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教高考吸引力: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

提高职教高考吸引力: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
2021年10月14日 13:55 中国经营报

文/熊丙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当前我国社会还是学历社会,要推进学历社会转向技能型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这就要求必须按类型教育的思维,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的重要举措。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只有职业本科院校才举办职业教育,其他本科院校就不举办职业教育,那会出现三方面问题。

其一,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并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学生和家长还会把职教本科视为比普通本科低一等的教育。其二,职业院校依旧不安于职业教育定位,随着职教本科扩大招生,打通职校学生的“升学路”,中职校和高职校,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以升学为导向办学,今年两会上,已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一些地方出现以本科率来评价中职学校办学的情况,中职“普高化”情况严重。其三,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举办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专门举办职业本科院校,会让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整体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

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打通“升学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职业院校必须安于职业教育定位,做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三方面工作。首先,推进所有本科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育人定位和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

从职业教育定位看,研究型大学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实也是职业教育,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应该是职业教育。《意见》提出,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按照专业大致对口原则,指导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吸引更多中高职毕业生报考。

我国多年前就已经实行分类高考改革,但分类高考中的职教高考的吸引力并不强,原因是主要由高职院校参与招生。笔者多年前就提出,我国一些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完全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由此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也切实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将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层次与博士层次,且每所大学都整体或局部有职业教育,互相融通。

此次《意见》提出,要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如果能推进综合性院校部分专业招生,也采用“职教高考”,那么,将破除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成见”。

其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引导社会、学生、家长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低端”认知。根据《意见》提出的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有舆论分析,这是新的“商机”,这种解读是不正确的。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不是把职业教育作为营利项目。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深度的产教融合,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技术更新,改革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这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以营利思路举办职业教育,可能给学生的只是低端的甚至空心化的职业教育。最近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职校学生不愿意当“蓝领”,这有诸多因素,但职业院校没有给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让学生学到新技术,有成为技能人才的荣誉感、成就感,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我国不少职业院校是在进行低质化办学。据统计,2014年,中国高等本科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18576元,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1.89 倍;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公用部分教育经费支出为 8932元,是高职高专学校的约2.05倍。

当然,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低、待遇低、发展空间小,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和家长选择的根本原因。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评价改革问题。把职业教育发展为高质量的类型教育,让学生、家长没有在中考后进入中职,成为技能型人才的“恐慌”与焦虑,就要以给每个学生人生出彩的机会来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管理与人才评价改革,为学生创造多元成才机会。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校对:彭玉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