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 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开启“新征程”

历久弥新 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开启“新征程”
2022年01月22日 03:42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而营商环境良好与否,与其法治环境息息相关。

近年来,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也在持续加强法治,用良好的法治氛围,来更好地吸引、保护、管理营商环境。

随着中央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与营商环境相关细则改革持续深化,各地也在进一步完善法治环境,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客座研究员唐大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尽管营商环境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营商环境的优化仍要不断适应竞争环境,才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站稳脚跟。

唐大杰亦称,改善营商环境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没有绝对的最优,只有通过不断地区域竞争,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优势,所以营商环境的优化要不断适应竞争环境,永远在进行时。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正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使得我国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为5500万户;2018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达到历史性高点;截至2021年11月1日,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近10年净增1亿户。

“良禽择木而息,优质的营商环境必然促进市场主体数量攀升,当然,优质的营商环境更是离不开政策支持。”西安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向记者如是表示。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继2020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之后,2021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

随着“放管服”改革逐步得到落实,各类细则也在进一步得到完善。2021年4月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随后,国务院又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从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强化市场主体服务着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拓宽改革范围。

在2021年岁末,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明确创新试点工作10个方面101项改革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积极推进,增设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4个试点地区,出台203项试点措施,与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形成“1+4”示范试点格局。

在国内营商环境得到优化的同时,我国还对外商投资环境的法治化与便利化进行了优化。2021年11月5日,商务部正式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指引(2021版)》。整合了中国投资环境、相关法律制度、投资办事流程等内容,为外资企业和外国投资者研究制定投资中国战略、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提供便利。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降低了外资研发中心享受税收优惠门槛。

与此同时,2021年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分别减至31条和27条,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还举办了74场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对话交流活动,积极宣讲政策、听取各方诉求、回应外资企业关切;“一对一”跟踪服务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协调解决外资企业人员入境、货物通关、疫苗接种等涉及中央或地方层面的困难问题1000余项,保障外资企业正常经营,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对于外商投资的稳定增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表示,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370家,同比增长29.3%。从来源地看,新设立日资、韩资、美资和欧资企业分别增长32.1%、31.6%、30.2%和28.9%;从行业看,新设立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企业分别增长24.1%和30.1%,新设立高技术产业外资企业增长25.4%,占新设立外资企业总数的28%。

《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亦显示,94%的美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中国被列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绝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在接下来的3年里仍有在华积极发展计划。广州、上海、深圳、北京被列为最受受访企业欢迎的投资城市。

原则性制度要落到实处

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优化营商环境应当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营商环境的建设以市场主体的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主体所处的微观法治环境为载体,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检验的价值导向,其核心在于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感受倒逼政府自身观念的转变与制度的改革,破解“放管服”改革深水区的问题。

而中央近年来之所以重视聚焦营商环境的发展,宝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认为,营商环境的优化能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并能帮助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早在试点文件印发之前,深圳的经验就已表明,作为服务型政府,搭好台,制订明确的市场法规,维护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企业就会源源不断涌来。”

“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既要维护秩序,又要提供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综合成本,也有助于企业不断降低营商成本,获得更大收益和自由发展空间。政府的作用从基础到高级分为保障型、服务型、投资型,保障型是基础功能,服务型是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政府还能引导、鼓励和推动创新,各地政府应该朝着这样的梯度方向发展。”郑磊表示。

营商环境只有持续不断地优化才能历久弥新,多位专家表示,国内营商环境的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唐大杰告诉记者,目前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框架,营商环境指标比较多的是商业准入、许可以及获得证照的量化指标。在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成熟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努力。

唐大杰指出,落实国务院的原则性制度与法治建设保障是未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中之重。“法治建设是首要保障,要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的权益不受行政干预;要处理好国有与民营所有制之间的平等关系。其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政府制定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其他未制定地区应该跟上节奏,将国务院的原则性制度落到实处,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到更高的高度上来。”

郑磊则认为,营商环境的优化还需要更多地往服务型政府方向发展。“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一些公务员混淆了自己的位置,搞错了角色,将自己定位于管理监督,高高在上,官僚主义,在行政机制上不经过调整,是无法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