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下乡”调查

国债“下乡”调查
2019年07月22日 16:08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晖重庆报道

近年来,储蓄国债发行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农村地区的国债投资需求满足度一直不高。随着去年以来“国债下乡”持续推进,一些地区的城乡金融供给结构性矛盾正在得到明显缓解。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在重庆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随着起购门槛、销售时长和销售网点的持续改进优化,储蓄型国债正在惠及更多乡镇居民,在促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的成果等方面效应初显。

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导承销机构将储蓄国债额度向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倾斜,以及开设流动服务站点和金融知识下乡等多种方式,2018年至2019年6月期间,重庆市农村地区共计发售国债37.84亿元,同比增长1.12倍,直接为农村居民获得利息收入5.92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村理财端急需普惠扶持

7月10日,当月储蓄式国债发行日的当天,重庆市南沱镇的重庆农商行服务网点前人头攒动。八点半银行一开门,三十多位村民即一拥而入,抢购国债的场面异常火热。

67岁的南沱镇村民何平大爷此次购入3年期储蓄国债5万元,他向记者透露,以前国债不好买,有时候还要到县里指定网点,村民大多选择银行储蓄,自己也买过少量银行理财产品,但还是担心有风险不保本。

事实上,农村市场的金融服务长期存在供给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体现在信贷端的借钱难,对于脱贫后手里有了一些积蓄的农民,同样面临着理财知识和理财选择的匮乏。一位马姓南沱镇乡民就告诉记者:在农村,不少人手头有了钱会选择借给朋友赚点高额利息,但经常会闹出纠纷,还有一些村民把钱拿在手里,最后却遭遇金融诈骗和电信诈骗。

一直以来,国债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理财”的责任,具有社会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因其安全性高、起买点低、收益较高,也被赋予普惠金融产品性质,长期受到追求稳健的中老年投资人青睐。

邮储银行重庆石柱中益乡营业所主任王金俊向记者介绍,储蓄国债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利息免税。“期限一般为3年和5年,对应年利率分别为4%和4.27%,高于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实际利率,起购门槛低,100元起购。”此外,国债变现灵活,投资者可按相关规定在到期前提前兑取持有的储蓄国债,如果到期后未及时兑付,仍然能够继续“吃利息”。

近年来,国债发行量稳步上升。央行公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8年我国国债发行3.5万亿。而通过推进“国债下乡”,供不应求的国债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售数量开始增长。

以重庆为例,据人行重庆营管部数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6月期间,重庆市农村地区共计发售国债37.84亿元,同比增长1.12倍,占全市发行总量的38.08%,同比上升22.97个百分点。农村地区9.56万人次购买国债,同比增长37.78%,占全市购买总人次的43.36%。直接为农村居民获得利息收入5.92亿元。

打通农民购债“最后一公里”

相关统计显示,国债销售网点少,农民实际购债额度有限是导致农村购债难题的直接原因。如何打通农民购债“最后一公里”,成为解题关键点。

“从前农商行不能买国债,购债网点少,额度也少,经常赶到时已经卖光了。”何平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网点覆盖上,从国有大行到区域性银行都已经加快步伐。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蒋平透露,在未来三年里,邮储银行将推动重庆每个网点都成为国债服务宣传站,实现全覆盖。

此外,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2017年末获得国债承销牌照后,成为重庆市首个储蓄国债承销法人金融机构。该行在重庆市的1775个网点中,1446个分布在农村地区,弥补了此前乡镇地区国债发行主要依靠邮储、工行、农行等少数银行的状况。

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国债采取的网上竟售模式——销售额度由人行和财政部下发到各家银行总行,再由各级承销网点在总额度内自由抓取的抢购方式。“农村地区承销网点稀少、设备不足,即使在相同的时段开售,农村居民能抢购到的额度也比较少。特别是西部的农村乡镇总是抢不过中东部发达城市。”重庆农商行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地区2018年开始有针对性探索对落后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据人行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工行重庆市分行、建行重庆市分行和重庆农商行创新构建了“切块+竟售”的发行模式,向包括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贫困县等在内的32个远郊县区实施“切块”发行,完成切块发行7.2亿元。

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张培宗告诉记者:目前全行采用“切块销售+全行竞售”的销售模式。“切块”发行主要在确保国债销售完毕的前提下,通过对特定偏远地区建立T+1日保护机制,通过额度划拨,优先满足其村民投资需求。“2018年我行将50%的承销额度用于全行竞售,剩余50%的承销额度用于切块销售。2019年已经加大切块力度,3月和5月份发行的四期国债,将80%的额度用于切块销售,切块金额累计达2.37亿元。”他表示。

据记者了解,这些“切块”倾斜的区域,几乎都是偏远的山区,很多乡村一级的行政单位银行没有营业网点,办理业务仍需要前往镇上。张培宗透露,重庆农商行是通过流动银行服务车的形式,专门服务于偏远贫困地区,解决金融服务的短缺问题。在这种移动的营业网点中,绝大多数的柜面业务都可以得到办理。

而承销行对此类服务的动力则在于,可以通过深入持续地与当地居民沟通,在国债下乡工作与拓展客户、获取利润、服务社会等多个方面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据张培宗介绍:重庆农商行2018年以来,实现代理国债发行中间业务收入1100万元,新增客户11万余户,增加个人存款、理财等衍生资金1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债下乡在一些地区取得明显进展,但在更广大的农村地区,仍就急需破解投资和购债难的有效措施。记者注意到,有央行中西部省份中心支行人士就曾建议:未来希望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农民的投资理财需求相结合,优化国债品种和期限结构,满足农村多层次国债投资需求。“比如增加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短期储蓄国债;还可针对特殊人群,推出特定用途的国债品种;同时尝试把国债利率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和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相挂钩,研究制定浮动的利率计息方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