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了55亿元补贴,已有2.22亿人次拿到手!有你吗?

国家发了55亿元补贴,已有2.22亿人次拿到手!有你吗?
2019年11月22日 20:09 中国经营报

今年以来,部分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尤其是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政府出手了。

今年4月份以来,多地先后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特定人群发放补贴。目前,各地至少已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22亿人次。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多地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已达55.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至少已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22亿人次。

有小伙伴要问了,平均下来每人次不到25元,是不是有点少?其实,各地的发放次数及补贴数额都不尽相同,不能简单的使用乘除法来计算。

例如,继8月之后,青海省于11月再次启动联动机制。发放标准为:城市低保对象、城镇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57元/月;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35元/月;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每人85元/月;集中特困供养对象每人94元/月;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每人132元/月。

再比如,4月份以来,山东省有15市启动物价联动机制。其中,青岛市连续8个月启动联动机制,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德州、滨州7市连续5个月启动联动机制。

哪些人能够享受到补贴?

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立于2011年,主要是为了应对物价波动,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这么多人都享受了价格补贴,不少小伙伴关心,谁能领到这笔钱,自己是不是其中一个?

按照发改委等五部门201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联动机制保障对象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扩大保障范围,但不得缩小保障范围。

一些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四类保障对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了保障范围,以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和重点人员的基本生活。

如,海南省在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础上,增加了全日制在校大中专(含技校)学生。

另外,上述通知指出,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启动联动机制:(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二)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各地可结合实际降低启动条件,但原则上不得提高启动条件。

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地方降低了价格临时补贴启动条件。

如,江苏省规定,以设区市为单位,当设区市的月度CPI指数达到或超过3%,就要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按月发放。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5日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将重点关注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指导地方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补贴会持续多久?会有更多地方加入吗?

补贴还是不补贴,是不是持续发放补贴,都要看CPI涨幅的“脸色”。

按照2016年8月修订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规定,当单月CPI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6%时,就要启动联动机制。

当前,猪肉价格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虽然生猪产能下降的局面正在改善,但短期内猪肉市场供给依然偏紧,再叠加元旦、春节的节日需求因素,猪肉价格仍会保持高位。这意味着,临时补贴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甚至还会有新的省市加入补贴行列。

今年底生猪存栏有望止降回升 

力争明年底恢复到常年80%左右

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市场供应明显增加或将在明年下半年,力争明年底生猪存栏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水平。

杨振海是在农业农村部2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介绍,随着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落实落地,加上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户补栏增养积极性明显提升,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环比增长0.6%,这是自去年4月以来环比首次增长;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均已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全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收窄,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

“从这些积极因素判断,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杨振海说。

他同时表示,生猪生产有自身的规律和周期,恢复生产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母猪补栏从出生到可以配种需要7至8个月时间,能繁母猪怀孕时间接近4个月,育肥猪出栏上市需要6个月时间。目前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形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将进一步好转。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经济日报微信、中国新闻网、新华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