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三重申:50岁后,宁愿吃饱坐着,也别在饭后轻易做5件事

医生再三重申:50岁后,宁愿吃饱坐着,也别在饭后轻易做5件事
2024年06月21日 22:57 39健康网

小编,您好:

发这条私信的初衷就是想劝告大家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前几天我们楼下邻居突然去世了,听说是因为吃饭前跟女儿争执了几句,结果饭还没吃完,就直接晕倒在餐桌旁边。救护车还没到医院,人就没了。

后来医院表示,我们邻居就是因为情绪激动引发的心梗,才导致的突然离世。所以想奉劝大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一、警惕!情绪波动的猝死风险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5万患者因心源性猝死倒下,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此倒下。

在探讨诱因时,我们往往将心脏疾病、长期疲劳等健康问题作为发病诱因重点观察。但是情绪激动这一看似无形的因素,却可能成为触发猝死的致命导火索,其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冲击不容忽视。

当人体的情绪处于激动状态时,会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导致肾上腺分泌出过量的茶酚胺。这些物质都会增加冠状动脉的敏感性,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

而且儿茶酚胺这种物质还具备降低血液中的含量作用,进而引发心律异常,最终导致心室颤动,直接造成心脏性猝死。

这次投稿的故事中,楼主的邻居也是因为饭前情绪过于激动的原因,引发了悲惨结局,您知道还有哪些事情是饭后一定要避免的吗?

晚饭后,很多人习惯饭后立即吃水果,认为可以解油腻或补充营养。殊不知这样做具有很大危害,因为食物进入胃后需要1到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食物消化过程被阻挡,长时间如此,可能引发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饭后饮茶习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与未消化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传统观念认为“饭后百步走”有益健康。实际上,饭后立即散步会因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者,可能因此出现血压下降等问题。

总之,情绪激动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猝死风险因素,它通过影响身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来增加猝死的可能性。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激动,对于预防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二、胸口突然“刺痛”几秒?是猝死的前兆

很多研究指出,猝死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悲剧到来之前,很多家属反映患者曾经说过胸口会刺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也就是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时,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受损。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胸口突然刺痛,这种疼痛往往非常剧烈,且伴有憋闷感。这种疼痛也有可能发生在左肩、左臂甚至下颌放射。

除了胸口刺痛,我们也要注意其他不适症状,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抢救,把伤害降到最低。当心脏功能受损,血液无法有效泵出所以肺部也有可能产生淤血,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使患者大量出汗。

另外,突然感觉心律失常也不是正常现象,因为心脏不规律跳动也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娜娜建议您当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

二、多吃3物,有益于心脏健康

饮食与心脏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心脏造成损害,而均衡营养的饮食则有助于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和预防疾病。

1、核桃

核桃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干果,同时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长期适量食用核桃可以起到预防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鱼类

特别是深海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蛋白质吸收率很高。这些成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鱼类对于中老年人特别适合,长期适量食用对心血管有益处。

3、燕麦

燕麦富含叶酸、钾等成分,这些成分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燕麦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帮助保持动脉血管的通畅。早晨选择一碗燕麦作为早餐,是保护心脏健康的良好选择。

综上所述,核桃、鱼类和燕麦是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的三种食物。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对心脏健康有益的成分。长期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病的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参考资料:

[1] 《5516例猝死者数据显示:易猝死的人,有4个特征!记住1个方法,能救命!》. 我是大医生官微 2024-01-06

[2] 《猝死毫无征兆突然发生?这些预兆千万别不当回事儿》.健康湖北 2023-08-30

[3] 《61岁大妈午饭后猝死!医生:饭后要避开的3件事,很多老人还在做!》. 王涛博士 2024-0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