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树“龙眼”】今年的第一颗龙眼竟然这么甜?

【30年老树“龙眼”】今年的第一颗龙眼竟然这么甜?
2021年07月11日 08:35 中国经营报

一到这个季节想必大家也想念甜嫩多汁的“南方人参”“龙眼”了吧,这可是广东人家家必吃的夏令水果!

那就是红火2000年的皇室贡品,如今的岭南十大佳果之一,龙眼(即桂圆)。

从小,妈妈总说“一颗荔枝三把火”,怕自家小娃儿多吃了会口舌长泡。

幸好!同样清甜、鲜嫩、停不住嘴的,还有龙眼!

龙眼,传说中是恶龙被打败后眼睛掉落土里,长成参天大树,结出了美味的果实。

也有传言是长得像龙的眼睛,对身体大有益处,所以有了一个这么威武的名字。

*你看长得像不像龙的眼睛哈哈哈~

捏一颗浑圆晶莹的龙眼,清甜汁儿润润的,一颗接一颗,比桂圆干鲜嫩甘甜不止10倍!

什么干渴什么寂寞,全都被治愈了。

古代曾记载“龙眼为一味中药”,有滋补养血安神之效用,民间也口口相传:北人参,南桂圆!

对广人来说,荔枝易上火不宜多吃,龙眼却是闪闪惹人爱的“补物”,口感甜润,不输荔枝。

储良 - 龙眼中的大块头

说到龙眼,珍稀优良的“储良龙眼”必须榜上有名!

它是龙眼中的大块头,个大、皮薄、肉厚,吃它就是口口肉。

别看黄褐色的外表不讨巧,但你两指一捏,乳白色、肥嘟嘟的厚实果肉就藏不住了。

吃龙眼,最怕软趴趴,毫无口感。

所以,储良龙眼这种能“弹弹弹~”的肉质,吃起来脆口又嫩滑,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赶紧塞一颗进嘴,一秃噜,你要问什么味道?

一个字:甜,很甜,非常甜!

来测个糖度,好家伙20°,和荔枝比都不逊色啊。

甘甜得毫不掩饰,如同大胆告白的少女,捎带清润香气。咀嚼间,唇齿竟有清甜蜜味不断上涌。

清润、甘甜、带蜜味,吃它不齁嗓子,倒是越吃越舒服,一颗接一颗停不下来了!

它鲜嫩的汁水,是紧紧锁在果肉中的。

待贝齿轻轻划破娇嫩,汁水就像清甜凝聚的甘露,一滴一滴接一滴,源源不绝,润湿你干涸的喉咙、滑入心田。

冰镇过后,冰甜入心,暑气全消,你给我什么雪糕果冻我都不换!

轻松俘获全家大小的欢心,家长们都说:“甜甜嫩嫩的,一嘬一汪果汁,家里的小娃儿吃得停不下来~”

吃完的龙眼核别丢了,放在水里,每天换掉浑浊的水,发芽长成以后就是漂亮的盆栽啦~

茂名储良原产地

不熏硫、果园现摘现发

在北方,很多人只吃过桂圆干(龙眼干制而成)

因为龙眼和荔枝一样,都是娇滴滴的宝贝,保鲜时间太短了!

市场泡冰水/熏硫的“鲜果”真假难辨,吃到嘴里才发现,要么软烂、要么发硬,味道淡如嚼蜡。

想吃到真正新鲜的储良龙眼,就看广东茂名!

国内zui大的龙眼基地之一,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

这里拥有77年树龄的储良“英雄母树”,据统计,母树繁育的“子孙”在全球超过一亿棵,种植面积已达250万亩!

这些年来,储良龙眼在国内外水果评比中屡获金奖,被誉为“中国金牌龙眼”“中国百姓zui喜爱的果王”“岭南十大佳果”。

吃货都知道,龙眼要吃老树鲜果,才够味!

因此,这次我们直奔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找到一个真正的发源地本地果园

100多亩老树果园,里面的龙眼,树龄高达30年!

根系发达,养分充足,果肉甘甜如蜜。光泽感强,纤维明显,口感特别脆爽。

加上今年的茂名高温多雨,多余水分一蒸发、浓缩,龙眼糖度“蹭蹭”往上涨,比往年更出色几分。

虽是老树,果农却待它们如孩子,管理细致。

放养走地鸡,作为农家肥。安置物理诱虫灯,防止化学污染,连除草都是人工的。

现在成熟期,伯伯阿姨们都是顶着烈日、淌着汗水,爬到高高的龙眼树上,一簇簇地摘。

一般市场的货,到这就结束,可以拿去卖了。

有很多商家,就爱掺杂一大堆枝叶,重量不足,还容易滥竽充数。

但是我们的龙眼不仅要求大小高于1元硬币,还要抽检保证甜度达标,所以要严格进行2次筛选,剔除坏果小果。

再一串串甚至一粒粒地修剪,眼都看花了,手也起茧了,就为了精挑细选,好品质一眼清清楚楚。

别看工作量大,基地可是有规定的,要和时间赛跑,从采摘到寄出,不超过5小时。

让娇嫩的龙眼,保持刚下树的新鲜口感,用飞速的顺丰送到你家。

要知道,市场上的普通龙眼,光是收购环节就要压2天,再加上路程怎么都得5天了,新鲜度、口感完全没得比!

现在,我已经为大家抢先预定了30年老树果园的“金牌储良龙眼”,茂名原产地,头茬鲜果,现摘现发。

全都是精挑细选的剪枝果,个大肉厚,鲜甜多汁有蜜味,轻轻松松剥一碗。

快和家人一起体会,什么叫好吃到停不下嘴!

2000年贡品“南方人参”——金牌储良龙眼 

 30年老树鲜果 脆爽鲜嫩 甜过荔枝!

中经商城小管家

中经商城开通小管家啦!!!

扫码添加小管家微信,有任何事情您都可以咨询小管家,小管家会对您进行1V1服务,让您不再排队等待~同时还会不定期赠送福利和优惠券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