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式查寝背后的职教困局需要系统求解

“黑社会”式查寝背后的职教困局需要系统求解
2021年09月25日 02:03 中国经营报

文 朱昌俊

“以后看清我们六个人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这是咱生活女工部长……”近期,黑龙江职业学院一段学生会干部查寝的视频在网上蹿红。由于事发高职院校,该现象让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和生源质量问题进入舆论视线。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带有重管理、轻技能的特点,职业教育的蜕变,既需要教育内部提高质量,也需要中国产业的升级。

统一西装制服,做派官僚气息十足……有网友将视频中学生会干部的表现形容为“黑社会”式查寝,并非夸张。事实上,该视频走红后,就引发了不少职校网友的“共鸣”,称自己学校学生会干部的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此来说,我们固然可以批评视频中的学生会干部,但置于大环境下,更要看到其背后所对应的中国职业教育的真实生态。

跳出个案看,近些年,中国职业教育在舆论场似乎一直是以各种“负面”形象示人。比如,有职校被曝“校舍是租来的,学生是哄来的”;有职校“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而近期央视还曝光江西赣州一技工学校:实习先交3480元,拿毕业证再交580元……这些乱象,都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生态的微观注脚。

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职校就是那些成绩不好、升学无望的“问题学生”的去处,因此学校出现“黑社会”式查寝,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而职校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往往也多采取半军事化模式。有研究论文就指出,学生的规训与管理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技能培养反而退居较为次要的位置。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些带有“黑社会”做派的学生会干部,也是学校规训力量的一种延伸,被校方所默许和纵容,由此也就不难解释其普遍性和某种必然性。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不足就业人员的6%,高级技工缺口更是高达上千万人。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有显著提升。如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另外,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提出将全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方向。

但是,相较于本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依然处于一种“附属”地位。在财政投入、师生来源、教育定位等诸多方面,都仍是一种“二流教育”。如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本科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1.89倍;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公用部分教育经费支出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2.05倍。

至于职校生源,则基本上都是由中考、高考分流而来。且职业教育的师资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业内人士称,中国教育体系中极少有对于职教教师的专门培养,多数职校教师都是被本科院校甚至普通高中拦在门外的老师,他们不了解产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实操经验。如此就形成了一种双面尴尬——职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被迫选择的。此背景下的职教质量,当然无法高估。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职校状况,当前最紧要的一点,还是要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独立的教育门类,在师生培育、专业设置、教育投入、考核标准等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平等、科学的制度保障。比如,像一些发达国家,在一些基本考试分数的基础上,学生和学校可以双向选择,不只是根据分数被动分流,这样就有利于避免生源质量不足的问题。而对于教师,也应有专门的培养、考核、晋升渠道。总结为一点,就是要真正让职校的学生、教师,都走出“低人一等”的社会困境。

谈到职业教育在现实中的弱势,我们很容易想到一点,那就是社会观念中对于蓝领工人的歧视,总认为其比上大学的白领要“矮几分”。这背后的社会偏见,当然要化解。但是,社会观念的形成并非毫无缘由,要扭转社会观念偏差,首先让职业教育告别制度上的偏差。

这一方面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人才供给,应该在顶层设计上有更多倾斜。像中考大分流的做法之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应该得到全面审视,从而对相关制度加以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另一方面,如专家所指出,要提升中国职业教育质量,除了提高职教的内部质量,还要拓宽、打通一线劳动者的职业上升通道。此前有政协委员也提出,改革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横向交流与纵向晋升,打通职业生涯发展“双通道”,此类建议对于弱化部分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的现象,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句话,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需要通过制度和现实的改变才能真正消除。指望社会观念的自动“进化”来倒逼职教生态改善,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不能仅从学校入手,更要从整个教育生态、人才生态、产业生态来予以通盘考虑。比如,在职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另一面,相当多的职校毕业生又可能面临就业困难,这背后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

职教何去何从,在根本上说考验的是我们如何定义人才,以及如何理解职业技术人才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曾几何时,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的挑战之一,就是破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在高等教育快速扩招的今天,则要从对于高等教育的过分崇拜中,从对人才的狭隘定义中走出来,真正构建多元化、现代化的人才观。且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仅是功利化地将之理解为给经济发展输送技术人才,而更要将之视为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育人、用人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它背后背负的是社会充分就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更宏大的命题,事关经济发展,也事关社会公平,必须从长计议。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