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欠佳背后

“固收+”欠佳背后
2022年05月16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陈嘉玲广州报道

    受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以来的“股债双杀”仍在持续,同时配置股债的各类“固收+”产品腹背受敌。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固收+”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年内平均收益率下跌4.26%,且收益为正的仅有125只,占比仅一成。

    一直以来,“固收+”给人“稳健投资”“进可攻退可守”的印象。为什么今年“固收+”欠佳? 面对市场剧烈调整和“固收+”产品净值回撤,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反应,“固收+”产品管理者又做了哪些调整?

    “固收+”沦为“固收-”

    当“固收+”产品的净值出现明显回撤,甚至收益率由正变为负时,“固收+”就变成了“固收-”。

    所谓“固收+”,是“固收”和“+”两类投资策略的组合,前者主要是配置债券作为打底,后者则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A股、港股等权益资产,其目的希望增厚收益。

    然而,在市场持续调整的情况下,赚钱效应减弱,部分“固收+”产品年内收益告负。以“固收+”基金为例,其今年一季度的整体收益不佳。中信建投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统计,“固收+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3.36%,“固收+转债”类基金平均收益-12.74%,“固收+打新”类基金平均收益-2.71%。

    “当‘固收+’产品的净值出现明显回撤,甚至收益率由正变为负时,‘固收+’就变成了‘固收-’。”某中型券商一位财富管理业务部门人士表示:“因此,‘固收-’指的是‘固收+’产品跌破净值的亏损状态。”

    上述人士分析认为,“固收+”之所以会变成“固收-”,一方面是权益市场剧烈波动。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A股在板块轮动中不断出现震荡,让“+”的部分出现波动,部分产品权益类资产的负收益抵消掉相对稳定的固收类资产正收益。另一方面是债券市场也在持续调整,加上目前可转债估值居于历史高位,所以整体固收债券的收益预期出现下降。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大部分的“固收+”产品多配置的沪深300与中证500的成份股,一些风格相对激进的基金经理还配置了很多赛道类型的股票。还有的基金经理风格逆势加仓,甚至使得“固收+”基金变得像是“股债平衡基金”一样。一旦遇上市场大跌,债券市场的收益难以覆盖权益市场的损失,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固收+”产品成为“固收-”。

    此外,据记者了解,策略上,前几年“固收+”产品走强,并受到市场追捧,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可转债的持续火热,一些公司的可转债有很高的估值。但随着市场水位下降,市场降温,此前受到追捧的可转债快速遇冷,这也造成一部分配置较多可转债的“固收+”产品收益受损。

    投资者“用脚投票”

    行情不佳的情况下,权益类基金客户的心情比较平静,而“固收+”基金客户则显得不能接受净值回撤。

    一位90后投资者周女士对记者表示:“我现在已经不想着赚钱了,什么时候能先回本再说吧。”对于产品净值回撤的状况,部分投资者的愿望从赚钱转为保本,但也有不少投资者已经在市场上对该类产品“用脚投票”。

    华创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近日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一季度有近62%的“固收+”基金处于净赎回状态,其中权益投资占比更多、股票和可转债仓位更高的基金赎回压力较大。

    周冠南分析,“固收+”基金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投资者对产品净值回撤容忍程度相对偏低,5%的回撤容易触及投资者调仓底线,进而引发产品赎回。而2022年一季度“固收+”基金收益转负,收益率均值在-4%左右,最大回撤均值在5%左右。

    伴随产品净值回撤,“固收+”产品整体规模也有所下滑。相关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固收+”基金共有1571只,合计规模2.44万亿元,较2021年年底减少2.08%。其中,偏债混合基金和部分灵活配置基金的降幅最为明显,相较于2021年年底,基金规模合计分别减少601亿元和104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基金公司还出现了“固收+”基金被投诉的情况。据媒体报道,部分基金公司表示:“今年以来行情不佳,但从客服方面反馈,权益类基金的客户心情比较平静,而‘固收+’基金最不能接受净值回撤,客户的投诉电话最多。”

    对此,某中型信托公司一位财富管理部门人士分析指出,首先,购买此类产品的投资者,过去通常主要投资于银行理财、现金管理类以及政信信托、房地产信托等有稳健收益的产品,风险偏好比较低。并且很多投资者的需求是年化8个点到12个点左右,回撤小一点甚至最好无回撤的产品。其次,有的“固收+”产品风格相对激进,比如20%的权益仓位全部配置一些赛道股,因此容易造成很大的波动。另外,部分理财师在销售“固收+”产品时,并没有讲明白这类产品的风险特征,导致投资者对产品的理解认知不到位。

    增配信用债+股票降仓位

    相比于波动更大的权益类基金,回撤相对可控的稳健型“固收+”产品仍是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基金。多位受访业内人士普遍建议:“忽略短期波动,逢低布局,长期持有。”

    实际上,面对市场剧烈调整以及“固收+”产品表现欠佳,不少资管机构的配置行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靳毅近期在研报中指出,债券方面,“固收+”基金降低了利率债持仓和整体杠杆水平,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后续利率债走势的谨慎态度。2022年一季度,“固收+”基金仍然在增配非政策性金融债,不过增幅开始趋缓。与此同时,这些基金结束了持续降低企业债持仓的态势,开始小幅增加企业债配置。另外,债券投资追求短久期的行为仍然存在。

    “整体仓位降低,转向价值板块,是‘固收+’基金在股票方面的配置变化。”靳毅分析指出,2022年一季度,“固收+”基金持仓比重较高的行业为银行、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电子、化工等。而从持仓比重变化来看,相较于去年年底,“固收+”基金增配了银行、房地产、化工、有色、非银金融等行业,而减持了电子、电气设备、食品饮料行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时点,“固收+”基金经理们对于以稳增长为代表的价值板块的偏好。

    尽管“固收+”产品一季度表现欠佳,但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给出的建议是:“忽略短期波动,逢低布局,长期持有。”对此,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指出,相比于波动更大的权益类基金,回撤相对可控的稳健型“固收+”产品,仍是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基金。

    国金证券亦分析认为,展望后市,在疫情反复、国际政治摩擦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存在一定的博弈空间。建议纯债方面以票息策略为主,适度参与利率波段机会。权益市场方面,阶段性恐慌情绪已得到一定的释放,当前时点不必再过于悲观,但考虑到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且情绪面较脆弱,建议以稳健均衡品种为主,适度参与均衡稳健类“固收+”产品的配置。

    而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固收+”产品,嘉实基金在《遇到“固收+”回撤怎么办?》一文中分析认为,在选择时不仅要看基金管理人团队的实力、基金经理的能力、产品的配置情况,还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理念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最终实现长期持有。

    上述文章还特别指出,资产配置能力尤为重要。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实质上是基金经理对宏观环境的判断能力和对各类资产的选择、决策能力,是关乎各类资产怎么“+”、何时“+”、加多少的核心,也是关乎产品最终业绩是表现为“固收+”还是“固收-”的关键变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