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本低 绿债发行逆势增六成

融资成本低 绿债发行逆势增六成
2022年05月16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崔文静夏欣北京报道

    5月11日,由招商证券和中金公司做主承销商的“招商银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发行。该期债券是招商银行境内发行的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也是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首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的绿色金融债券。该期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债券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县域范围内有助于强化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绿色产业项目,特别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类项目。

    在证券公司今年一季度承销(或管理)的绿债中,乡村振兴是重要投向之一。另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今年一季度,28家券商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共承销(或管理)40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418.9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7.34%。

    东吴证券固收业务相关负责人等多位受访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的大增受绿色债券发行审核效率高、融资成本低、融资需求大、发行人声誉提升等因素影响,未来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一季度绿债承销增长57.34%

    今年以来中信建投共参与承销了32只境内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合计672.86亿元。

    具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绿色公司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已发行(或管理)金额(以下简称“发行金额”)、主承销(或管理)家数(以下简称“主承销家数”)榜首均为中信建投,发行金额74.33亿元、主承销家数3.33家;绿债发行历来行业领先的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两项排名均位列前五;此外,浙商证券、东吴证券和中航证券也在行业前五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信建投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信建投共参与承销了32只境内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合计672.86亿元。其中碳中和债券12只,规模合计142.01亿元。所承销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涉及公用事业、清洁能源、轨道交通、金融、建筑、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具体包括:助力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南海控股、华能天成租赁、晶科科技等发行碳中和绿色债券,助力长江电力、深圳水务、深圳地铁、西安轨交、无锡产业集团等发行绿色债券,助力中广核风电、招商通商租赁发行蓝色债券,助力成都农商行、顺德农商行等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根据东吴证券固收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1~4月,东吴证券成功发行包括江苏省规模最大储架绿色ABS、绿色融资租赁ABS等在内的多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7亿元,重点投向绿色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利用等国家支持领域。

    浙商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同样向记者介绍了其绿债发行情况。

    浙商证券承销的开化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第一期),系全国首批、上交所首单、浙江省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蓝色海洋经济也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重要方向。

    据悉,2022年以来,浙商证券主要发行了开化国资的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龙游水务的绿色公司债券等,在浙江省内的绿色公司债券投向主要围绕“共同富裕”展开,包括开化县、龙游县等都属于浙江省“山区26县”,主要特色体现在将绿色融资与乡村振兴有机统筹结合。预计2022年发行规模会达到20亿~30亿元左右。

    绿债助力实体经济

    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多处于初创期或刚刚进入增长期,大多为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往往更为复杂,其同样为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的聚焦点。

    绿色金融是以金融方式促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券商们正在通过绿债发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2022年1月,中信建投参与承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期碳中和绿色债券,规模合计3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及乌东德水电站项目建设、运营形成的有息债务。相应水电站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后,预估每年上网发电量为993.83亿kWh,可显著缓解受电区域能源短缺局面,改善电网能源结构;同时预估可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859.62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3036.16万吨标准煤,协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584.62吨,协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9379.69吨,协同减少烟尘排放量3773.55吨。目前,三峡集团拟于近期公开发行绿色可交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海上风电项目送出线路工程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等清洁能源或生态环保项目建设。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由浙商证券作为主承销商及信用保护合约联合创设方,是首次将信用保护合约运用于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是金融服务实体和绿色金融的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创新性制度安排,进而为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2021年,东吴证券成功为南通金通灵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绿色创新创业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同时东吴证券为债券提供信用保护凭证,助力企业债券顺利发行;通过发行绿色债券,金通灵年化综合成本仅为2.48%,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2020年,东吴证券创新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创新创业疫情防控债券,30%用于支持企业疫情重点区域子公司复工复产,70%用于研发升级国际领先的防水新材料生产线绿色项目。

