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基金变局:多位高管离任 第二大股东拟清仓

英大基金变局:多位高管离任 第二大股东拟清仓
2019年11月25日 16: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任威夏欣上海报道

    今年以来英大基金多位高管相继离职。

    11月14日,英大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柴元春离任副总经理,离任后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这也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离任的第二位副总经理,其间离职的高管还有前督察长刘轶。

    在高管相继流失的背景下,英大基金第二大股东方中国交建公布,于2019年10月17日采用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英大基金公司22.78%股权。

    有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公司的核心资产人才,公司的经营都要围绕团队建设展开。股东的支持,高管团队的稳定,是基金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础。

    管理层流失

    多位高管离职可能会造成某个职位的空缺或断档,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公司文化的建设。

    3个月内,英大基金两位副总经理柴元春和倪枫先后离职,管理层人员流失严重。

    在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看来,管理层的变动会造成公司的管理混乱以及公司目标的不断变动,可能会使公司不断地调整工作目标和方向,造成资源的浪费。

    根据英大基金公告,上述两位副总经理分别于11月12日和8月2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并且均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公开资料显示,柴元春,2018年6月6日起任职副总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历任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储蓄员、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渠道经理、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方总部总经理助理、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北事业部总经理、市场执行总监。

    倪枫,2018年8月加入英大基金担任副总经理一职,曾任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投资总监。

    梳理履历不难发现,二人都曾供职于前海开源基金,在英大基金副总经理一职履任期限1年左右。

    除此之外,英大基金督察长刘轶也因个人原因于今年9月离职,11月14日由刘康喜接任督察长。《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刘轶在职时间也较短,其于去年6月加入英大基金。

    多位公司高管的流失是否会影响公司日常运作? 未来又将以何种管理制度来留住核心人才? 记者就此向英大基金发送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济安金信研究员程颖对记者表示:“近几个月内多位高管离职可能会造成某个职位的空缺或断档,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公司文化的建设。”

    对于英大基金高管的频繁变动,张婷分析,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公司业绩以及规模下行,股东撤资,随之管理团队也发生相应调整;其次,6年以来市场经营环境较弱,基金公司的投研、管理也出现一定的下行,导致基金业绩下滑,投资者逐渐赎回;此外,旗下的投研人员数量很少,近两年基本没有新产品发行,业务发展停滞甚至走弱。

    张婷认为,中小基金公司要想留住人才,第一要聚焦在特色领域或者集中在某一领域进行发力,先进行点突破,然后再进行多点布局,在此过程中将公司更多的资源集中在这些重点突破领域;第二,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得核心人才能够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甚至更多的激励(物质以及资源);第三,能够给予股权激励机制,使得核心人才以更加长期的视角去进行公司的布局以及考虑。

    此外,英大基金前总经理助理王某因个人薪酬问题和公司对簿公堂,随着近日裁判文书的披露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风波。

    裁判文书显示,王某于2015年2月25日入职英大公司担任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于2015年6月调整为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于2015年12月调整为总经理助理,于2017年6月被免职。

    此前,王某由于和英大基金薪酬争议,其向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判决,英大公司支付王某业务奖励469.84万元;支付王某固定工资差额9.84万元,支付王某浮动工资44.2万元。

    后英大基金不服上述裁决,将王某告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英大基金支付王某的业务奖励为260.33万元,浮动工资为17万元,两项工资数额均有所缩减。

    之后英大基金提出上诉。但法院认为,英大基金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在程颖看来,上述劳务纠纷或许会影响到英大基金公司的团队建设,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人才储备。

    规模低迷

    截至3季度末,剔除货币基金规模仅有38.89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为6.66亿元。

    作为一家成立7年的公募基金,近年来,英大基金管理规模一直平平。截至3季度末,剔除货币基金规模仅有38.89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为6.66亿元。

    相比多家成立稍晚的基金公司,其管理规模都领先于英大基金。比如2013年成立的永赢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兴业基金,剔除货币基金规模都超过800亿元。

    不过客观说,英大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并不差。程颖分析,英大基金旗下权益产品发展缓慢甚至下滑可能与公司经营战略及方向有关,首先,英大基金发行权益类新产品太少。最近两年,英大基金仅有一只英大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发行。其次,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

    济安基金数据显示,2017年英大基金旗下份额缩水最多的一只产品为英大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基金A份额,2017年四季度其中一家机构客户赎回4.94亿份,导致该基金净资产从5.38亿元下降至0.11亿元。此后的2018年至今,英大基金权益类产品的规模一直在6亿元左右。

    张婷也表示,英大基金近两年基本没有新产品发行,业务发展走弱。此外,高层频繁发生变动,公司股东可能会发生变更,使公司的经营理念以及目标不断发生变化。

    天眼查信息显示,英大基金股东持股比例为,国网英大

    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英大”)(67.70%)、中国交建(22.80%)、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9.50%)。

    9月21日,英大基金发布公告,根据公司股东会决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核准,公司股东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16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000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31600万元,持股比例如上述所示。

    在大股东国网英大对英大基金增资补血后不久,二股东中国交建就开始有所动作。

    中国交建于2019年10月17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转让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2.78%股权(对应认缴注册资本7200万元人民币)。

    “股东对基金公司进行挂牌转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的形象造成影响。”张婷认为。

    “基金公司主要股东变更往往会同时带来基金公司高管及从业人员的变动,从而对基金公司运营的持续性造成影响。”不过程颖还表示,由于英大基金的第一大股东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此次二股东变更预计对英大基金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