劳动力缺口问题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