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蜂拥数字化转型

险企蜂拥数字化转型
2022年05月16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陈晶晶广州报道

    “中国目前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未来以高科技、数字化为载体的保险服务化将是我国保险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近日,一家总部位于南方的寿险公司高管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之相对的是,记者在梳理险企近期发布的2021年年报时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数字化转型、保险科技已经悄然成为险企年报中的核心关键词。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在已披露年报的142家产、寿险公司中,均成立了数字化经营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其中有超过70家险企在年报中提及了当年与数字化转型或保险科技相关的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是基本的生存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保险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保险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突破行业当前的发展困境的破局之道。

    监管推动鼓励数字化

    这与中国银保监会近年来持续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及指导意见、鼓励和推动保险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

    种种迹象显示,保险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数字化。

    此前,本报曾报道,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为代表的头部保险企业纷纷设立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将科技和自身业务相结合进行线上化转型,促进科技转化为重要生产力。中小险企借助合作实现公司内部前、中、后台业务数字化运营,促进产品开发创新的差异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记者注意到,在最新披露2021年年报的142家产寿险公司中,有多家机构系首次披露数字化进程。

    例如,国联人寿2021年年报显示,国联人寿科技人员的数量为2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4%。公司联合行业资源,成立了国联人寿创新科技实验室。作为江苏省内第一家保险科技实验室,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实验室旨在充分发挥政府、保险企业、科技公司、院校研究机构的优势,搭建锡京沪三地OMO运行模式下的产学研共同合作平台和战略联盟,积极探索保险科技研究和应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保险数字化水平,使保险行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都邦财产保险在2021年报中披露称,公司组织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监管倾向与科技赋能》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借鉴保险行业先进经验,实施“定价模型、自动报价、自动核保、微信营销”科技赋能支持,提升自主定价能力。

    同时,险企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比亦越来越大。

    近日,中南财大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燕道数科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保险发展报告》指出,保险公司将科技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投入持续增加。预计保险科技投入将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4年将增加至797.5亿元。

    横琴人寿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自2020年以来,公司致力于推动战略性资源向数字化建设倾斜,搭建了一支80人左右的数据团队,持续夯实数据基础能力,一步一步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自2020年开始,每年技术投入保持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实际上,这与中国银保监会近年来持续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及指导意见、鼓励和推动保险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

    据悉,2020年5月,银保监会向财险公司下发的《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其他领域线上化水平显著提高。同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的《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银保监办发〔2020〕68号】中强调“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科技创新与财产保险业发展融合,推动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并明确要求提升数字科技水平,支持财产保险公司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智力支持,打造具备科技赋能优势的现代保险企业。

    今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亟待提升

    银保监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亦明确要求全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数据是保险市场稳健、持续、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各个险企越来越重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纷纷建立统一的数据治理平台,实现数据集中,并积极挖掘数据价值,支持数字化转型。但是受限于历史积累、技术资源等因素,部分公司数据治理成效并不及预期,无法充分利用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支持转型。

    据了解,仍有部分保险公司正在为数据管理而苦苦挣扎。上述报道指出,部分保险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很多数据,其中最首要的步骤就是做好数据收集整理。然而正是这个数据整理的技术问题困扰着部分保险公司,要么费用太高,要么技术水平较差,总是难以满足部分险企的实际需求。部分保险公司甚至将企业增长缓慢的原因归咎于大规模IT系统升级困难。

    以保险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为例,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区域审计中心许树仁公开撰文分析称,保险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存在数字化转型中长期规划参差不齐、数据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模式尚不清晰等不足。

    “一是审计系统与各业务系统及数据系统之间存在孤立状况,系统间未建立数据接口,以保单为单位的海量数据导取和对接还是依靠手工完成,数据源维护和清洗效率低下;二是公司核心业务系统不断迭代升级,但风险视图与数据模型依靠人工维护,审计风险模型无法实现字段的自动转换,模型维护工作量大;三是海量数据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和高性能计算运行设备,对软硬件环境要求高;四是内审人员系统权限有限,部分数据无法收集,无法获取全量大数据。”上述文章显示。

    近日,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突出问题的通报》【银保监办便函〔2022〕369号】显示,在银行业保险业关联交易监管系统和商业银行股权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存出现了数据错报、漏报、瞒报等突出问题。

    上述银保监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亦明确要求全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一是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评价。二是增强数据管理能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三是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建立企业级数据标准体系,形成以数据认责为基础的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四是提高数据应用能力,通过数据驱动催生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提高大数据分析对实时业务应用、风险监测、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

    5月9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自下而上的数据治理体系搭建要做到通过全面盘点数据资产,结合市场趋势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数据资产建设蓝图。推进数据的资产化管理,包括数据资产投入规划、收益评估和投产比分析等,关注数据资产的前瞻性布局与中长期规划。

    上述横琴人寿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持续加强数据治理及指标建设,初步完成负债端各类价值创造相关指标体系、营销行为指标体系、精算体系的建设,启动资产负债联动量化管理体系建设,并完成全部存量历史数据的治理工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