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像研发新药一样,研发“三医”产业生态

成都温江:像研发新药一样,研发“三医”产业生态
2019年12月05日 17:34 每日经济新闻

对药物研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新药研发领域,药物发现环节离不开几个关键流程:

药物作用靶点(target)以及生物标记(biomarker)的选择与确认、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的确定、构效关系的研究以及候选药物(candidate)的选定。

只有高质量完成以上这些步骤,新药才能顺利走上临床试验。

而事实上,放眼到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维度,一个区域产业生态从确定到培育,再到形成,同样遵循着与药物研发相似的路径。

2015年起,成都市温江区将健康产业确定为“靶点”,提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发展思路。

四年来,温江的“三医”产业转型升级如同新药研发一般,不断迈向新台阶。通过纵深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全域深耕大健康,温江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一座“专医之城”。

发现“产业靶点”

▲图片来源:张志强 摄

药物靶点的确认,是新药研发所有工作的开始。只有确认了靶点,后续的研发工作才能展开。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和信息分析。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步,决定了新药研发的方向,直接影响和指导新药研发的全流程。

事实上,一个区域产业方向的确定,与新药研发流程中的“确认靶点”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产业靶点”确认对了,区域成功转型升级便有了希望。

2015年,温江定下了“三医融合”、全域深耕大健康产业发展道路,立志成为一座“专医”之城。随后,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路径和“三医两养一高地”的产业发展定位正式形成。“医”,成为了温江锁定的“靶点”。

确定“产业靶点”,同样少不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不同的是,药学上的“靶标分析”涵盖从基因序列到晶体结构、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而温江的“产业靶点”则是从资源禀赋再到全球产业趋势来分析、从经济地理再到细分行业来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5年,温江邀请麦肯锡制定产业规划,确定“三医融合”发展道路之后,又在2018年聘请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对产业规划进一步完善,结合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构建了未来的蓝图。

成都医学城党工委书记周世刚向我们回忆到,围绕BCG的产业分析和规划,温江配套了18个子课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大规划下面还有小规划,包括产业、城市、人口、教育配套、管理机制等等,”他补充说:“整个规划围绕的,是产业生态圈理念和高品质宜居生活这两个逻辑起点。”

温江在新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小、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只有走精明增长、绿色发展之路,集中有限的可为空间和宝贵的土地资源发展高能级产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显然,相对于其他产业,“三医”产业用地相对较少,但属于资金密集、智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能级、高附加值产业,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三医”产业,正是温江“产业靶点”的不二之选。

确定“先导化合物”:龙头企业

▲图片来源:张志强 摄

在药物研究领域,一旦选定了药物作用的靶点,药物化学家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对该靶点有作用的先导化合物。用通俗的话来讲,先导化合物,是药物最原始、最基础的“配方”,有了它,才能通过不断优化,研发出新的药物。

新的产业生态的形成,同样需要这么一种类似于“先导化合物”的元素,有了它,各类产业要素才能在一个区域集聚,产业生态的活力,才能显示出来。在温江人看来,“三医”产业的先导化合物,正是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2018年,药明康德百亿项目落地温江,将建设生物药、制剂研发及生产基地、万创中心、生物样本库、罕见病医院等,旨在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区。

从初创企业到成熟研究院,再到不同规模的药企,药明康德这样世界级的CRO的到来,将域内处于不同阶段的“三医”企业组织在一起,让产业体系真正形成、健康产业生态圈实现蔚起成为可能。

今年,更多的龙头企业接踵而至。数月前,罗欣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在温江动工。此项目前期将建设多条生产线,涵盖COPD、哮喘、抗感染等领域,致力于引进全球领先的呼吸系统、抗感染领域等产品管线,形成以温江为西南总部基地,推动具有差异化的优质资源及产业集群落地。

另一家全球领先的开放式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也在今年下半年启动了自己的温江项目。“我们很高兴在成都正式启动建设这一创新生物制药研发生产一体化中心,打造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基地。”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说。

不仅是医药,医疗端“龙头”也加速了落地温江的步伐。前海人寿在今年年中宣布,在温江正式开建包括三甲妇儿专科医院在内的妇儿医疗综合体。其中,前海人寿妇儿医院以妇产科、生殖医学科、儿科为重点学科,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甲妇儿专科医院,构建妇儿健康产业生态圈和儿童公园城市功能生态圈。

研究“产业构效关系”

▲图片来源:张志强 摄

药物发现的下一步,则是围绕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大量新化合物,通过对所合成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化合物结构优化和修饰,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同样,想让集聚的产业要素激发活性、发生化学反应,同样需要分析其“构效关系”,才能赋予产业生态“生命力”。

今年上半年,在成都医学城工作的常永志博士曾向我们分析道,随着温江医学、医药、医疗产业链闭环的形成,公共平台的打造,以及医药工业所需的高标准冷链物流业态,是温江需要下一步强化的环节。虽然不属于狭义上的“三医”企业,但这些产业要素在强化产业生态框架、黏合各要素之间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九月,国际领先的专注早期新药研发服务的创新型技术平台公司落地温江,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成都新药孵化与生物药生产研发中心项目动工仪式在温江区举行。

据了解,维亚成都是维亚生物产业延伸以及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亚生物继我国上海张江、浙江嘉兴,以及美国波士顿之后打造的又一个创新药物基地,项目建设包括创新药孵化器、加速器。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是集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科研和生产中心。

不久前,高济西南现代医药园项目在位于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动工,负责为西南区域高济医疗体系的连锁药店进行集中采购、仓储、分拣、配送服务及各业务条线管理输出。在成都医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一项目弥补了成都医学城医药物流配套方面的短板,完善医药物流配套链条,方便了医学城内药企的物流配送。

经历了类似于药物研发中的“靶点确认”、“先导化合物”确定、“构效关系”分析等关键步骤后,温江区的产业研发也迈向了新的阶段。

今年以来,温江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达520亿元,其中北京先通药业等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个;联东U谷康复辅具产业基地等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太平洋保险国际颐养社区等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

“现在,温江已将'三医融合'的基因融入到了城市发展的血脉中,全面开启了以'三医融合'和'创新'为特色的国际化开放型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之路。”温江区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文字 | 梁宏亮

每日经济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