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破僵局,压力给到郑州东莞泉州

重庆打破僵局,压力给到郑州东莞泉州
2022年06月08日 15:2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284688

科创板开板三周年将至,“重庆科创板第一股”终于有了眉目。

6月6日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46次审议会议召开,通过了两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一家来自重庆——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外山”)。

身处资本市场,重庆企业整体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并不算高。截至6月6日共有A股上市公司仅65家,在31个省份中排名靠后。

尤其是在可以一窥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科创板,重庆的“成绩”一直尴尬为零。

透过这次山外山冲刺科创板,重庆这些年来弥补科技创新短板、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努力被推至台前。

零的尴尬

山外山之前,重庆有多家企业在筹备登陆科创板。

博拉网络是官宣的第一家。2019年4月,上交所受理了博拉网络的上市申请;同年7月,科创板正式启动,首批25家公司中没有博拉网络,也没有重庆其他企业的身影;同年11月,博拉网络首发申请被否。

到了2020年7月,科创板周年庆之时,重庆排队的唯一一家企业依旧是博拉网络。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042309

在博拉网络冲刺科创板的同时,市场传言,曾两次计划海外上市均落空的重庆八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戒网络”),也打算赴科创板上市。

2019年科创板开板前,重庆证监局公示,八戒网络办理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作为重庆第一只“独角兽”,市场对其充满期待。不过,城叔看到,截至2021年10月15日,八戒网络的状态依然是“在辅导期”。

近三年时间以来,重庆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迅速增加,坊间几度从一队“后备军”中猜测,谁能成为“重庆科创板第一股”。

与重庆“零”突破形成反差的,是科创板的热闹非常。这些年来,其他省市的企业不断涌上科创板,通过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这块资本市场的试验田成了大家比拼科创实力的大秀场。

以2022年6月6日为期,城叔统计了科创板426家企业的属地情况。

从31个省份来看,包括重庆在内,目前还有10个省份的科创板企业数量为0。

从24个万亿GDP城市来看,除了重庆,郑州、东莞、泉州的科创板企业数量也为0。

1的突破

从新三板摘牌、2021年转攻科创板的山外山,成了那个“1”。僵局打破,背后有重庆近年来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努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43825

想要推动企业上市,首先要有一个“池子”。“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是重庆多份文件、多次会议所强调的内容。

2018年出台的《重庆市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到,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路径,及时筛选出后备企业,择优纳入市级拟上市资源储备库。

2020年,重庆又召开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视频调度专题会,提出要解决“不能上”“不愿上”“不会上”三大问题,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壮大上市企业规模。

2021年2月,重庆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出台16项政策,培育后备资源、支持企业上市、推动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升级。

几轮政策下来,后备力量确有提升效果。重庆证监局2021年披露的《重庆辖区企业辅导备案信息公示表》显示,陆续有约30家企业“在辅导期”或“辅导验收已完成”。

关键是,开始辅导备案的企业,数量从2020年以后显著增加;而且从企业名称看,其中不乏医药、制造、新材料类的科技型企业。

根据重庆市经信委总结,“十三五”时期,重庆加大了对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财税奖补力度,2020年奖补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10户、3496万元。

也建立了市、区两级拟上市资源遴选网络,动态储备拟上市重点企业250家、2020年新增80家,其中,还储备了8-10家企业拟申报创业板和科创板。

2021年10月,重庆还专门针对科创板成立了“重庆市企业科创板上市专项工作组”。

工作组主要职责是对照科创板战略定位及上市企业的科创属性、规范运行、市值财务等指标,发掘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成长性、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的科技企业,通过专项培育尽快实现在科创板上市。

8个月后,效果初显。

从1到N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391015

上市辅导工作主要是挖掘存量,助推优质成熟的企业走向资本化的道路。此番山外山过审,正是挖掘存量的结果。

未来想要继续扩大“池子”,前提是现在就要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挖掘科技创新的“苗子”。

国家文件中曾提过成渝地区的“通病”,即“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给城叔分析,重庆在科创板上的表现与本身的产业、科研基础有关,“重庆是传统重工业城市,高校资源稀缺、科研机构较少,科技创新水平相对不足”。

先天不足,后天补。重庆的策略是,外引、内培双管齐下。

近年来,重庆加大了引进科研教育机构的力度。蒲勇健提到,近几年重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引进了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鼓励高新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加大了支持成果转化的补贴力度。

“通过与近百家科研机构合作,催生一批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对于重庆积累科创资源的未来,蒲勇健比较乐观,他认为未来10-15年会有一批高科技企业相继成长起来。

当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属性,工业制造的生产工艺迭代以及转型周期本身就很长,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难以立竿见影。

蒲勇健同时建议,引进新的科创资源也要考虑与地方产业结合,借助新兴产业的布局、高新科技的撬动,助推重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国家战略中,重庆以及四川的科技创新被委以重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28批)认定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通知》附件披露,四川、重庆在国家科技战略中的定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合肥。

任务在前,唯愿重庆能够努力而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