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推动实现“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2022年05月16日 12:05 中国经营报

    社评

    教育当为人的健康快乐发展提供核心机遇。对此,周浩的故事做出了说明。

    我们很少能找到周浩这样横跨过普职两大领域并做出深度思考的个体样本——11年前,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至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就读,轰动一时,成为职教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1年间,他从技师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继而加入一家教育咨询公司,转型为“职校老师的老师”。近日,有媒体对话周浩,追问他在职教之路上的思考,也向公众描摹出一个“叛逆者”不断冲撞发展瓶颈和“天花板”的悲壮图画。由此,他的故事特别具有启示价值。

    他的最大探索结果,莫过于接受和实践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原院长童华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精髓是“人的发展”。而我们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基于或结合个体兴趣和才能的发展。

    周浩经历的“普职冲突”的本质是兴趣和专业无法调和的矛盾。周浩高考取得660多分的佳绩。他本想去实践课较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在家人建议下,为了“不浪费分数”,最终报考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然而他对生命科学并无兴趣。这段学习经历带给他的更多是痛苦,甚至抑郁。之后,周浩尝试了各种办法:旁听、休学、南下打工,但都没能解决问题。

    表面上看,周浩遭遇的波折,源于个体的选择,但当个体置身于一个只关注分数和光环的世界时,出现选择性错误是难免的,有时甚至带有必然性。问题在于,发现“错付了”已经不易,而“纠错”更艰险,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常人所难以承受的代价,包括被视为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异类”。

    当然,“离经叛道”也有更多的模式。譬如广州“00后”小伙韩瞳从美国名校休学玩音乐,年初被媒体广为报道。总的说来,这些个体的“抗争”,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更快乐、更强大。但现实层面的情形总是复杂而难以简单概括的。

    我们无法忽视周浩、韩瞳背后一个隐没的群体心声。例如,很多人读书时因各种原因进了不喜欢的专业领域,学得索然寡味、痛苦不堪,有的甚至抱着混个文凭的目的草草打发了宝贵的青春时光;有的人虽然读了某个专业,也坚持了下来,但就业时以兴趣为追求,选择了更为不易的“跨行”。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不久前介绍过一个数据,2021年,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考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从这个数据当然可以解读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提升,但何尝不能得出这样的认知:很多学生在重大选择面前,开始如周浩一般,向实用主义、兴趣主义“示好”?教育者应该关注和研究这个现象。

    一个人接受教育,如果感受不到乐趣和希望,扭捏着、将就着来,那谈何“人的发展”?

    “兴趣不合”的问题指向了教育全领域,但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火辣的忠告。“周浩”们的故事,催人反思的是:一个人如何按照兴趣和爱好选择谋生之术,而我们又该如何向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教育土壤。这样的思考,本身超越了普职的“门户之见”。

    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只有围绕“人的健康快乐发展”而不断解题、谋划,才能帮助学生开创更美好的“职业未来”。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宗旨所决定的。

    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恰恰是最考验“兴趣”的。即使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也需要柔顺的气场。那种赶鸭子上架的事,只能促成学生对于某个职业方向的畏惧和抵触。

    不必讳言,多年来,职业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系于此关节。特别是,一直以来遭人诟病的“普职过早分流”,令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因为分数不够而被迫进入职校。而现实正如周浩所言,在传统教育体系和社会观念里,技校生常遭歧视。在这种局面下,若是职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再拖后腿,结果可想而知。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协调发展”。这一变化引发热议和期待,足以折射民意。

    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呵护。这十分提气。可以预见,职业教育迎来新的春天,大有希望。

    但所有的愿景,都离不开对“人的发展”的真诚呼应和推动。

    人们特别喜欢谈及当年职业教育的荣光。确实,职业教育曾经非常吃香。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多年前,“小中专”最吸引人才尤其是农村一流人才。没别的,“小中专”包分配、解决户口。但当“职校神话”不再,职业教育在学生个性、特长塑造方面的不足越发暴露出来。

    呼吁全社会改良观念,予职业教育以更多的公平对待,这是必须的。但职业教育终究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来赢得尊重。职业学校必须用好各项利好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动能,更加重视对人的潜能、志向的激发,发力耕耘适合人才提升的土壤,吸引更多“周浩”来投。

    职校的学生们同样具有人生出彩、受人尊重的愿望。有的学生在职校玩起了音乐一鸣惊人,有的学生写出的文学作品让人惊艳,而周浩提及某职校景泰蓝专业增设“初创课”后,一些学生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职校学生的“多姿多彩”,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本心,帮助学生“在不同教育轨道上自由切换”,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而这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逆袭”的最好赛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