    中信证券助力国家能源集团、深圳地铁、天成租赁发行成功全市场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券,作为计划管理人助力中海地产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CMBS,助力顺丰泰森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企业碳中和公司债券。

    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多处于初创期或刚刚进入增长期,大多为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往往更为复杂,其同样为证券公司债券发行的聚焦点。中信建投等券商正开展针对该类企业的研究工作。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中信建投积极响应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服务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日前,由中信建投独立主承销的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募集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偿还与绿色碳中和光伏电站项目、乡村振兴光伏电站项目相关的有息债务。该项目为上交所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第一单,并由中信建投联合中证金融公司共同创设1亿额度信用保护合约提供增信支持,具有极强的市场示范作用。

    此外,中信建投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助力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公司债券(蓝色债券),成为我国境内市场首只金融企业蓝色债券。

    浙商证券2022年作为主承销商帮助天图投资发行公司债券,用于偿还到期的双创债;2017年时,浙商证券帮助天图投资成功发行了两期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全部通过直接投资,或设立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以及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等方式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业创新公司的股权。

    东吴证券主承销的东方盛虹绿色公司债券是全国首单绿色债券信用保护合约暨全国最大民企债券支持工具,发行利率创发行时三年期AA+民企私募公司债利率最低,为发行人降低了融资成本。

    政策利好频出

    今年是“双碳”目标正式公布和“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支持绿色金融建设的相关政策也在陆续推出。

    来自中信建投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2248.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85.76亿元,增长89.64%,其中,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增长贡献较高。

    中信建投相关业务负责人将其原因概括为三点:其一,主要系核心、重点政策自2021年一季度中期开始颁布,2021年一季度绿色债券未受到当前如此大力度的政策引导和实质激励,规模基数较低;其二,“30·60”双碳目标深入理解下,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需要资金投入,在绿色债券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的情况下,相关主体在供给端持续发力。同时,由于“双碳”目标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加快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推动绿色金融债的发行;其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政策出台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尤为迫切重要。落在实际中,一方面表现为对于绿色债券配置需求的增加,进而使得投资人群体得以培育。另一方面也引导银行参与发行绿色金融债,进一步扩大绿色债券市场规模。

    浙商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绿色公司债券规模的增加主要在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均较为旺盛。从债券供给角度上看,发行人绿色转型升级的需求持续加大,因此绿色公司债券的申报和发行规模也持续增长,而从需求角度上来讲,投资者对配置绿色债券的意愿也较为强烈,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随着绿色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绿色债券的配置需求预计也会持续增加。

    东吴证券固收业务相关负责人则从四方面总结绿债规模大增原因:

    第一,绿色债券发行审核效率高:监管机构为绿色债券配备专业化审核团队,设立绿色债券受理和预审核快速通道,提高绿色债券发行审核、上市或挂牌转让的效率。同时,发行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选择发行窗口,充分利用市场环境。

    第二,融资成本低:绿色债券具有一定稀缺性,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发行成本具有一定优势。

    第三,融资需求大:中国绿色产业每年的投资需求达到2万亿~4万亿元,该投资大部分需要从国内外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同时,绿色公司债券为绿色项目提供了除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之外的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第四,发行人声誉提升: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充分向国内外市场展示其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形象,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强化其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诸多市场人士认为,绿债发行符合大势所趋,绿债发行规模将再度增大,绿色金融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如今,2022年绿色金融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回首2021年,系列相关突破值得被记录:绿色债券评级标准、绿色项目界定标准得以统一;“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正式推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评估认证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再度推进。

    绿债规模的大增,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

    今年是“双碳”目标正式公布和“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支持绿色金融建设的相关政策也在陆续推出。今年3月,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六大方面举措,其中包括“优化股权融资服务,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推动企业低碳发展”“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提升产品投资吸引力”“加强自身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交易所建设”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

    随后,央行也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融资渠道,并提出鼓励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特别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和光伏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为金融业强化支持乡村绿色发展指明方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