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千金!1.39亿元胡适日记问世 司徒雷登手迹重现 名人手稿书信为何被疯抢?

一页千金!1.39亿元胡适日记问世 司徒雷登手迹重现 名人手稿书信为何被疯抢?
2020年11月01日 08:28 中国经营报

文/黄玉璐

10月,艺术拍卖市场火力全开,涌现4件亿元拍品,《十面灵壁图卷》5.129亿元生猛夺魁,以1.3915亿元成交的《胡适留学日记》异军突起,带领近代名人手稿信札收藏板块步入“亿元俱乐部”,创下世界最贵日记的拍卖新纪录。

大幕落下,余音绕梁,将于12月举办的永乐拍卖2020年首拍,也将司徒雷登、罗家伦亲笔文献推至台前。8月,永乐拍卖推出《近代名家手迹》专场,思想家梁启超写给胞弟的两通两页书信成交价达到9.6万元,平均一封信近5万元,出价次数达到78次。

近10年,名人手稿信札在国内收藏市场被热捧,也曾一度乏人问津。在不稳定因素居多的阶段,这一板块却攀至新高,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藏家对名人手稿信札市场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文史价值的倚重,收藏群体在此过程中重拾对中国历史的珍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折射出收藏理念的变迁。

“较量”特展杭州站司徒雷登、罗家伦重要文献展出现场

涨势了得珍品难求

2020年,宏观经济低迷之际,名人手稿信札板块却迎来高光时刻——18册《胡适留学日记》拍出1.3915亿元高价。

对学界和收藏界而言,这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在艺及云杪文化创始人谢晓冬表示,过去10年,近现代名人手稿、信札一直是市场热点,其文献价值逐渐受到藏界重视,价位空间步步抬升。早在2013年前后就有统计显示,5年内名人信札价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

1994年,一册15通、估价约10万元的徐悲鸿行书信札首登拍场,最终流拍。到了2004年,仅3通同样估价10万元的徐悲鸿信札以24.2万元成交。10年间单封信的涨幅超过10倍。步入21世纪,书信手稿类拍品成交价水涨船高,专场拍卖也层出不穷、屡创新高。

尤其到2009年,陈独秀、梁启超与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书信创下744.8万元的成交高价,近代名人手稿信札的关注度也越发高涨。2012年,“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专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角逐,146个标的悉数成交,总成交额达6709万元,其中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手稿以620万元落槌,创造国内名人手稿书信拍卖新纪录。

北方佳人虽绝世独立,但佳人难再得。当名人书稿勇闯市价高峰时,乱象与争议也纷至沓来。

首先是市场热了,赝品多了,加之近代名人手稿存量较古代而言较大,2013年就有拍场出现“乌龙”,别有用心者试图以假乱真。另一方面,此类藏品归属等问题所引发的争端,几度令当事双方对簿公堂。

拍卖企业不得不加大甄别力度,厘清历史问题,花更多功夫来找“根正苗红”“血统纯正”且没有复杂权利归属问题的名人手稿书信真品,同时通过一些正规程序来保证拍卖后没有相关纠纷。永乐拍卖方面就透露,以即将上拍的司徒雷登亲笔文献为例,拍卖行会有完整的法律交接手续。

真品成了珍品,加之书信具有文物、文献价值,多为研究所、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流通性不比一般艺术品及古董,由此越发“有市无价”。

同时在一家从业超过20年的拍卖企业创始人看来,5年内出现多次交易的藏品都算“熟货”,能够征集到稀有“生货”并能够带给买家新鲜感,才能彰显拍卖行的实力,他希望名人手稿信札成为公司成熟运作的板块,但艺术品、收藏品是少数的非标商品,“很少、很难找”。

可以想见,物以稀为贵,是名人所出、保真且拍出天价的手稿信札“生货”,并不多见。

也正是因为稀少且非标准化,艺术收藏品成为宏观环境不稳定形势下的投资新宠,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札手稿拍出高价也与“时运不济”有关。

2008年金融危机时,永乐文化创始人赵旭曾向团队分享:“经济越差,机会越多,影响经济的不是文化、艺术,相反,它们是永恒的。艺术品是无法复制的稀有物品,是唯一的。这个时候还有一大批企业家没有投资方向,同时,肯定有藏家缺大钱要卖东西。我们是平台,要认真联系每一位客人,等待寻找创造机会,一旦有就要握住。”

在全球疫情影响、经济下行、政治关系趋紧的当下,赵旭接受笔者采访时依然坚持12年前的观点:在不稳定因素笼罩下,非标准化的艺术品是最容易交易的动产,也是包括黄金在内的动产中价值最高的。同时疫情之下,物流和互联网交易带动了动产交易,加上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为国内市场赢得了时间,现在仍有互联网、金融、投资领域的大批量、全新潜在买家正在涌入艺术品市场。

谢晓冬也认为,高端艺术品的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使得10月“亿元藏品”涌现,逆势回暖。

拍场“黑马” 内涵担当?

在圈外人看来,收藏品的定价或许是“玄学”,但对艺术市场和学界而言,名人手稿信札之所以“一字千金”,名人效应不可或缺,力透纸背的文物、文献研究价值更必不可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就曾撰文指出,手稿是人的情感状态、思想观念的直接体现,书写人的身份直接表现出收藏价值。手稿的价值与作者的公共知名度与专业领域内的地位成正相关。尤其在手稿收藏中,要更加看重那些非艺术家和作家的政治、文化名人的公众知名度和地位。

“我们不光要注意成交价格,也要看到,每次这些文献出现,都会引起学术界巨大反响,获得更大程度的社会认知。”另一方面,谢晓冬直言,艺术拍卖市场不只是交易场,其同样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名人手稿信札拥有文献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真正有内涵、内容,这决定了一切。”赵旭向笔者总结道。

赵旭介绍,名人手稿信札收藏自古有之,因其具有书法鉴赏价值,主要归类于书画板块。

2019年,元代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拍出2.67亿元高价,这两幅拍品正为赵孟頫与朋友的往来书信。

但在早期的国内拍卖市场,买家以追捧宫廷藏品为主,包括罗列在清代宫廷著录文献《石渠宝笈》里的书画。而近年来,真正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贡献的名人所留存的作品,包括手稿信札,才成为藏家热捧的方向。

文物、文献的研究价值,正是名人手稿书信这一拍场“新星”冉冉升起的核心要素,甚至成为拍卖企业的“内涵担当”。郑旭直言:“从价格来看,司徒雷登和罗家伦的文献可能在几百件拍品里排二三十名,但文化价值是第一位的。”

以亿元成交的《胡适留学日记》为例,作为尘封百年后再次面世的胡适手稿,这套日记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留学生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献。“这次拍出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大家看好手稿极高的文物、文献价值。”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适研究会会长欧阳哲生在拍卖后评价道。

“艺术是让人家欣赏的,有时候就几个字能欣赏1个小时,但司徒雷登这批文献手稿是可以看1个月甚至一直都可以研究。日记、手稿这类文件是有研究价值的。”

司徒雷登黑皮日记

赵旭也举例表示,像此次现身的司徒雷登文献,包含其1946年至1949年间的个人日记和外交日记,还有与多位民国高官名人的往来信件,折射了时代环境甚至国家间政治博弈等历史细节,且数量稀少,因此得到学界重视。河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宝明评价道:“这些资料作为文物、档案、文献出版,抑或作为收藏一定是寸字寸金。”

一些手稿信件甚至涉及名人秘辛乃至政治秘闻,由此成为拍场内外热议的焦点和卖点。2005年,近代作家郁达夫致王映霞的8封情书以34万元成交,其中有“我很真心,我简直可以为你而死”的情话。而此次永乐拍卖将上拍的罗家伦信函,据悉,其中有上世纪40年代中国和印度外交往来的细节。

从追随皇家品味,到重视手札内涵,尤其对涉及中国历史重大节点的手迹文献翘首以盼,在谢晓冬看来,这反映了市场和藏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认可。

赵旭预测,影响中国历史的文人作品价值,包括信札手稿,会比宫廷和政治名人更高,未来也将如此。苏富比、佳士得等世界头部拍卖行频频将视野转向东方,在赵旭看来就是一个信号,“还是要有文化自信”。

(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